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向杰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355000)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创新研究
缪向杰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安355000)
高等职业院校若想稳定而顺利地实现质量跨越,教务处及教务员等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状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状态,均需有先进的理论思维作为指导。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带动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相关人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队伍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教务管理;创新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典型模式,国外的双元制、合作教育、工读交替等皆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而我国的学院+科技园区、专业+企业等合作模式也方兴未艾,这些模式不同程度地显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产教融合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内涵[1],隶属于广义的第一个层面强调产业和教育,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阐释,产业结构能够显现出各产业间比例关系及结构特征。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产业内涵及外延均处在不断丰富和变化过程中,再加上职业教育本身即具有教育和经济的两种属性,产教融合的内涵丰富性自不待言,即单纯从涉及面来看,即有办学思想加体制构建的复杂问题。隶属于狭义的第二个层面强调生产和教学,这也是本文立论的基本出发点,其中的生产侧重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实践情境[2],而教学则与知识内容、技能等有关,狭义的产教融合更加关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按照产教融合的思维,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一定要与产业要求相一致,在课程内容上要遵从职业标准、贴近生产过程。
通过参考产教融合特征,认为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最好涵盖下述内容:
(一)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起到维护教学秩序的作用,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期准备[3]。在进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时,首先即应制订完善合理的教学与学籍规范,对下属各个教学单位职责给以明确,各个环节质量标准给以确定,让后续教学活动能够有序可循。
(二)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计划安排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划,其中包含学制、学分、目标、课程安排、考试手段等环节的具体安排。教学计划安排依次进行,学制后紧接学分,学分后安排目标,以目标确定课程,一以贯之,可为高职人才培养奠定过程保障。其中省级、国家级示范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等的申报、实施应当成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新兴任务[4]。
(三)日常教学管理
该项工作属于教务部门常规工作,能够确保正常教学运行得以维持。日常教学管理内容主要涉及教学进程表编制、开课计划制定、学生实习安排、停课补课计划等项,同时教学质量检查也是日常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四)考试事项管理
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教务管理工作有必要单独强调考试事项管理,以便达到最佳的考核效果。高职院校考试既有普通的课程期中、期末考核,更有省级与国家级的外语、计算机等考试。出于提升学习者就业技能的考虑,很多高职院校均在尝试推行多证书教育 [5],数量众多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从社会走向校园,成为产教融合的一种特殊表现,给考试事项管理增加了难度。
(五)教材师资管理
教材管理内容有计划下达、教材管理发放等,同时愈加关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教材载体部分;师资管理则主要强调对教师的招聘、培训以及考核工作。二者均是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主要促进力量。
(一)产教融合导向下的管理主体素质问题
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除需要规范化制度以外,还需要教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按照作者的工作经验,分析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弱的原因。首先是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水平偏低。高职院校基本上由中专组合而成,人员配置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因为高职院校教务工作自身的繁复性[5],让相关管理人员无法利用更多的时间系统学习,致使其管理水平难以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其次是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足。多数人员思想因循保守,难以更快地接纳外界先进管理经验,这些人的教务工作仅仅处于依照传统模式完成任务的状态,而不能积极探索提升效率的方案等。再者,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够。因为教务管理者在高职院校中受重视程度不够,让管理者片面地理解工作性质: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无需进行创新改革,这就直接致使常年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丧失了积极性。
(二)产教融合导向下的管理权利集中问题
高职院校当前在进行教学计划、考试组织等职责工作时,基本上处在教务处的统一范围之内,这种做法让权限太过集中,难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由于现今我国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思路,必然要求院校具体系别同企业间形成更紧密的相互合作关系,建立与企业人才需求相符合的教务管理制度。可是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教务管理自主权不强,无法独立地按照学生发展需求安排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务管理权限相对集中,也对教职人员相关工作的考核不利,无法充分了解教师工作内容及工作状态,直接导致教师考核量化性不强,难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产教融合导向下的信息水平落后问题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处理教务管理工作时已经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可是运用范围与运用手段依然有很多问题。首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上欠缺针对性,因为高职院校受到资源条件的影响,教务管理系统采取外部采购的形式居多,独立开发与设计者少,这就致使来源于外部的采购管理程序无法针对校内实际情况,无法反映本校教务管理工作特色,造成了资源无法最大化利用。再者,教务管理信息共享功能不足。因为缺乏完善的规划,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共享度不足的问题,各部门信息孤立存在,让信息出现严重浪费,甚至导致了教务信息的滞后。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与现代化特点,这给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问题,现提出下述创新思路。
