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鸿
(中原油田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超声科 河南 濮阳 45730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动脉壁变厚且失去弹性的几种疾病的统称,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颈动脉粥样硬化涉及不同动脉血管床,经多项研究证实,血管造影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病情进展,对该病的检查和诊断具有重要作用[2]。血管造影检查与超声检查是现阶段临床鉴别、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常用检查方法,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9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原油田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医院2014年8 月至2015 年3 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 例,均存在2 项或2 项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以及凝血机制异常等。90 例患者中男54 例,女36例,年龄(71.6 ±5.2)岁,合并高血压43 例,合并心律失常22例,合并冠心病25 例,排除患有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急性传染病者、恶性肿瘤者和存在大手术史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检查方法:①血液收集:检查前1 d,指导患者禁水4 h,禁食8 h,检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和心率,清晨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集5 ml 静脉血;②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GE -LOGZQ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 ~10 MHz,对颈总动脉、分叉部以及内动脉行连续性纵切扫描和横切扫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详细观察并记录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包括部位、大小)或管腔狭窄。③血管造影检查:通过Seldinger 法行右股动脉穿刺后采用造影检查,观察患者两侧颈动脉开口、分叉以及各分支血管,由专业医师分析并记录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颈动脉斑块和(或)管腔狭窄的检出情况,并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准,观察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颈动脉斑块和(或)管腔狭窄总检出率 90 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出52 例颈动脉斑块和(或)管腔狭窄,总检出率为57.8%,共82 支,其中左侧47 支,右侧35 支;经血管造影检查出48 例颈动脉斑块和(或)管腔狭窄,总检出率为53.3%,共74 支,其中左侧41 支,右侧33 支;两种检查方法的颈动脉斑块和(或)管腔狭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超声检查敏感性与特异性 以本次研究中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基本诊断标准,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4%和81.3%。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为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可减少或阻断血流,导致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使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脂质相结合,形成粥样物质[3]。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类脂质沉着于受累动脉内膜,积聚复合糖类,出现纤维组织增生以及钙沉着,并伴有动脉中层病变,其累及组织以主动脉、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较为多见,病情严重者可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多见于40 岁以上人群,且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较为多样,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为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超声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于患者身体,将组织的反射波使用专业检查仪器进行图像化处理。血管造影检查主要将造影剂引入靶血管内,使目的血管显影,从而达到诊断目的,此种检查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和数字化影像技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示,是医学界中所有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本研究采用超声和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和血管造影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中各有优势,需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张东平,张波,胡长林.ApoE 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1):78 -82.
[2]王君.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109 -110.
[3]裴林林,姜国刚.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 值[J]. 中 华 老 年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2014,16 (11):1143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