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芬
(常熟理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常熟 215500)
“应用”和“技术”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两个标签,实质乃是“应用”知识、发展“技术”、改造世界,其大学精神和价值就在于直接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发展,其教学和科研都要以服务为导向。这种核心价值观,整合了中国传统和国外经验,符合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1]。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虽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现实性,也招致部分人的批判,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使学生及家庭获得了生存的利益,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2]。
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个性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即促使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包括身体、意志、精神在内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3]。但是教育又无法脱离国情或超越社会现状而存在,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追求社会价值仍然是教育无法避开的理性选择,完全以人为本的教育还只能处于理论层面,或者是在理想层次上的。具体的国情也决定了我国现有的教育条件,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因而教育不仅要对培养出的学生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还要对培养出的学生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教育既有功利性目的,也有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非功利性目的,“育人成才”就是教育追求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的体现。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满足现实的工具理性又要兼顾深远的价值理性;既要授于学生安身立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本领,还要兼顾学生未来对自身的超越和完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进行合理组合,尤其要重视公共课对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非专业技能素质及人文素质的提高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育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体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体育也要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为己任,并在学校教育目标的整体实现中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作为大学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的目标追随学校教育目标,与其保持一致性是体育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位的必要条件。这种定向性使体育课程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学生终身发展和培养职业素质、职业体能和职业道德的需求。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反映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也体现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意向性,对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具有直接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化等方面的日臻成熟,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4]。因此,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提升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质量的多元价值。但无论如何,向学生传授运动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以及传授如何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健康维护的科学方法是其核心价值,也始终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标志,其他的如促进学生精神、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等非核心价值的实现也都是以核心价值的实现为载体和途径的。
结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体育课程目标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涵盖三方面。首先,体育课程要立足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立足于对学生生活有用,传授学生为促进身体健康而进行科学锻炼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其次,体育课程要以现有的课程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体能、职业道德服务。再者,体育课程要与专业课程形成互相补充,充分发掘体育课程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体育欣赏、体育审美能力,在发挥体育课程生物改造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人文素质,为铸造大学生身心和谐的生命系统、渐趋完美的人性系统服务,实现体育知识向智力、能力的转化,最终通过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利用来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的迁移,完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接轨。
身体的健康是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石,如果说拥有职业是个体获得生存资源、改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条件,那么这个条件的实现必须以健康为前提,因为健康是人们使用知识和技能,发挥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的前提。有研究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状况不良的人的就业机会也明显减少”[5]。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调研发现,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中有60%取决于自己是否锻炼和注重养生[6]。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通过科学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形态和机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增强人的体质、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提高免疫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主旨,传授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必需的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为学生进行自觉而长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与能力储备;其次要针对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的职业特点,传授专门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知识与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创造条件,既满足他们大学期间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也为他们将来在工作之余通过专门的体育锻炼进行积极性休息,实现健康资本的增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体育课程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去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既愉悦自己的身心,缓解学习、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压力,又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化程度得到提高。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坚韧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是职业素质中重要的保障要素。健康的心理品质表现为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有健全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能适度控制情绪,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它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哈佛商业评论》曾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7]。