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2015-03-19 10:19:48王瑞兵
传播与版权 2015年7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公众微信

王瑞兵  田 畅

浅析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王瑞兵 田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媒体公众号借势而起,适应也引导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如何更好发挥媒体公众号在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是每个媒体人关注和深思的话题。本文结合一些大数据分析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期待媒体公众号能充分发挥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媒体公众号;新闻传播;作用;影响

[作者]王瑞兵、田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今年与往年的春晚有许多不同,但笔者认为最大的不同当属春晚抢红包活动。微信客户端联合央视进行的全名抢红包,确确实实让春晚和微信都又火了一把。随之而来,众多微信公众号关于“两会”各种报道以及人大代表的微信公众号,都让公众号再次闯入公众视野,也再次闯入每一位时刻关注媒体发展、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心中。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截至2013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达8.17亿。人们阅读习惯正悄然变化,媒体公众号迅速崛起,正是适应这一发展的产物,也彰显出媒体时刻引领时代潮流的霸气。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更深远的影响。

一、微信公众号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可以说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都是关于一些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社会公众事件是指单一或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引发与事件发起和直接参与者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广泛关注或跟进参与的事件。

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手机族习惯空闲就看微信,各类推送实用信息的公众号也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新闻、直播等公众号更是备受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媒体公众号推动了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说是微信平台推动了媒体的发展,使媒体新闻更入“百姓家”,是百姓更关注各类新闻,从单纯的娱乐,上升到“两会”等国家大事,方便的互动使更多的声音被听见,信息传播更快捷、更真实。

二、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从2014年微信平台的公众号运行良好以来,大部分主流媒体开始创办微信公众号,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人民日报总编室公众号“一撇一捺”“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学习小组”、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海运仓内参”“央视新闻”,这些公众号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权威作用。从这些公众号我们也可以归纳出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新闻传播更及时、更广泛

以微信、微博等兼备聊天功能的APP平台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的网络媒介,正在逐渐取代报纸、电视,成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的时效性一直是衡量信息价值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时”表现为“全时”和“及时”。及时性,是指对事件零时差零距离的报道,类似于现场直播。而微信公众号就是时效性的典型代表,它能在社会公众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再通过朋友圈分享使得内容更吸引眼球。

如“两会”以及之前很不受人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等,媒体从各自特点出发,从多个角度做出解读,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送给订阅户,订阅户又通过分享发送到朋友圈,信息会以几何级数迅速传播,在保证及时性的同时使信息的覆盖面最大化,让社会公众事件被广泛关注。如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图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直观形式,列出“2014年成绩单”“2015年总部署”“改革开放清单”“民生数字”等报告中的“干货”,备受订阅户关注和认可,其大量分享在朋友圈,抵达更多人的手机和眼球,影响广泛。

(二)新闻传播更具针对性、阅读率高

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实现“接收消息”和“不再关注”,这样可以避免活跃度高但阅读率不高的现象,还能避免推送文章对用户的骚扰。再次推送则是通过朋友圈分享来实现,俗话说“人以群分”,朋友圈里大部分有相同的兴趣爱好,通过朋友圈分享引起的粘连关注度,必然会更高,这种推送也更具有针对性。如媒体关注号“侠客岛”将聚焦点锁定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表述,撰文分析了“李克强的王牌计划”,受到了众多企业家的微信转发,也使媒体关注号“侠客岛”被更多人的微信“关注”。这种主动关注、主动订阅,必将提高其信息的阅读率。

微信首先作为一个社交软件,可以针对转发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分享到朋友圈,就如“两会”期间,中新网在其微信公众号中通过讲故事来分析关于基本医保补助标准提高等内容,生动地让“小新”出镜,用自己一家的生活所可能出现的变化来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内容,使政府工作报告不再是枯燥的文章,而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微信用户自己改编附原文分享到朋友圈,各种幽默表述,每个人朋友圈内几乎都被广泛转载的关于“两会”的报道,使领导讲话、国家政策等内容传播更广泛,民众对这些内容印象更深刻。

三、媒体公众号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的严谨性降低

面对社会公众事件,媒体往往可以更理性、更全面地分析,呈现正能量的立场。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角色会有不同的立场,不同声音的发出者有利于社会公众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事件的真相,百家争鸣的讨论也会使社会公众事件在解决和后续政策意见的修订方面更加完善。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也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社会公众事件时,传播信息者的立场不一定客观,如果再有某些人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复制修改媒体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或者通过遣词造句营造本不存在的气氛,再通过朋友圈转发推送,会使很多受众由于错误判断而转发。加上信息传递时间短这一特点,一条包含错误信息的很快就能被很多人转载,错误观念就“先入为主”了,群众情绪易被煽动。

(二)干预舆论走向,影响受众行为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通过信息推送,微信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关注哪些事件,而权威机构开放的微信媒体公众号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引导舆论走向,并影响人们改变对某件事的评价和态度。在社会公众事件发生时,如果具有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发布信息,其对事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受众的判断。

由于微信的关注是基于信任而产生的,而每一个微信端口都是有行为能力的个人,都会根据新闻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那么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扭转新闻的原意,影响之后阅读该微信的人的判断。如果转发的过程中微信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曲解,影响之后受众的行为,将会对社会造成非常大的、恶劣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代表,通过改变人们信息接收模式,一方面提高了人们在社会公众事件中的参与程度,让更多人的意见和看法得以表露,促使真相尽快浮出水面、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保障措施,推动事件的解决,一定程度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政府对社会公众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在新闻传播中,要充分发挥媒体公众号的作用,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促进社会公众事件更快更好地解决。主流媒体公众号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压缩虚假消息传播的空间,做好新闻的把关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做假,不盲传,并及时关注新闻的二次传播,及时发现纠正虚假不实报道,引导受众理性思考,减少虚假新闻的传播。

[1]工信部.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增至8.17亿户[EB/OL]. http://it.gmw.cn/2013-04/20/content_7381302.htm.

[2]张维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反馈机制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报道,2012(11).

[3]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M].中国出版社,2013.

[4]周锐.公众号各展所长 政府工作报告“刷屏”朋友圈新闻与传播研究.人民网[2015-3-9]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09/c64387-26663871.html.

[5]朱丽,曹帝坤.突发公共事件中新媒体的影响力分析[J].新闻传播,2013(5).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公众微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传媒评论(2019年2期)2019-05-20 09:44:20
微信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学理论·下(2017年2期)2017-03-17 17:52:18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 15:57:09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管理现代化(2016年2期)2016-01-23 02:11:56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