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炫诗词风

2015-03-19 00:32刘长征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中心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名句古诗词诗词

刘长征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中心小学

最炫诗词风

刘长征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陈府中心小学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从《诗经》为最先结集,“风、雅、颂”三大类基本涵盖了十个的范围和题材,之后的汉乐府,又至唐宋,达到了我国诗词的文化鼎盛。可以说诗词之风已深入我中华民族之文化骨髓,体现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在提到亲情时,我们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友人相聚或者分别更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惺惺相惜,当然,更必不可少的还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美好爱情。所以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

那么,中学的诗词教学,如何把这种诗词文化继承和发扬,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学习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呢?

一、让古诗词回归“诵读”之本

千百年来,美读呤诵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说明诵读作用重大。古典诗词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节奏。要体会这种美、必须诵读。诵读有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诵读有助于触类旁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全身心投入作品,展开文本对话。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不管秋取哪种形式,都要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以便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正确的诵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词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语词的含义,感觉它的韵律美、节奏美,调动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

二、让古诗词回归人文之本

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中有很多是思想家,他们的诗词体现了许多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它可以内化为“素养”的营养。让学生学习、背诵古诗词,不但可以积累典型语文材料,在心田播下民族文化种子,还有助于他们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健康的人格。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伤世感怀。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培育高尚的人文精神。

三、让古诗词教学回归积累

古诗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精华名句流传不衰,已经成为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就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名句,会为文章增色。为了强化这种意识,可以采取“每周一诗”和“名句对对”的办法。一周出示学生一首古诗词,要求诵读,或把名句中的上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

四、让学生插上想象、联想的翅膀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1)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细致、形象地描绘在画纸上,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创作的欲望。在我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那种隔壁奇幻瑰丽的雪景就是学生们创作的最佳素材。

(2)通过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作者的其他古诗词,收集与课文同类内容的古诗词,收集有相同意象的诗句、词句,同样可以使学生学会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例如我教王翰的《凉州词》时,让学生联想其他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卢纶的《塞下曲》、范仲淹的《渔家傲》、王晶龄《从军行》和《出塞》等。教王昌龄的《出塞》时让学生联想其他边塞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3)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运用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改写诗词,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让学生点燃创造的火花

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学生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时我们就要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积极地加以肯定,以要适当的引导。此外,用“放电影”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放电影”就是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幕幕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不同的学生就象不同的电影导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古老”的诗词奏响“创新”的凯歌,我们有责任让诗词古风重回课堂,并赋予新的生命力,我们更知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实现我们伟大民族文化复兴之美丽中国梦的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名句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论语》中的名句(二)
古诗词中的新年
《论语》中的名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