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皖志中辑存景物诗文与环境的变迁

2015-03-19 11:05吕君丽陈恩虎朱学同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荆山皖江县志

吕君丽 陈恩虎 朱学同

(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清代皖志中辑存景物诗文与环境的变迁

吕君丽 陈恩虎 朱学同

(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清代皖江地区方志中辑存的景物诗文作品反映了皖江一带的自然人文状况和文学创作情况,再现了皖江地区的地理历史风貌,通过对它们进行梳理能追溯山川、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轨迹,为皖江地区的环境变迁提供一定的线索和证据。

皖江地区;清代;地方志;景物诗文

皖江地区覆盖面涉及安徽沿江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一带,为便于经济层面的管理与协调,合肥一般也被视为皖江的一部分。皖江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得这里自汉代开始,经济就比较活跃,比如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皖江城市芜湖,自古即被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宋时兴商建市,元明则“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若潮”。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兴盛,文人雅士汇聚于皖江地区,留下大量华美诗文。较早来到皖江的当属谢朓,他描写马鞍山的诗作《治宅》、《游山》和描写宣城的诗作《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宣城郡内登望诗》、《游敬亭山诗》等是中国山水景物诗文的开先河之作。之后的李白描绘皖江地区的诗文有200多首,占他现存诗歌的近四分之一。自李白后,大批文化名人如贾岛、杜牧、孟浩然、白居易、苏轼、刘禹锡、杜荀鹤、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来到皖江,和皖江地方文化名人一起,为皖江谱写了众多壮丽的诗篇。

1 清代皖志辑存景物诗文概况

明清两代,皖江地区经济更加繁荣,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很多方志得到妥善的保存并传承下来,据收集的几十部清代皖志资料来看,基本都设有艺文一项,里面收录了大量景物诗文,还有少量景物诗文出现在形胜、山川篇。经过初步统计,一般艺文中收录的诗歌,除个别怀古类、赞扬类诗歌,90%以上都可算作景物诗文。这些赞美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文,对皖江湖地区大量景点都有所描绘,不仅代表了当时皖江地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而且其史料价值也不容忽视,它们真实地记载了皖江地区的地理历史风貌,为再现皖江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提供了一定线索。

谭其骧说过:“方志中的《艺文》……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最可贵的第一手材料”[1]。地方志本就为记载一地的自然与人文实况,如果诗文涉及一地的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等内容,再加上诗文作者要么是名家要么在当地有一定名气和声望,代表了当地文化的创作水平,这些都是一定要选入的。如《乾隆铜陵县志》[2]中收录了李白5首有关五松山的作品,既涉及美丽的景致,又涉及淳朴的民情。《铜官山》(梅尧臣)、《题灵窦泉》(王安石)、《登天王山》(吴文梓)、《登杏山有怀》(潘美恭)、《过禅定寺》(钟一元)、《铜官山》(贡奎)描绘了铜陵的铜官山、灵窦泉、天王山、杏山、禅定寺等景观。《道光繁昌县志》[3]中收录了《隐静山》(张伯玉)、《马仁山八首》(徐傑)、《桂月峰》(夏之符)、《金峨山两首》(戴之瑾)、《偕友人登峨山桃坞》(魏康孙)、《石芸仙人洞》(魏康孙)、《游龙华寺》(古傅诗)、《游九莲洞》(黄钺)、《繁昌七景七首》(严允谐)、《锦雲峰》(徐傑)、《金峨洞》(吴升东)描绘了繁昌的隐静山、马仁山、桂月峰、金峨山、仙人洞、龙华寺、九莲洞、繁昌七景、金峨洞等几乎所有繁昌县有代表性的景观。《太平府志》和《当涂县志》收录了刘禹锡、李白、梅尧臣、文天祥、苏轼、汤显祖等描绘马鞍山地区采石矶、天门山等代表性景观的诗文作品,都可谓水平极高的大家之作。

2 清代皖志辑存景物诗文与环境

2.1 再现了皖江两岸山川风物

清代皖志辑存景物诗文作品涵盖了皖江地区几乎所有的山川风物与地方名胜景观。诗文本身是一种文艺创作,会加入作者的主观想象甚至夸张,如果再是当地人所作,出于热爱家乡的心态,难免会出现“浮夸形胜、附会景物”的现象。撇开这些因素,大量的景物诗文仍能为我们描绘出当年皖江一带的山川风物之态。

