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特点探索

2015-03-19 02:55李文韬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办学院校高职

□李文韬

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出发,它集高等性和职业性于一体,因此,在社会的发展中,高职院校需要并且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高职院校在社会职能的实现上,社会服务的提供,不仅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但是从高职院校社会职能目前的实现现状分析,还尚存一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就需要对自身的社会职能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的改进措施。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

高职院校在我国尚有十多年的发展,院校的办学环境也逐步有所改善,但是,在向区域和行业提供多方服务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尚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对地方经济社会所需人员进行分析,并存在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培养规格较为单一、专业类型较少的情况下,无法从地方的需求出发培养出有针对性的人才;二是缺乏系统性,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对地方社会服务中所建设的规划不够长远,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无法形成独特的品牌;三是缺乏紧密性,高职院校在行政隶属上和行业严重脱离,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之中,导致社会服务意识滞后;四是缺乏主动性,当前的高职院校正处于教育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社会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并在社会服务的实现中显得精力不足,无法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其中[1]。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学校升级而成的,专业的设置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分工的需求,并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在教学中不必顾及学科建设的完整性和历史包袱,因此,社会服务也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这也不是说明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不需要或者不能够为社会服务,只是两者在社会服务上的实现方式存在差异而已,而这种差异就是:普通高校更需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和更新来推进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则需要通过对专业的灵活设置,对市场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重视,以便能够直接为行业、政府、地方经济和社区而服务[2]。因此,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更需把握自身的社会需要特点,对专业灵活设置,并深入到行业的专业实践之中,以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为社会服务。

(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提供经验。在社会的发展中,不论是哪一行的崛起都和高等院校的努力离不开关系,但是,高职院校要想通过知识和科技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所存在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这也不是高职院校的特点所在,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发达国家一直都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供着丰富的经验。以美国为例,当地的社区学院承担着高等职业的教育任务,是社会成员文化活动的场所,并在逐渐的发展中成为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的社区文化和教育中心。同时,德国著名的“双元制”办学模式,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均为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实现提供着一定的帮助。结合各国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经验可以发现,它们都充分肯定并有效利用了自身的特长,这就说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需要扬长避短,搭建自己的平台。

三、完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的措施

(一)树立社会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在不断发展,对地方服务重要性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但在将“为地方服务”当作办学指导思想上并没有付出具体行动。究其因素,这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有着莫大关系。高职院校中,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在地方社会服务上均缺乏主动意识,并且并在不愿理或不屑和企业与地方需求主动联系的现象。单纯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虽然也能实现社会服务,但在地方迫切需要和即时需要的满足上是无法实现的,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为社会提供培养和培训高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为了实现技术的创新、推广和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并要切实树立为地方服务的办学理念,而行动的执行更是关键环节。

(二)健全社会服务地方组织机构。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服务管理效能分析,很多高职院校不仅没有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也没有明确的地方服务机构,服务管理效能非常低下,地方业务职能更是难以实现。从这一因素分析,高职院校要想充分发掘为地方服务的职能,还需要设立相关职能部门和现有地方机构,充分挖掘为地方服务的业务职能。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的改造、产品开发中所需继续解决的重大课题积极了解和调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企业的应用技术需求,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相关部门或企业的委托,实现科研课题的协作攻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建立和地方沟通的机制,及时了解需要,主动完善服务,加强和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和支持[3]。

(三)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实现策略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的关注,此时,高等院校需要认清自身肩负的使命,并积极响应国家的创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力量,努力为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需求贡献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生产力的转化中,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和创新队伍的培养和管理,让科技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具备坚实的人本基础;另一方面,还需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建立校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以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及时向社会生产力转化[4]。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上具有人才和科技上的优势,更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面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中的一些不足,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认清现实,结合自身的社会服务特点,积极从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需求着手,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发挥出来,而这也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经之路。

[1]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 高教论坛,2012,13(12):112 ~114

[2]张松慧.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策略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8(8):99 ~100

[3]王成福,邵建东.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21(5):141 ~143

[4]缪宁陵.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思考[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1):42 ~43

猜你喜欢
办学院校高职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