中国文化“走进去”:现状、原因与对策

2015-03-19 20:14袁晓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受众产品文化

袁晓军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批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对外国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国内对“走出去”也进行了大量关注,在中国知网(CNKI)上,在“文献”下“篇名”处键入“走出去”,1985—2013 年共有18075 条记录,2005—2013 年每年都有超过1000 条的记录。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文化产品很难真正“走进去”,国内对“走进去”的关注和研究也处于较低水平。在中国知网上,在“文献”下“篇名”处键入“走进去”,1984—2013 年共有143 条记录,如果加上“文化”这一限定词,则只有15 条记录。因此,加大“走进去”的研究力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文化产品“走进去”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文化产品出口输出的不仅是物质商品,更是文化思想、精神符号和生活方式,关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认同度,不可小觑。”[1]因此,了解我国文化“走进去”的现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而找到相关对策,才能使我国文化更好地“走进去”。

一、中国文化“走进去”现状

总体而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中国文化有机会走出国门,“但没有走进去,没能走进受众的心里,因而也就没能产生深刻的影响。”[2]在“走进去”方面,我国与世界文化大国、强国的差距较大。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一批文化产品迈向世界。从产值看,2001 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为30 亿美元,而2012 年为217 亿美元。一时间,图书、食品、文艺表演、服装、武术、杂技纷纷“走出去”,让人目不暇接。 但真正能“走进去”的作品、产品却少之又少,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仍旧停留在一些传统文化符号上。一项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外国人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是长城、龙、孔子等,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外国公众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3]这些分散的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包括新式建筑、高度物质化的生活方式以及经过改良的京剧等。外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认知现状从侧面印证了我国文化“走进去”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却难以进入西方主流文化。

在文化“走进去”方面,我国同美国、法国、韩国等文化大国差距较大。外国人观念中的中国文化符号依旧停留在长城、龙狮舞以及餐饮文化等相对有限的几个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电视剧和好莱坞大片风靡全球;法国的电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韩国从1999 年的卡通肖像“流氓兔”到2012 年的“骑马舞”,再到2014 年的《来自星星的你》,一股又一股“韩流”强势来袭,无数国人感受了韩国文化的魅力和威力。不仅如此,英语、法语、韩语尤其是英语更是文化“走进去”的重要途径。为推广汉语,2004 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随后,数百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落成,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学习汉语的行列。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以美国为例,美国高中生中约有2.4 万学习中文,但学习法语的人数却达到100 多万,在美国的3000 多所大学中,开设汉语课程的也仅有800 多所,而我国有几所高校没有开设英语课程?更不用说我们的中小学了。因此,让承载中国文化传播重任的汉语进入西方主流文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原因分析

1.文化产品的层次问题。我国“走出去”的文化产品或活动难以“走进去”,原因之一是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受文化政绩观、经济活动以及国外“镀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受文化政绩观念的制约,相当一部分被送出去的文化交流节目,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最终成为这种政绩观念的牺牲品。还有部分文化项目以配合经济和旅游为目的,讲排场、比规格,忽略了走出去的根本目的。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项目走出国门,文化“镀金”热愈演愈烈,以文艺界为例,目前国内文艺团体出现了扎堆去奥地利金色大厅演出的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乐团和歌手的水平高低不一,不仅是一种资源性浪费,也是对文化走出去的不负责任。

我国文化在国外难以被受众接受的另一原因是低水平的文化产品混杂其中。我们的一些电影出现了追求泛娱乐化的倾向,一些喜剧电影在国内票房还可以,但到了国外票房却非常低,这也是我国电影难以进入西方主流文化的原因之一。无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低水平和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如果走出国门,外国人就可能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读,这样的文化产品不仅难以走进受众,而且对优秀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文化产品的翻译问题。文化产品的翻译质量不高是外国受众难以接受的重要原因。我们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但往往由于翻译质量的问题导致“走出去”后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国读本》被翻译成15 种文字在国外传播,发行量达到1000 多万册,《于丹 〈论语〉心得》也被译成27 个语种,累计销量超过36 万册,但遗憾的是能够产生大规模国际影响的作品却寥寥无几,归根结底不是我们的作品不佳,是我们的翻译质量上不去,从而造成海外读者的阅读障碍。澳大利亚的一家中文书店曾销售两种内容相近的中国医书,《中国针灸学》由中国人翻译、外文出版社出版,物美价廉。《中国实用医学》由美国出版社购得版权后美国人翻译出版,价格高昂。但二者的销售状况却大相径庭:前者滞销,后者火爆。究其原因,都是“翻译”惹的祸,美国人翻译的作品更容易让人接受。

翻译质量不高在于我国高水平翻译人才的欠缺。我国有庞大的翻译队伍,但针对出版业的翻译人才奇缺,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能胜任出版产业需要的人文社科类翻译人员总共不足200 名,而像前几年过世的杨宪益先生这样的大家更是寥若晨星。”[4]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要走出国门,但区区200 名人文社科类翻译人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文化战略的需要,而文化“走进去”不仅需要一支专门的翻译队伍,更需要像杨宪益先生这样的大家。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直到2012 年中国作家才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和我国缺乏翻译水平和文学水平俱佳的翻译家有着密切的关联。