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4]的宣州敬亭山,“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5]的天柱山,“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6]的安庆小孤山,“大龙山色碧嶙峋,春日登临祀事新。异物蜿蜒原有窟,灵湫瑞应岂无神”[7]的安庆大龙山,“万壑染秋云,乾坤怪味了。游人无古今,无风醉花鸟”[8]的枞阳浮山,“住锡峰头不计年,周遭螺髻簇青莲。菩提点点空山石,鸟语松风共话禅”[9]的马仁山,“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10]的当涂天门山;“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11]的丹阳湖,“夹岸楼台杨柳月,对船灯火荻花风”[12]的当涂姑熟溪,“花明柳暗丹青国,日薄云浓水墨天”[13]的无为锦绣溪,“一溪流水碧如蓝,日暖溪花醉欲酣”、“溪上山光翠欲流,云边泉落石崖幽”[14]的桐溪等,这些名山大川都是诗人笔下歌咏描写的对象。不止如此,方志中还收录了大量的描述亭台楼阁、风土物产的诗文,如“松寺会同一鹤楼,夜深台殿月高低”[15]的开元寺,“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沾露绣成花”[16]的木瓜,“瑶浆仿佛金茎露,莹色分明玉井冰”[17]的雪梨,“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18]中的松和兰等等。诗人们以饱满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皖江地区的动物和植物,杜鹃、松树、兰花、杨柳、梧桐、竹子、云木、枫树、石榴、杨树、荷花、藤萝、菊花、芦花、桃李、丹桂、茱萸等树木花草,山鸡、白鹭、白鹇、猿、锦驼鸟、山鹧鸪、山鹊、白鹤、鸥、鹭鸶等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鸟兽,在诗人的笔下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松寺会同一鹤楼,夜深台殿月高低”[15]的开元寺,“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沾露绣成花”[16]的木瓜,“瑶浆仿佛金茎露,莹色分明玉井冰”[17]的雪梨,“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18]中的松和兰等等。诗人们还以热情的笔触赞美讴歌了皖江地区劳动人民的纯朴和热情,方志中辑录了大量的描写皖江人民日常生活交往和劳作场面的诗歌,冶铜、采铅、捕鱼、捕鸟、采莲、伐木、撑船、摆渡等劳动场面,月夜放歌、水边轻舞、少男少女边采莲边谈情、老年夫妻共同劳作,以及客人来时洒扫、烹茗、酤酒、对酌等生活场面,都无不具皖江地方特色。如《光绪宣城县志》辑录了诗人沈泌的《采茶谣》、《种姜谣》、《割蜜谣》、《割漆谣》、《斫笋谣》、《捕狸谣》、《雪梨谣》、《木瓜谣》[19]等,既歌咏了家乡的风物,又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这类诗文在方志中辑录的也尤其多。

不仅皖江每一处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在方志诗文中都有所辑录,甚至是同一处景观历代不同诗人诗人歌咏,在不同诗人的笔下都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如九华山,李白遥望九华山是:“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20],写出了九华山的秀丽和奇丽;杜牧在池州府城楼上遥望九华山:“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21],写出了九华山的秀丽和山水相映的特点;宋人潘阆雨后江边望九华山:“好是雨后江上望,白云堆里泼浓兰”[22],写出了九华山的飘渺和神秘,同一个九华山在这些诗人的笔下呈现了她多彩多姿的美。

2.2 反映了皖江地区景观和环境的变迁

清代皖志中辑存的景物诗文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的自然人文状况,翻阅诗文我们会发现,诗文中所写景观很多今已不存,或者与今天的实际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尤其是一些地方“八景诗”、“十景诗”。排除诗文创作者的想象夸张美化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时间的变迁,环境和景观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景物诗文的细致梳理,我们能捕捉山川、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景观的演变踪迹,这就体现了皖志景物诗文的认知价值。

2.2.1 丹阳湖

丹阳湖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南部,唐代丹阳湖水天相连,烟波浩渺,李白有《丹阳湖》诗为证:“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归舟,歌声逐流水。”[23]从李白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丹阳湖面积很大,有着鸟飞鱼肥、荷叶蔽日、芦苇丛生、轻舟摇曳、菱歌悠扬等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元末明初当涂籍诗人陶安 《丹阳湖》:“三泽茫茫一碧连,白频风起棹歌传”[24],说明当时面积仍是很大,且渔业兴盛。明代女诗人端淑卿咏丹阳湖:“秋水茫茫带白苹,渔舟蟹网集湖滨。长空入暮烟云起,只听歌声不见人。”[25]明代诗人周忱笔下的丹阳湖:“远岸回杨柳,中卅长菱荷。回城通脉近,宛水记流多。 驯牧依青草,惊鱼起白波。 向宣逾十载,几度长帆过。”[26]“秋水茫茫带白苹”、“只听歌声不见人”“几度长帆过”句说明在明代时,丹阳湖仍有着很大的面积,“渔舟蟹网集湖滨”、“惊鱼起白波”说明丹阳湖仍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且盛产蟹类。然而,因人口增长,始于三国,盛于唐宋的围垦使丹阳湖面积不断缩小,建国后剩下184平方公里,加上泥沙淤积,今天的丹阳湖早已面目全非,剩下的是纵横的良田沟渠,交错的圩子,丹阳湖仅剩一条运粮河道,南通水阳江,北接姑溪河,昔日美景和丰富的资源都不复存在,我们也只能从这些方志中辑存的景物诗文作品中去领略丹阳湖的美丽和神奇。