目前,采用“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大多都是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生源素质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学习动力不持久,人文视野比较狭窄,自制力差,缺乏自信[8],如果这种现状不扭转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体育课程的实施作为一种带有精神性的实践过程,通过动员大学生更多参与体育运动之中,可以利用体育带来的特殊氛围的体验,引发大学生的人生向心力和生命激情,刺激他们提升自身素质和改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从而引导大学生摆脱那种狭隘、低迷、不自信的消极状态,建立一种追求体质、意志与精神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并形成以奋斗为乐、追求超越和尊重社会公德的生活方式。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肆所言的那样:“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而在中国,古人亦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现实是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很少有“劳筋骨、饿体肤”的经历和体验,而体育运动就能提供更多这样磨炼学生的机会。因此,体育课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性质担当起锻炼大学生身体、磨砺大学生意志、培养大学生品质的任务。通过运动场景给大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世界中所不能获取的感受,并在精神层面将体育的人文价值渗透进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从而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观。仅仅就体育课程中所包含的竞技性内容而言,除了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运动技、战术以外还有着拼搏与超越、尊重与理解、智慧与创新、竞争与公平、团结与协作、成功与失败等丰富内涵,在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各种潜在能力去张扬肌体活性,释放过剩精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体味了无限深广的人生内涵,就如同体验未来的人生与职场,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教化作用。
首先,在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要把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把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侧面和情感侧面统一起来[9]。在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中要特别注重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这是体育课程不变的最根本的本原,唯有使体育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发展的能力,才能达成体育课程对人的教育价值。体育的学科知识由身体教育知识、人文知识组成,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观念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在体育技能的培养方面,要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并能够真正让他们终身受益的项目进行专门的运动技术传授,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并了解该项运动的竞赛组织方法和规则。此外,还要传授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如体育锻炼中的注意事项、简单的运动处方、运动损伤的处理以及运动营养等等。其次,因为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体各部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以体育项目的实用性为依据,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来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练习。在课程内容安排前,既要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所需的体能与身体素质要求进行调查与研究,还要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职业的操作姿势、动作、活动的性质进行调查与研究,然后再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与安排,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与职业素质。例如,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对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以安排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个人项目为主,对需要通过与人交往和团队协作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学生以安排排球、篮球等集体性项目为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要安排体育游戏、体育卫生等内容;对旅游及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以田径、野外拓展练习、形体礼仪为主,并安排保健、急救等内容;对工科类学生以安排球类等对肢体协调性能力要求更高的项目为主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对针对职业特点选择不同的素质训练内容,如伏案类专业要注重腰背、颈部肌肉的练习及灵敏性练习;生产技术类专业要注重耐力、灵敏性和平衡性练习与局部肌肉练习等。但需要强调的是: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但不是以学生感性化的兴趣为准,而是以学生客观需求的健康发展为准,以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价值是否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能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准[10],坚决不能为了迎合某些学生好逸恶劳或避重就轻的心理而削减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运动技术规格的要求,从而引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科学性的质疑,削弱体育的专业性,丢失体育课程自身的个性和品质,那么体育课程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三自主”教学模式(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为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蓝图,但是以大多数“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三自主”教学模式。因此,在目前形势下,完全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无疑是不现实的。很多“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在体育教学模式上都自称采用了“三自主”教学模式,其实是陷入了照猫画虎,虎猫都不像的局面。场地器材资源、学生所选专项体育师资的匮乏等都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有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增加的情况下。“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要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培养计划的具体情况,围绕“增强学生体质、尊重学生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职业体能”的要求,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时数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组合的教学模式。如以开设更多不同于体育必修课教学内容的体育选项课,以必修和选修的方式扩充和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以低年级采用以“三基”为主的基础课教学模式与高年级专项俱乐部教学模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专项素质的同步提高;开设体育网络课与实践课、理论课相结合,使运动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更加灵活、生动;以相同专业学生形成教学班,既有利于进行专门的职业体能的练习,又可以使体育教学过程尽可能不受学生专业实习、实验等影响;采用给予学分的形式长期开展学校的运动训练,结合赛前集训完成学校参加各级竞赛的环节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立足现实、以现有的课程资源作为运作基础,这是体育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切实履行己任的前提。
[1]朱士中,应用技术大学的价值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5-05-07(13).
[2]谢登斌.世纪之交世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3):35-40.
[3]邢永富.高等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143-145.
[4]童锦,项贤林.“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缺憾与思考:以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86-89.
[5]樊明.健康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8.
[6]王军.基于健康社会学视角的高校体育教育价值理念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30(4):100-102.
[7]陈萍,柴鸿斌,穆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53-56.
[8]唐荣红.在大学生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81-83.
[9]王洁群,刘军毅,徐坚.构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5):106-109.
[10]田菁,郑颐乐.价值判断视角中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