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中三角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机制的思考

2015-06-07 10:45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郭畅夏劲
湖北农机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协同区域科技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畅 夏劲

关于建构中三角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机制的思考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畅 夏劲

梳理了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系统分析了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面临问题与原因,提出了推进中三角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构建的建议。

中三角;科技创新;区域协同机制

“中三角”又被称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以南昌、武汉、长沙3个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主要包括相邻的湘鄂赣3省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及湘鄂赣3省沿长江、洞庭湖生态经济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若干个连绵大中城市。“中三角”区域总面积22万km2,人口近9000万。2013年,湖北、江西、湖南3省的经济总量超过5.7万亿元,已超过了京津冀3省市。随着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三角地区的发展基础、体制机制、政策环境更加完善,经济社会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正构成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三角区域科技合作虽然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但由于历史起点的原因,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条块分割突出、资源要素整合有限、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等问题。推动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发展是打破中三角发展瓶颈,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1 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

1.1 中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情况

1.1.1 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湖北省和湖南省人才优势明显

“中三角”3省 (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从2008年的247508人上升到2011年的427340人,4年间增长了17%。从整体上看,“中三角”3省(区)科技人员队伍扩大趋势明显。再从区域内各省的分布情况来看,以2011年为例,湖北省和湖南省分别聚集了“中三角”3省(区)科技人员的62%和22%,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1 “中三角”区域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情况(单位:人)

1.1.2 科技经费筹集稳步上升,主要来源于企业资金

“中三角”3省(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537.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85.9亿元,3年间增长了1.5倍,增长速度迅猛。企业资金是科技活动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

1.1.3 科技成果产出丰富,但与东部地区省份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以科教大省湖北省为例,根据专利申请情况以及在SCI、EI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分析,湖北省的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2万件增加到2013年的3.7万件,几年之间递增达58%。根据SCI、EI等权威期刊上收录的论文分析来看,也从2010年的3000篇上升到了2013年的6000篇,增长将近1倍的数量。

中部3省的专利数量、科技创新论文产出数量与质量相对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产出优势。但是,从在SCI、E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与全国各省情况相比,在全国排名还有待提升。

1.2 中三角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1.2.1 湖北省创新能力

湖北省2010年底全省人口数为5728万人,居全国第9位。2010年实现地区 GDP15967.61亿元,比2009年增长14.8%,位居全国第11位,与2009年持平。人均GDP为27906元,位居全国第13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3.4%、48.6%和37.9%,第二产业的比重较2009年略有增长,产值较2009年也有小幅上涨。

2012年湖北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游偏上,创新能力排名比2011年上升2位,居全国第11位。其中知识创造能力排名第13位、全省知识获取能力排名第10位、全省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第13位、全省创新环境排名第14位、全省创新绩效排名第11位,除创新效率指标有所下降之外,湖北省科技创新实力以及潜力排名较2011年有所增长,创新潜力涨幅最大,相比2011年上升9位。

1.2.2 湖南省创新能力

湖南省201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568.37万人,居全国第7位。2010年实现地区GDP16037.96亿元,比2009年增长22.82%,排名全国第 10位,与 2010年名次相同。人均GDP24719元,在全国排名第20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4.5%、45.8%和39.7%。

2012年湖南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游偏上水平,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0位,比2011年上升1位。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17位、第21位、第8位、第18位和第8位。2012年湖南省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15位、第11位和第9位。

1.2.3 江西省创新能力

江西省2010年年底全省总人口为4462.2万人,2010年实现GDP9451.3亿元,比2009年增长23.46%,居全国第19位,排名与2009年持平。人均GDP为21253元,居全国第24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 12.8%,54.2%,33%,与2009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了小辐上涨。

2012年江西省的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20位,较2011年下降了2位,连续2年呈现下降态势。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指标的排名分别为第27位、第17位、第20位、第19位和第9位。2012年江西省创新实力、创新效率和创新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19位、第21位和第6位。

2 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面临问题与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来的合力推进,中三角区域科技协调创新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发展障碍,比如中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质化严重,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承接出现重复,中三省科教资源布局不一致,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

2.1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质化问题突出

中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层次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发展配套落后是中三角区域发展的突出障碍。2011年,中三角工业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中三角区域除了武汉外,其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中三角涉及深度合作的产业科技协同创新方面,依然没有进展。区域内产业经济发展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多年来,由于中三省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比较相似,3省的城市发展功能相近,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间产业结构重合。

2.2 中三省区域内科技经费投入不平衡

2012年,中三角区域财政科技拨款为120多亿元,占全国的3%左右,其中湖北和湖南两省占中三角区域总财政拨款达74.3%,各省之间差异较大,从区域分布上看资源分布还不均衡。该年中三角区域科研机构占到了全国的10.2%,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研发经费占全国的9.8%,高校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只占全国的7.8%,中三角区域3省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和占全国研发经费的6.5%,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中三角区域科技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2.3 中三角区域内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中三角区域科技资源状况也不平衡。区域内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份额较低。从中三角区域科研条件水平排名情况看,中三角区域科研基础设施、科技条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阻碍了中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2.4 区域内科技成果产出效率不高,科技协同创新水平亟需增强

2009~2012年间,区域内发表国际论文数量占中国全部国际论文总量的38%。其中湖北最高、湖南次之,分别占全国的15%和12%,两省的国际论文总量占全国近27%的比重,排在前3位。但同时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层面,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这些现象表明中三角区域科技产出与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交易需加快提高。

