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利 王平军 雷莉萍
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现状与对策
贺晓利 王平军 雷莉萍
学术期刊的有序出版和刊物质量的提高,与编辑部各层面、各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是分不开的。为了解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情况,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当前国内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现状,针对现状提出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管理的对策。
学术期刊;期刊编辑部;编辑部管理
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对学术期刊质量的控制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不仅是为了维持学术期刊的正常出版发行,更重要的是要使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持续、快速地提升,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使学术期刊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的根本目的。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管理涉及许多方面,如编辑部人员的管理,读者、作者的管理,稿件管理,出版管理等方面。无论哪一方面的管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品质第一、公开公正的原则。读者、作者是学术期刊发展的主体要素,提升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是其根本目的,科学精细的管理则是编辑部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学术期刊编辑部目标实现的根本方法。
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包括宏观层面的管理和编辑部内部的微观管理。宏观层面的管理是学术期刊所处大环境的管理,是学术期刊编辑部自己不能掌控的管理环境。微观管理属编辑部内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等管理。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国内管理体制落后,竞争力弱。编辑部的管理体制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行政化管理”,缺乏自主经营权。据统计,有70%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在法律上、市场上没有独立的发言权,必须依附于某单位或某部门,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无发展保障制度,致使学术期刊发展动力不足。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出版管理和财务管理是按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的,办刊经费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和考评指标,没有激励编辑人员将刊物经营成品牌期刊的制度保障。而且,多数学术期刊主办单位、编委会、编辑部的责、权、利不明确。大多数编辑部基本上是被动坐等作者投稿。(3)从出版行业总体上来看,市场化程度低,责权利不明,竞争力弱;观念较落后,服务意识差;编辑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办刊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办刊运行机制、管理模式都难以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形势,其学术质量与国际学术期刊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更谈不上将学术期刊打造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编辑部内部的微观管理工作是一条系统的链接工作,期刊质量工作是学术期刊的生命,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竞争力。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是由稿件的内容质量来决定的,而稿件的内容质量是要靠来稿质量、审稿制度、编校制度等来保证的,而编辑部工作的有序进行是靠编辑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的。编辑部的微观管理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审、编、校、印,以及出刊后审评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其中,审、编、校、印是编辑部出刊的核心管理。国内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核心管理情况如下。
1.审稿制度。目前国内各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审稿制度大多是推行三审制(初审、复审、终审)或四审制(初审、复审、外审、终审),不同的审稿环节必须是不同的编辑人员或学术领域专家来审核稿件。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地对稿件进行判断和评价,在保证稿件符合办刊宗旨、刊物性质、栏目内容的同时,编辑人员和学术领域专家分别从不同的审稿环节上来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某一审稿环节的不足和疏漏而导致的审稿偏差与失误。总之,审稿制是各学术期刊保证学术质量的第一道关口,管理不善将会导致学术期刊质量的下降。
2.校对制度。对校是对已录用稿件在出刊前的校对、纠错过程。这个过程不同的期刊编辑部,其校对制度不同,但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编辑“三校一读”制。指将要刊出的每一篇稿件必须经过一次、二次、三次校对和最后一次的通读,确定没有问题才能交付印刷。学术期刊编辑部大多不设专职校对人员,编辑部人员是集编辑校对于一身,而且“三校一读”制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各校次和通读必须是不同的编辑人员来进行。这样,容易发现问题,保证校对质量的有效性。另一种是作者—编辑“两校”制。论文作者是其该论文的第一任专家,对其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结构、思路、用词含义等是最为清楚的,为保证论文质量,降低差错率,许多学术期刊对已录用稿件的一校要求作者自己来完成,二校再由编辑人员通读全稿,对其不足和疏漏进行补充和纠正,并按照学术期刊出版规范要求,对全文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使论文内容更严谨、用词更准确、语句更通达、逻辑更严密。
3.编排制度。已录用稿件校对工作完成后,在交往印厂印刷之前,要对已录用稿件排版校对。这一环节主要是排查稿件在排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整体上的版式设计是否合适,排版过程中的下转上接是否正确,篇首页、单页、双页书眉的不同,图题、标题是否错位等,另外还要消除技术上偶然出现的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的错误。这些都是稿件排版后,编辑人员要排查的差错和漏洞。学术期刊编辑部对已编排稿件的校对大多是由编辑部当期的责编负责人来承担完成。这个环节也是在学术期刊出版之前,从内容到版式上的最后一次全面把关,以保证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
4.出刊后审评制度。期刊的学术质量如何,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许多评价指标来评判的。有的编辑部只要刊出来了,送邮局发行了,任务就算完成了,不再对自己的产品—期刊进行后续的漏洞排查和总结。而有的编辑部出刊后,要对其刊载论文进行抽样审读、评议和总结。有的编辑部评委是由高级编辑或专家学者组成,有的是由本编辑部人员组成,定期对已出版刊物进行认真的审读和评议。这一制度对提高后续刊物的学术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术期刊出版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编辑部的管理工作是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有主管部门、审稿专家、印刷部门、发行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及审、编、校等环节的业务管理等。如果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编辑出版工作将会陷入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
科学的管理是学术期刊编辑部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编辑出版的流程和制度,应是建立在期刊的定位和目标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制度化的流程来保障学术期刊各目标的实现。“审、编、校、印”是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核心工作,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同时还要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使编辑部各项工作在制度的规范下顺利有序地进行。
