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视野下涵化理论的发展性思考

2015-03-19 12:53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交互性新媒体

何 霞

基于新媒体环境视野下涵化理论的发展性思考

何 霞

[摘 要]20世纪60年代,乔治·格伯纳等美国学者从大众传播在建构社会现实、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受众的共识方面具有教化作用出发,提出了著名的“涵化理论”。近年来互联网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形态的强势崛起营造出有别于传统媒介环境的新媒介环境,具有传播渠道广泛多元、交互性增强、受众参与度提高的特点。在此环境下,致力于研究传统媒体的涵化理论随之有所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以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征分析早期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以期对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发展中的涵化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新媒体;涵化理论;交互性;适用性思考

[作 者]何霞,重庆大学。

一、涵化理论的起源与概说

涵化理论又名涵化分析、涵化效果、涵化假说,也被称为“培养分析”“教化分析”。20世纪60年代,考虑到美国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的严重性,美国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教授乔治·格伯纳为代表的学者在这一委员会的支持与赞助之下,开展了一项名为“文化指标”的大型研究项目。该项研究以量化研究方法与实地调查法为主,基于当时美国的暴力犯罪事件与人们收看电视的行为是否有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电视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更接近于电视这一媒介所传输的符号与观点,而不是客观现实;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文化观念。二是以上这种表现和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长的观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可以推测出:收看电视时间长的观众比收看电视时间短的观众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念,更加能够反映他们接收电视内容所受的影响。按照涵化理论的说法,电视不仅是人们获得资讯的来源,更多的是培育着人们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

这一理论的假设主要围绕以下方面:一是观众对于电视的收看是固定的,没有选择性可言;二是收看电视时间多的大多数人对于所有的电视节目收看的时间都多。当然,这之中并未考虑到一些可变因素。之后,乔治·格伯纳等学者对此理论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增加了两个涵化效果产生过程的概念:第一,主流化过程——“看大量电视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主流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意识形态及世界观,因此,这些人之间的相似性应该大于那些同他们类似但收看电视时间较少的人”。换句话说,电视使得人们对于真实世界的看法趋于一致。第二,共振过程——“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同其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甚至是对现实的信念)不谋而合时,两者的叠会加倍强化电视信息的作用,并显著提升涵化效果”。即人们在电视中所了解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会产生重合,从而引发“共振”,丰富了涵化本身的形式。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这属于一个互动的过程。

二、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交互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电视、触摸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逐渐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类新媒体形式集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传播优势。与以往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线性传播为主的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打破了线性传播模式下受时间限制的传播特性,形成了“以交互而非单线、交叉而非径直、动态而非稳态”的传播特点。具体来说,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的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

(一)传播渠道广泛多元,冲击了传统的单向传播

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环境之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多受制于以电视为核心的文化符号的传播范围之内。涵化理论的假设正是着眼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理解与价值观的倾向来自于电视所构筑的“符号现实”的影响。在当时的传播环境之下,由于电视媒体传播的核心优势,其所反映的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于观看电视的受众来说,正是这种统一的传播介质培育了人们相似的认知。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形成以网络为介质的多维度、多角度、超快捷的传播特性,如此一来,便打破了“客厅电视”下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意味着电视不再是影响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认

知与体会的主要渠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络端口自由选择频道和节目,这表明了人们对以往的传播渠道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涵化理论所提出的观看电视时间量的多少与观众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的正向性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二)网络交互性增强,赋予受众参与权

当下,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我们建构了立体的网状传播结构。“任何一个网状都能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状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的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受众由传统的接收信息的主体转变成为传播信息的主体。与此同时,普通的受众获得了话语权——可以随时随地以多元的渠道传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传统的传播格局下,电视这一媒介形式处于传播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受众在固定的收视时间接受特定的收视体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拥有信息传播与发布权的新型受众,由此必然会导致权力的分散化,受众在整个过程中享受到自我赋权的传播体验。除此之外,文化精英以及由此崛起的草根阶层,将会大大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便与处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精英展开了权利博弈。此外,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寻找不同的声音以与传统的电视传播所传达的观点相比较与抗衡。这样看来,传统的涵化理论中所认为的电视通过主流化的培养过程使人们所形成的对于现实世界的趋于一致的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三)新的传播格局,新的发展思考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人们使用媒介的传播形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截止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与普及,满足了受众参与网络对于大众传播环境的构建。在此种传播形式之下,普通受众的传播主体权利得到了回归,较之其之前一味地迎合大众传播时代电视媒体的所构建的媒介现实,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加入或创办各种虚拟网络社区,如考研贴吧、热点话题贴吧、网络组织的旅游等。

早期涵化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作为信息接受者的人们,是单向度的个体。人们往往通过由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其思想行为植根于由电视符号传播所构筑的世界。而如今人们对于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得网络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纽带,早期涵化理论中的传统媒体主导受众的现象已大大改观,由受众自主确立的传播新形式和框架得以确立。

三、新媒体环境下涵化理论的适用性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提高弱化了传统的以电视媒体为主导所构建的符号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电视媒体的涵化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拓展出诸如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新的电视媒介形式,这样一来,致力于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涵化理论必然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介环境下的涵化意义。

尽管如此,早期涵化理论的阐释力在现如今仍然有一些方面是适用的,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由各种媒介符号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中。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由传统媒体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但是涵化理论的某些潜在规则在新媒体环境下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受众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由传媒所建构的“第二手真实”当中。对于涵化理论来说,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框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实践。

【参考文献】

[1]邓昕.新媒体环境下的涵化理论检视[J].今传媒,2014 (4).

[2]罗佳.网络时代“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J].新闻传播,2014(4).

[3]伍蔚然.新传播环境下关于涵化理论适应性的思考[J].新闻世界,2014(8).

[4]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

[5]赵世瑾.中国涵化理论沿革和发展现状综述[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交互性新媒体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科普网站交互性对科普传播影响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的发展及城市运用探究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
多媒体技术项目制作实例剖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