(一)信息技术创新措施对产教融合的支持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务管理是主要日常工作之一,其中会牵涉到院校、下属各系及师生关系等诸多工作。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让产教融合更具时代性特点,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更高。新型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要求相关工作必须与先进网络技术相融合[6]。惟其如此,方能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特征要求的、集教、管、学、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管理支撑技术平台。借助网络信息参考、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让教务管理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指令传达工作。与此同时,依靠互联网可以各层级地系统反馈效果,利于资源互补利用。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校园网建设,形成以校为核心的信息中心,这对于教务管理工作更是一个良好契机。
(二)基础规范创新措施对产教融合的保障
科学与规范的教务管理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人才培养高效机制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有必要从传统静态模式转变为现代动态模式,以适应产教融合模式。而在产教融合的新形势之下,怎样增强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规范性则非常值得探讨。在现代教务管理历史发展进程中,渐次产生了三种形式,即经验管理、行政管理以及科学管理[7],其中科学管理形式与产教融合模式最为接近,而若想将其效果发挥到最好,则不应当对其予以封闭孤立,而是要将其与其他两种形式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做到合理组合,方能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为产教融合模式的完善做出更大贡献。
(三)监控体系创新措施对产教融合的制约
监控体系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校处理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创新的具体做法有:首先形成领导与直接管理者共同听课制度,以直观手段获取真实课堂材料,了解教学工作同专业发展的关联紧密性,并据此对产教融合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其次是关注考试分析。时至今日,考试仍然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主要渠道,对测试分析予以关注,了解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可以总结出教学经验与教学不足。第三是及时举行师生间的交流会,利用讨论的办法实现信息交流,防止授课时的积弊延续。第四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直接进行督导,以那些学术水平精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主,采取听课、访问、示范等办法,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予以有效督导。
(四)考核制度创新措施对产教融合的衡量
知识与技能考核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环节,它对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可以起到导向、诊断、证明与鼓励等多项功能。在传统教务管理工作中,考核制度几乎等同于考试测验,却忽视了其余的评价方式,这就致使高职院校教育呈现出应试化特点,与产教融合模式的指导思维大相径庭,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针对此种情况,教务管理工作需要强调基本目标与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将多种考核形式结合起来,同时注意下述几点内容。首先是考试内容达到科学化;其次是考试形式实现多样化;最后是考试制度倾向个性化,让教学与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以考试为牵引的教学模式之下。
(五)竞争机制创新措施对产教融合的促进
若想顺利实现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务管理目标,人的先决因素不可忽视,因此应当逐渐使教务管理竞争机制得到完善,尽最大可能调动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可创新策略有三项。其一是健全教务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对各项工作的目标、过程、质量等再次梳理、加以明确,让管理者职责划分更加清晰;其二是健全上岗竞争机制,利用教务管理工作人员间的理性竞争,满足岗位激励要求,使相关人员在提升个体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增强整体素质;其三是健全管理工作考评制度。对于教务管理工作单独立项、单独考评,使考评成果同聘用、奖惩直接关联,尤其要关注那些富有创造性人员的业务进展情况,给其奖励晋升机会。
产教融合是社会经济模式改变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给高职院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职教体系的关键内容,对于改善当前职业教育现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时,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变化,那些传统教务管理思维下的方式方法已经远远无法适应教育需要,所以对于教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应用产教融合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务管理相关工作予以优化创新,继而改善教务工作整体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1]孙淑艳.关于高校教务管理创新的思考 [J].科技创新导报,2014,(9):15-16.
[2]王远远.微信在高职教务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6): 54.
[3]杨立.学分制下高职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提高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1,(11):38-39.
[4]沙吉俊.基于UML的高职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昆明:云南大学,2013,(4):44-45.
[5]王庭鑫.高职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软件应用,2012,(3):35-36.
[6]付尚军.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提升高职教务管理水平[J].中国校外教育,2013,(8):29-30.
[7]李春鹏.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分析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24-25.
[8]兰希园.产教融合助推职教品牌专业建设之管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6):34-35.
G710
A
1671-5136(2015)01-0107-03
2015-03-12
缪向杰(1982-)男,福建福安人,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职教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