3 推进中三角科技协同创新的机制构建

笔者通过比较国内外典型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认为中三角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区域内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3.1 信息资源共享一体化

构建中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实现跨区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具体从以下措施着手:

一是政府积极发挥领衔指导作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构建中三省科技信息平台的开放共享机制及协调管理体系。同时加强跨区域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推广应用,促进中三角区域科技信息流通、科技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良好的运行制度建设。为避免3省各自为政,低水平科技项目重复上马,科技力量不能有效规划,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浪费的现象再度发生,应当在建设之初便规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运作流程。

三是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力量,打造一批跨区域科技管理专业团队。例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座谈,在教学与交流中碰撞发展的火花。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资金倾斜,通过创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关注中三省跨区域的信息共享机制。

四是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信息公共领域。通过市场化政策的引导,在经济杠杆的平衡下,使更多社会资金能够支持科技项目建设,减少政府资金压力,同时也使科技资源拥有者在完成其职责范围的资源库建设、运行和维护中能够后顾无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科技资源质量,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3.2 产业发展一体化

一是优化中三角区域产业布局,形成中三角区域优势突出、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格局。以武汉、南昌、长沙这些科教资源集中区域为重点突破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技术、资金、人才等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产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打造中三角区域在全国的光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先进水平。

二是建设中三角区域创新集群。搭建中三角区域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三角区域科技信息资源的流通共享。建立中三角区域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发展联盟,在重大关键瓶颈性技术、突破性技术领域开展跨区域联合攻关;搭建中三角区域创新产业战略联盟,围绕中三角区域重点优势产业链发展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解决中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孤岛问题。建立中三角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在中三角区域有力实现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链接,促进中三角区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三是打造中三角产业集群。围绕中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特点,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和发展,构建中三角区域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链集群式发展模式,既有利于中三角各省发挥自身的优势,又避免同质化竞争。

3.3 项目合作机制一体化

在中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应当以科技项目为中心,促进组建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抓好中三角地区创新密集区建设,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根据科技项目合作的特点,在具体的项目合作中可根据合作主体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将科技项目合作分为政府推动型、自愿组合型等两类。

首先,政府推动型的项目合作机制更多可侧重于基础性研究。在中三角区域发展中,3省政府应当利用各自区域内的优势,根据共同的经济和地区发展需求,推出长期合作模式,并且由于政府作为支持方,相对资金来源稳定,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更为集中,从而更有利于基础性研究的实施。

其次,自愿组合型的项目合作机制更多受市场影响,因此也更加活跃,研究成果转化周期短,获得的效益更为明显,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较小。在中三角区域项目合作机制中,应当刺激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信息的沟通,鼓励中三角3省的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自由碰撞结合,甚至可以在项目的某一部分关键领域进行合作,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以及科研院所科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中三角区域内的科技协同发展水平。

3.4 产学研合作一体化

依托中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中三角区域重点龙头企业在推动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经济结合的作用,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一体化的区域产学研创新体系。围绕做强做大中三角区域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抓住中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全球前沿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在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领域、现代农业领域、现代制造领域,优先支持一批产学研一体化重大关键项目,深入开展跨区域优势重点产业化的研究,全面提升中三角区域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中三角区域高端产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3.5 组织管理协调一体化

一是组建国家层面关于中三角区域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常设机构,负责制定中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总体规划及重大项目管理。

二是制定中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出台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中三角区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形成中三角区域内分工合理、专业化的区域产业体系。加强中三角区域内高层部门的领导和沟通,针对中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

三是有效发挥中三角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围绕中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制定中三角跨区域跨领域的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政策,营造创新环境。

四是培育中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联动发展机制。成立中三角跨区域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机构,全面落实中央支持关于中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规划和政策,推动中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率整合与利用。

3.6 人才流动机制一体化

支持区域内的省、市、区之间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合作与重大技术攻关。加强高新区、国家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器和加速器等企业载体建设。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等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才交流与互动的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立区域内一体化的科技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以及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中三角跨区域的人才交流合作。

开展中三角区域内科技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分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区域内高层次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研究型人才。有针对性地从国内外引进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实现高端人才引进常规化。创新区域内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快中三角区域内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评价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区域内政府为引导、用人企业单位、社会联合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简化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手续,促进区域内人才的高效优化配置。

3.7 中介服务一体化

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形成中三角区域内产业间科技创新网络,促进产业主体间的科学规划,合理有效的布局。中三省可联合建设一批产业发展中试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跨区域性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交易市场和成果技术转化中心,联合创办适合产业发展的各类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以及国际性高端科学会议、产业前端科技会展,以此为契机共同建立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服务载体。

同时建立中三角跨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服务平台,促进中三角区域内人才、技术、知识、信息、金融、物流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建立一批合理高效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一整套的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中三角区域内风险投资管理体系,完善中三角区域内的金融市场体系,整合科技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和风投资金,搭建三方的融资桥梁,促进技术与市场的有效衔接;设立跨区域的产业科技发展创新基金,挂靠在中三角区域组织协调管理联席会议或者区域内科技厅长联席会议,中三省各省科技厅分别负责基金具体的组织协同管理工作。建议加快建设中三角区域科技人才交流平台,促进跨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有效配置。大力发展区域内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的研发服务机构,建设面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医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务,培育中三角区域内一大批高科技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国家统计局.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研究, 2012,(02).

[5]温如春,钟新桥.中三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特区经济,2012(10).

(2015-01-04)

猜你喜欢
协同区域科技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分割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区域发展篇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