2.2.2 滁州西涧

提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27],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韦应物为滁州留下的,除了一首《滁州西涧》,清代滁州地方志中还收录有韦应物的11首诗,包括与西涧有关的《乘月过西涧渡》、《西涧种柳》、《西涧即事示卢陟》3首诗。但最有名的《滁州西涧》的核心景观“西涧”的具体位置,是自宋代欧阳修起就争论不已的事,直至今天还有人在不断考证,但清代滁州地方志中辑录的景物诗文可为我们找到一些线索。

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滁州通判尹梦璧为“西涧春潮”撰碑文:“涧水穿城,滁之得名,本此以朝满而夕除故也。百姓喜见其盈,韦公作诗以志焉”,并题诗《西涧春潮》:“东风吹雨过城头,洒落千山水驶流。白鸟乍惊迷古渡,青蒲微露失芳洲。”[28]。可见,当时滁人认为“涧水穿城”,那滁水就是西涧,“白鸟乍惊迷古渡,青蒲微露失芳洲”句和韦应物笔下的西涧确实有相似之处。清乾隆年间王士正的《题野渡庵》诗,“西涧萧萧数骑过,韦公诗句奈愁何?黄鹂唤客且须住,野渡庵前风雨多。”[29]说明在清乾隆年间,在西涧河边有黄鹂,美景应该还是存在的,而且还根据韦应物的诗文,建有野渡庵。清光绪年间的《滁州志》有这样的记载:“……又东,合金家桥下之水,为乌兔河,有桥曰乌兔桥。又东,入上水关。以在州之西,又名曰西涧,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即指此。上有野渡桥,即取诗意也”。[30]根据《滁县乡土志》[31]记载,野渡庵在民国时期还有,野渡桥、幽草亭当时已不存。1958年,在修建城西水库时将西涧大部分淹去,只存水库大闸至上水关一段。

可见,自唐至今,滁州一带环境变化太大,西涧位置想有定论很难,但这些记载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西涧景观的线索。为了传承历史文化,2009年,滁州市政府将滁州城西水库更名为西涧湖,西起城西水库、东至清流河的穿城河命名为西涧河,并重建历史上曾存在的景观野渡庵、野渡桥、幽草亭等。

2.2.3 芜湖八景之“荆山寒碧”

关于芜湖八景,很多地方志中都有不同记载,如《乾隆太平府志》[32]中记载了芜湖八景之一的荆山寒碧,并配有相应的诗文。建国初,八景因地形变迁或人为破坏,除赭山和荆山景观稍有轮廊外,大都荡然无存。荆山有大荆山和小荆山,因两山隔欧湖对峙,湖水清澈如镜,山影碧透水底,故得名“荆山寒碧”。对荆山寒壁一景,历代诗人歌咏唱和的很多。如王浃《游荆山寺》:“野寺经行处,山容与水分”[33]说明历史上的荆山还有寺庙。清人汪可准《游荆山》“同人簪聚揽春晖,横槊临流共息机。怪石藤萝寒壁峭,画船萧鼓夕阳稀”[34]和萧云从的《游荆山朱园》等都写出了这一地区景致的繁华与沧桑变化。荆山寒碧一景中欧湖占的分量很重,很多诗文写都是把欧湖和荆山放在一起写,如元代欧阳玄 《荆山》:“青翠松杉一带长,雪峰倒影浸湖光。泾水东流冰滓白,淮山西借夕舂黄。”[35]明胡仲光《荆山》诗:“平湖一望际,石屏双眼底。霜波泻幽影,天风正如洗。”[36]王骏《泛欧湖望荆山》:“湖光一曲在城东,小艇动波泛碧空”[37]古代欧湖连弋水,每年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汪可准有诗为证:“湖山几载梦思通,画航轻摇似镜中;云映酒樽双岫碧,烟移花岸一片红”。后来由于青弋江改道,欧湖消失;荆山自明成化年间开始采石,嘉靖前后已遍地疮夷,原有美景已经不见,荆山上原有的石刻寒壁也毁于1967年夏,荆山名胜从此销声匿迹,我们只能从这些诗文中去体会当时的胜景,追溯荆山寒碧一景在历史上的沧桑变化。

