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空间传播仪式观的构建

2015-03-19 12:53褚红艳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微博人文精神

褚红艳

微博空间传播仪式观的构建

褚红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的交流平台出现。微博的诞生也对公共性话语表达提供了平台。以凯瑞的仪式观思想去研究这一现象,其中包含着互动与对话、戏剧性参与、自我身份的确认等更具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感的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微博;互动与对话;人文精神

[作 者]褚红艳,山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在传播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依次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在20世纪的末尾,我们迎来了信息时代,伴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诞生,整个人类的话语空间与传播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尽管那种西方所谓的“消失的公众”(vanishing public)或“没落的公众”(eclipse of the public)从未出现,或是在真正的政治与文化意义上就没有“公众”一词的存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那种能形成“民主”的“公众”正在萌芽。

微博的兴起便为这种公共性话语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2009年8月,新浪网首先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同等性质的“公众平台”也崭露头角,这一新的网上互动现象引起国内学者的大讨论。但这大多涉及微博的效果研究,用詹姆斯·W。凯瑞的观点,这是传播的传递观的思想,也是经验学派的实证方法研究,其核心观念是“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与发布,已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但微博内的传播只是在传递信息这一意义范围内吗?或许我们可以从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出发去了解微博传播的另一种意义。

一、凯瑞的仪式观思想

凯瑞的传播思想来源于杜威对传播的论述。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中提出“在所有的事物中,传播是最为奇妙的”。凯瑞由此对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开展详细的研究。在传播的正统思想中,传播的仪式观向来很少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他从另一角度审视传播,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在微博这一新型的社交互动平台中,体现了怎样的仪式观内涵?

二、传播仪式观的本体特征

(一)个人自我身份的确认

微博的出现,使众多在现实中缺乏自我表现与认同的人找到一个尽情发泄自己情绪、表达自我思想的平台。在微博的四大功能(发布、关注、评论、转发)中,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关于自己的心情与感悟,与自己的生活同步,得到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同时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物。在微博的空间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好像生活在一个社区内,你既可以保持你的独立身份,又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而在这种过程中,人们有极大的自主性与选择性,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束缚与强制。在电影《骇战》中,网络社区的每个用户都称自己为“乡民”,就像在现实中人们属于哪一个团体。不同的是,在网络时代,这种身份的认同更符合个人的意愿。

在微博中,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你既是属于独立身份的个体,又有可能是他人的粉丝,或是他人是你的粉丝。你既可以关注这个话题的讨论,又可以在别的群组中保持活跃,这些不同的身份,构成了独立的个体,使其可以尽情享受微博空间的自由与自主,这是现实中身份的解放。

(二)话语权的转型

在传统的媒介中,我们接收的信息只是权威媒体推给我们的,一切的话语表达权在于信息的发布者,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来源与话语表达的渠道。这是典型的传播传递观的“撒播”思想,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权利精英的手中。在信息的传播流中,只弥漫着单调的乏味的甚至不可信的话语,期间没有交流与对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成熟,我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来自“上级”与“高层”的信息下达,我们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发表对某一件事情的评论。甚至在这种草根性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建立平民的权威,成为某一领域

的意见领袖。这打破了通往话语权严实的结界,使普通民众也有了表达的权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形成一定的舆论场域。其中的对话不仅仅包括草根与草根之间的交流,甚至还有明星大咖等与粉丝的互动。

三、传播仪式观之外在的维度

(一)“弥撒”仪式的朝拜

微博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是关于外界的信息吗?借以消除人们对于外界的不确定性。这期间的确有信息传递或是态度改变的过程,但这是唯一的意义吗?伯纳德·贝雷尔森曾在纽约报馆罢工期间在纽约人中进行抽样调查,问他们在没有收到报纸的情况下感到失去了什么。“其结果是像感觉生活中隐隐约约缺少了什么东西”,“读报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传播行为已是及其自然的习惯,最初读报的原因已经消失在过去的影子中,荡然无存了”。①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我们可以将读报行为转化为登录微博的行为,其间不是为了接收什么新的观点或是必须发布一下自己的状态,这就好像参加一个仪式,内容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但我们却强化了关于自我身份的确认,保证我们是微博中的一员,或是让他人知道“我还在”这一状态。参与微博的这一仪式性的行为,使群体得以巩固并维持下去。

