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农机局 王呈良
推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
天门市农机局 王呈良
我国是马铃薯十大生产国之一,马铃薯是我国的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天门市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作业率达到了73.2%,但花生、玉米、马铃薯等小宗作物的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为了全面提高大、小宗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近年来,天门市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深度融合农机与农艺,自主研制了多种马铃薯生产机械,与有关生产厂家合作改进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加强了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积极与上好佳、好丽友、百事集团合作,签订优质马铃薯销售合同,实施了“订单农业”,提升了马铃薯产业化水平。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6万亩(1hm2=15亩)。过去多为一家一户在自留地里人工散种植,其品种为各户自己留种的本地传统马铃薯。2010年以来,鸿远、永辉等农机专业合作社连片全程机械化种植马铃薯3.5万亩,其品种主要是从内蒙古引进的大西洋马铃薯。种植模式以“包菜(萝卜)——马铃薯——黄豆”为主,每亩(667m2)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一半的纯收入来自马铃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环节:一是机械深耕翻整土地,达到“平、齐、松、碎、净、墒”的标准,亩平机械作业费60元左右;二是使用综合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施药、覆膜,在51.8kW以上拖拉机后加装肥料(硫酸钾)箱、种子箱(种子提前保芽切破)、起垄机、药泵和铺膜机,每亩用种量225kg,每亩机械作业费80元,耕整地、播种时间一般为12月中下旬;三是在出苗期破膜、整草、施药(用百态防治晚疫病);四是3月1日左右苗齐后,用药泵喷施杀菌剂和叶面肥;五是5月20日左右,机械收获土地,每亩机械作业费80元,亩产2200kg。
2.1 以合作社为载体,实行了规模种植
鸿远为天门市优秀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09年,共有社员118人,机械230台(套),其中马铃薯生产机械190台(套),连片种植马铃薯面积17000亩,为拖市镇何场、梁场村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提供机械作业服务。永辉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于2011年,共有社员88人,机械93台(套),其中土豆生产机械80台(套),连片种植马铃薯15000亩,全程服务周边散户种植马铃薯3000余亩,为拖市镇4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指导。
2.2 将农机与农艺融合,开展了科技创新
一是与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合作,通过田间试验改进马铃薯收获机,主要减少伤薯率、丢薯率,将明薯率、挖净率提高到97%以上。与河南豪丰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改进马铃薯秸秆灭茬机;二是合作社土专家自行研制了起垄机、铺膜机、植保喷药机等简便实用的小型农机具;三是探索出了多种农机具科学合理、叠加配挂的模式,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益;四是探索出了茬口衔接好、农田产出率高的种植模式。
2.3 与大企业合作,实施了订单农业
与上好佳、好丽友、百事等大公司签订优质马铃薯保底价(0.60元/kg以上)收购协议,减少了市场风险,保证了马铃薯生产效益。天门马铃薯成功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通过了武汉食品检测中心的产品鉴定,获得了出口许可证。推广使用了高效、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农药,形成了绿色产业和品牌效益。各大超市的品牌薯片,有2~3成为天门马铃薯加工而成。
(1)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机械、收获机械的性能,要研制马铃薯种子保芽切块机械。
(2)要进一步推行马铃薯规模化种植。
(3)要进一步加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
(4)要进一步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政策扶持。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