编辑部应以自己刊物发展目标为方向,以编辑人员、审稿专家、期刊编委以及作者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实现学术期刊持续发展的管理工作目标,探求学术期刊编辑部目标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
1.目标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人员、财物和经费三类。人员管理,主要包括编辑部人员、审稿专家、编委会成员以及作者的管理;财物管理,编辑部最主要的财物,是指稿件、期刊相关材料及计算机等办公用品的管理;经费管理,主要是指编辑部所有费用的收支管理,如版面费、印刷出版费、发行费、稿费等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内容中,编辑人员是关键,主编是期刊的核心、期刊的领航人,是期刊航行的舵手;精品是学术期刊追求的目标,也是读者的期待,而优质稿源是精品期刊的关键;制度是实现期刊持续发展和精品期刊目标的必要保障。
2.目标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实现目标管理的根本要求,也是目标管理有序进行的有效保证。目标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公平公正的原则。“人”主要是指编辑部工作人员、编委、审稿专家及作者,这些人是编辑部实现目标的主体,编辑部的期刊工作与期刊质量,是要通过发挥他们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力来完成的。但是,人又有一定的惰性,这也是天性,应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和人性化的管理来完成编辑部的工作任务,实现编辑部的最终目标。质量第一,是指编辑部的一切工作重心都要以期刊质量为核心,以期刊品质为第一,因为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生命线。而作者、专家和读者既是期刊内容的原创者和重要保证者,又是编辑部的主要服务对象,而编辑部人员以优秀的品德,为读者、作者和专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吸引读者,特别是吸引作者高质量的优秀稿件,这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源泉,也是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管理思路之外,管理的方式、方法应该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也只有这样,人人才乐意遵守、人人才愿意落实,也只有在量化各种目标中来体现制度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以激励大家形成积极进取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编辑部各项制度与激励机制得以良好运作,使目标化管理能取得实效。这样,制度才不会形同虚设。也只有这样,制度才会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目标明确,管理思路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管理思路,有利于编辑部人员、编委、审稿专家,目标明确、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向目标迈进。(2)可行性。编辑部在确定目标时,必须从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出发,经全体编辑成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也只有可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编辑工作者产生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相反,脱离实际的目标,不仅目标愿望难以实现,而且还挫伤了工作热情。(3)调控性。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线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的反馈过程,必须建立健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正、补充和更新。
4.目标管理应处理好几个关系。(1)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编辑部的工作是一个系统而烦琐的链条工作,无论链条上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工作环节和工作质量。因此,编辑部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编辑部人员的积极能动性,顺利地、较好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就必须合理分工、通力合作,使编辑部的工作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团结一致地进行。编辑部内部分工应大致均衡,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每一位编辑都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2)个人发展与团体目标的关系。编辑部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团队管理,编辑部团队成员应该在思想上认知、行为上交流、利益上相互依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发挥团队最大优势,为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是,编辑部每一个成员还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自己的成就动机。个人的成长与团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们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因此,编辑部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编辑人员个体目标与编辑部团队目标的关系。(3)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在编辑部实现目标的管理过程中,要将长远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大目标得以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则是不同时期的近期目标,最终的大目标则是长远目标。只有实现近期的一个个小目标,才能最终实现长远的大目标。因此,在目标管理中应将每一项近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使每一位编辑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近期的目标任务,为实现长远目标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在编辑部管理中,适合定量管理的要定量管理,不适合定量管理的需要定性管理,应根据各编辑部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工作岗位主要适合于编辑和校对岗位,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可以量化的工作内容用量化指标来考核,对不能量化的工作以定性来考核,然后量化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来确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优劣。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定,能较全面地、客观地评价编辑部人员的工作情况。这样,既克服了职责不清、管理会乱的局面,又利于调动和发挥责任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编辑部在确定了管理思路后,应结合自己的管理现状和实际情况,找准编辑部管理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步实行和完善精细化管理,使学术期刊在这种管理环境下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实现学术期刊品质的不断上升和可持续发展。(本文系陕西省情报学会基金项目“学术期刊编辑部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14SKQF03)
[1]张忠,唐慧,王开胜,张宝江,周蓉.网络环境中新疆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目标化管理的探讨[J].编辑学报,2014(3).
[2]董瑾,史利红,方梅.建立学术期刊编辑部完整的服务体系[J].中国期刊研究,2011(1).
[3]张九庆.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J].编辑学报,2005(6).
[4]黄晓峰.论精细化管理在期刊编辑部中的运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6).
[5]赵薇,李凤学,李锋,罗偲语.基于共生效应的学术期刊作者队伍建设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1).
[6]陆宜新.学术期刊编辑部管理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编辑学报,2005(5).
[7]郑洁,吕赛英,游滨,张苹,等.建设高水平作者队伍须重视潜在核心作者[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5).
[作 者]贺晓利,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平军,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馆员;雷莉萍,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