清代皖志辑存的景物诗文反映了历史上皖江一带的自然人文风貌,透过它们,我们能追溯自然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踪迹。2010年,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通过研究方志中的诗文作品,尤其是作为自然与文化两重意义的景物诗文作品,可以丰富皖江景观遗迹的文化内涵,为皖江地区旅游业打文化精品战略牌和皖江地区城市带建设、皖江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及皖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和协调。

[1]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A].中国地方史志论丛[C].北京:中华书局,1984:19.

[2](清)朱成阿,等修;(清)史应贵,等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1)·乾隆铜陵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3](清)曹德赞,原本;(清)张星焕,增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1)·道光繁昌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唐)李白.敬亭山独坐[A].(清)李应泰,等修;(清)章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1)·光绪宣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61.

[5](唐)白居易.题天柱山[A].(清)张楷,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0)·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36.

[6](宋)谢枋得.小孤山[A].(清)张楷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0)·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37.

[7](明)张文锦.大龙山[A].(清)张楷,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0)·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40.

[8](明)雷鲤.浮山纪游[A].(清)张楷,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0)·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40.

[9](清)阴德显.罗汉峰[A].(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53.

[10](唐)李白.天门山[A].(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80.

[11](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80.

[12](明)陶安.姑熟溪[A].(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26.

[13](宋)杨杰.锦绣溪[A].(清)顾浩,修;(清)吴元庆,等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08)·嘉庆无为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66.

[14](明)胡俨.桐溪[A].(清)张楷,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0)·康熙安庆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51.

[15](唐)杜牧.开元寺[A].(清)李应泰,等修;(清)章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5)·光绪宣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64.

[16](南宋)杨万里.咏木瓜[A].(清)李应泰,等修;(清)章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5)·光绪宣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73.

[17]明伦.宣州雪梨歌[A].(清)李应泰,等修;(清)章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5)·光绪宣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85.

[18](唐)李白.游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A].(清)朱成阿,等修;(清)史应贵,等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1)·乾隆铜陵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459

[19](清)李应泰,等修;(清)章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45)·光绪宣城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811-812.

[20](清)华椿,等修;(清)周贇,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光绪青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89.

[21](清)华椿,等修;(清)周贇,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光绪青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93.

[22](清)华椿,等修;(清)周贇,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60)·光绪青阳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98.

[23](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80.

[24](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26.

[25](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53.

[26](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乾隆太平府志(卷四十一).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14.

[27](清)熊祖诒,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4)·光绪滁州志(卷一山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58.

[28](清)熊祖诒,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4)·光绪滁州志(卷三古迹)[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40.

[29](清)熊祖诒,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4)·光绪滁州志(卷一山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59.

[30](清)熊祖诒,纂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4)·光绪滁州志(卷一山川)[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58.

[31]杭海,编.滁县乡土志[M].民国初年(抄本).

[32](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25-726.

[33](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16.

[34](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40.

[35](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26.

[36](清)黄桂,修.康熙太平府志[M].光绪二十九年用活字版重印:663.

[37](清)朱肇基,修;(清)陆纶,纂.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7)·乾隆太平府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44.

DON LANDSCAPE POEM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WANJIANG LOCAL CHRONICLES IN QING DYNASTY

LV Jun-li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ourism,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Landscape poems of Wanjiang local chronicles in Qing Dynasty embody the local nature and humanities,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outlook of geography and history..Through analysis of these landscape poems,we can trac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such as mountains,rivers,and vegetation to offer some clues and evidence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Wanjiang.

WanJiang;Qing Dynasty;local chronicles;landscape poems

杨松水

K295.4;K921

A

1672-2868(2015)01-0013-05

2014-12-20

安徽省2011年度优秀人才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SQRW093);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ZH006);巢湖学院校级科研机构专项项目(项目编号:XWY-201216);环巢湖研究中心基地专项项目(项目编号:XWY-201417)

吕君丽(1982-),女,安徽界首人。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

猜你喜欢
荆山皖江县志
县志里的乡贤
春 讯
情报站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小鲟”过皖江
美玉和氏璧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荆山诗稿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