3.文化产品的持续性问题。“走出去”的文化产品缺乏连续性,更多时候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这同样会造成走进难的结果。一些文化产品只能走出去,就是走不进去。我们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可谓种类繁多,图书“走出去”、服装“走出去”、文艺表演“走出去”以及食品“走出去”,但更多时候我们“走出去”的只是一个项目、一个产品、一场演出,这样就很难系统化,也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更谈不上广泛意义上的横向合作,缺乏形成合力的基础和理念。出国演出时两眼只盯大剧院,效果不好再出口转内销,或者干脆一锤子买卖,演出结束了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个产品、一次演出、一个项目即便能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对于真正“走进去”来说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美国的电视剧和好莱坞大片能够一次又一次吸引我们的眼球,“韩流”能够一次又一次“袭击”我们,他们靠的是文化产品的连续性,绝非一锤子买卖。这就是2012 年我们能够沉浸在“骑马舞”中、2014 年我们还能到处看到“来自星星”的“都教授”的原因。

三、促进文化“走进去”的对策

1.推出文化精品。中国文化“走进去”必须以“国家意识”为主线,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必须是国内该领域最好的,必须是文化精品,这样才可能真正走进人心、受人尊重。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文化代表性的人物、事件和品牌,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代表我们的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相反,以金钱开道,违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甚至用送票、赠票的运作方式,赔钱赚吆喝,只会让我们的文化更难“走出去”,更不要说“走进去”了。因此,任何走出国门的文化产品都必须体现国家意识,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去认知我们的文化事件,自觉维护国家形象,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迅速“走出去”,还能顺利“走进去”。

推出的精品文化必须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球推广的文化产品,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否则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中国的绘画艺术为例,徐悲鸿、林风眠回国后对中国绘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进行创新,他们的作品才会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当下,随着大批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我们更应该把核心价值观传递出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等都是能够代表我们精神价值高度的理念,我们的文化产品只有体现了这些理念,才能说服人,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才能真正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也才能真正“走进去”。

2.搭建翻译之桥。翻译是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受众目标是外国人,他们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我们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高质量的翻译就成为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否被他们接受的关键。我们“在翻译出版中,对外文化传播者在此要做到心中有数,在翻译出版的各个环节中贴近目标受众需求,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5]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国家高级翻译人才库的建设步伐;二是实现跨境翻译合作。

我国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翻译队伍,但高水平的翻译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加快国家高级翻译人才库建设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到2011 年,我国共有语言服务类企业3.7 万家,全职译员约64 万人,若算上兼职译员,数量远不止这些。但这些企业资源分散、各自为战、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翻译事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国家高级翻译人才库,整合国内翻译人才队伍,为国家文化产品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同时,完善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一批谙熟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高级翻译人才,为中国文化“走进去”助力。

中国文化要真正“走进去”,跨境合作翻译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获奖,翻译有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莫言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因此成为中国读者的关注对象。作为翻译家,陈安娜从事中国文学翻译工作20 余年,翻译了包括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以及苏童的《妻妾成群》等在内的近20 部中国小说。同样,我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播出时使用了当地配音,产生了轰动效应,中国电视剧一举进入非洲,这里翻译功不可没。这两个案例也为我国文化“走进去”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某种启示。与国外汉学家合作,实现跨境翻译,为中国文化彻底“走进去”扫清障碍。海外汉学家不仅了解中国文化,也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这样,通过跨境翻译合作,就能按照目标受众的习惯翻译出符合西方受众心理的作品。

3.恪守持续性原则。推出的文化产品要恪守持续性原则,坚决拒绝“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努力使我国优秀文化长期“走出去”,彻底“走进去”。目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已有上百种作品的版权输出到许多国家,必将增强西方文化主流渠道的认可度和主流人群的认知度,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莫言”走出国门,走进西方主流文化,这样才能保持文化输出的持续性。在这方面,只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长远的规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理性地思考。《哈利?波特》系列推出10 余年来,在全球培养了无数的“哈迷”;从一只小老鼠最终做成迪斯尼乐园,迪斯尼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化产业和经典品牌。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要彻底“走进去”,离不开这样的文化经典品牌,而这完全归功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国文化产品只有健全“走出去”机制,从长远考虑,才能最终“走进去”,在这一过程中,决不可有急功近利之心。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文化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始终难以进入西方主流文化,成为我国文化进一步输出的“瓶颈”。文化长期走不进去和我国“走出去”的产品层次有关,水平较低的文化产品不仅不利于文化“走进去”,甚至还直接影响文化的进一步“走出去”。翻译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及时跟上我国文化“走出去”和“走进去”的步伐。另外,许多产品的输出也缺乏持续性,最终造成了走进难的局面。为使我国的文化产品真正进入目标受众群体,必须推出我国的文化精品,加快高级翻译人才库的建设步伐,在产品的持续性上下功夫。我国是文化大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文化不仅要能“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只有这样,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传递出去,中国文化才能受到真正的尊重。

[1]李思辉.文化产品要走出去走进去[N].光明日报,2014-3-21(002).

[2]高云.文化走出去的障碍和走进去的策略[N].中国艺术报,2013-3-18(002).

[3]杜榕等.文化“走出去”,更应“走进去”[N].人民日报,2012-3-8(008).

[4]和龑.“走进去”才能复兴中华文化[N].中国艺术报,2013-7-31(006).

[5]胡兴文,巫阿苗.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1):34.

猜你喜欢
受众产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