(二)文本性的呈现:理解他人的理解

文本的一般意义是书面语言表现形式,在语言的表达中给予人们以意义的阐释。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对现实的一种呈现。微博就像一个显现现实的文本,其间有热门话题、找人、应用、电影各种频道,用户参与其间,构成一种人类行动,而传播的仪式观将这类行动看作是一种文本,其中包含了各种意义与解释,而在行动的背后则要解读这一文本的内涵,即理解他人的理解。理解他人的理解,能化解冲突与矛盾,共享信仰,在时间上维系我们这个社会。

(三)戏剧性的舞台

微博的出现,不仅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平台,更提供了一个戏剧的舞台。在这一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作为戏剧的参演者。正如凯瑞以新闻为例,认为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同样地,微博提供的空间不是信息的聚合场,而是一台台的戏剧,并且这个舞台的剧本不停地变更,其热门话题榜以每小时更新一次的速度变换,其内容涉及娱乐事件、社会事件、政府事件等。在微博提供的近期的热门话题中,有“姚贝娜去世”事件、“周杰伦大婚事件”等,每一事件都有近万的讨论和近千万的阅读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止是得到了这一信息,更是参与其中,好像是这一戏剧行为的出演者,微博提供的信息不再强调对世界发生的事情的描述,而是戏剧性的力量与行动的舞台,并在其中得到戏剧性的满足感。

四、传播仪式观之内在的隐喻(以“姚贝娜事件”为例析)

(一)互动与对话

在2015年1月16日下午,《深圳晚报》微博独家快讯“著名歌手姚贝娜病重不治,天使去往天堂歌唱了”的消息。这一消息刚发布,便有43万的转发、40万的评论,如此之多的新浪微博用户参与其间,进行话题的讨论。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微博,并以“姚贝娜病逝”为话题,追踪这件事情的后续状态。随后有新浪娱乐主持的“姚贝娜去世”话题、由央视新闻主持的“送别姚贝娜”话题等。在此期间,众多“微民”与粉丝发表自己对姚贝娜的惋惜与留念。整个微博场成为大家互动与对话的平台,在互动中,人们创造共享的意义,在微博中,绝大多数是对这一事件的感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唏嘘。

(二)道德感的衍生与虚拟的制度

在《深圳晚报》发布关于姚贝娜逝世的独家新闻后,随之发生了《深圳晚报》派记者偷拍姚贝娜遗体的事件,这一举动在微博上引起讨论与谴责的浪潮。首先是姚贝娜经纪人在17日凌晨发表微博抨击“不道德传播”行为;随后华谊音乐发表微博谴责《深圳晚报》的行为,随后各大媒体的微博也纷纷对这一行为发表谴责。在这一场道德的论战中,《深圳晚报》终于在舆论压力下向公众以及姚贝娜家人发表了致歉声明。

传播的仪式观要求我们注重人文主义观念。人类只能非常小心地使用传播,并且只能用于好的、向善的目标。在道德感的衍生与内化中,在微博内,一种虚拟的制度得以产生,它要求人们以道德为制度,在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内,一旦脱离道德的钳制,违背共享的意义,这种巨大的虚拟的制度便会以一种极大强制力要求人们回归道德的底线,这种看不见的、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仪式是以形成巨大的舆论场为基础的,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仪式的内化的精神远比实际中的惩罚更深刻。

(三)突破时空维度的限制

在这里,笔者所谈到的时空观并非是英尼斯关于“技术所固有的时间与空间的偏向”这一技术的时空维度,而是要从意义的共享的角度重新分析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联系与依托,在这一情况下,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体现矛盾的另一维度——统一与共存。在“姚贝娜去世”事件的传播中,时间与空间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在空间即地域范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微

民”共同参与到这一事件中,表达各自的情感与思想;在时间范围内,从16日一直至今(22日),依然有不同的“微民”参与进来,并且随着事态的改变而不断发表新的评论。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共同构造了“微民”的世界观与意义的共享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话题的团体,维系着我们共同的意义空间。

(四)场外的延伸

在“姚贝娜事件”中,大家对此话题的讨论并非局限于这一虚拟的仪式空间内,许多喜爱她的粉丝、朋友、老师、亲人在1月20日出席姚贝娜的追悼会,这一真实的仪式衍生于场外,大家哀悼、追念、痛苦,其共同的精神交流由此而生,加强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在此刻,真的符合了“我想象你的思想,特别是你对我的思想的想象”这一观点。

五、结语

传播的仪式观思想是一种更具人文精神的、世俗道德的文化范畴。在微博的传播研究中,我们突破以往传递观的惯性思维,以仪式观的视角看待微博,这是一种更为宽阔的、历史的研究方向,互动与对话、自我身份的确认、戏剧性的参与,启发我们以建构性的学习观为基点,用更为发散性的思维研究传播。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2]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3]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微博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神回复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