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琛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评价研究
强 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
自教育部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河北省在省级《纲要(2010-2020)》中,为促进省内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把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并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和科学评价也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为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①
国际上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由来以久:1995年,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RVE)在“关于生计的教育与培训的立法原则建议”中又指出:“关于教育的目标,理论和传统的学科教育或职业教育相比,都更为宽广。它应使学生在完成高中或高中教育之后获得就业的预备,同时又获得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的基础,应排除只教某种职业岗位技能的课程。”日本则在1994年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中,在其高职教育的课程构建中,平衡设置了职业人文修养课程和职业专业课程,着力培养既懂得职业专业知识和技术,又能够从人文、法律、伦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来思考技术价值和创造创新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则一直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而努力。1999年,联合国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通过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1世纪展望一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书》认为,“未来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培养适应在信息社会就业的人,而且要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公民”,2010年9月,国际经合组织发布的《为职业而学: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报告再一次指出,职业教育必须在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可迁移的能力与素质,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成为必然。
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与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备受社会关注。
作为一名长期在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课程建设价值取向,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什么样的课程,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推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等,一直是个人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还是其他高职院校在课程建构中的一个“互通的问题”,面对整体素质偏低的高职学生,我们究竟该树立怎样的课程理念,确立怎样的课程目标,选择怎样的课程内容,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职业竞争力和可以持续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从相关学科的理论中寻求支持,也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用人的要求、国家的教育政策、学院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等进行理性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众多的问题中,课程体系的建构始终是思考的重点。
课程构建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局闻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①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是公共基础课,其对于学生的个体职业能力的发展,专业教育学习,以及与未来继续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接受群体的整体特征,针对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用职业素质本位理念来统整和指导高职教育的课程建构,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来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职业素质能力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重新建构一套新的体系,而是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公共英语课程,寻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新的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注该门课程能否在通过学生学习之后,可以对其未来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变更所需要的继续学习、职业迁移和创新、创造以及创业等在内的发展性职业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
1.从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语言输出能力。通过公共英语的学习使其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语和书面交流,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从课程体系看。
(1)课上学习。学生将进行三个学期的公共英语学习。前两个学期是公共英语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旨在起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石作用。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学习和练习,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行业英语的学习。针对学生目前所学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职业应用英语的模拟训练,意在提高其基本职业素养,并推动其继续学习、职业创新和创造在内的发展性职业素质的培养。
(2)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的学习方式有很多:英语角“晨读”、“讲座”;音频广播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及校内英语演讲比赛等,对于第二课堂的学习,应该在教师有指导的情况下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样可以与课上学习相结合,课上与课下实现知识互补,并能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3)实践活动。脱离实践学习的公共英语课程学习是不完善的,因而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例如,利用酒店、客房实训室,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练习酒店英语口语的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同时与校外实践基地的相关单位,协作并及时沟通,为学生多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并及时沟通行业最新变化及要求,以便及时补充最新的行业英语知识的内容。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岗位设置,从而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避免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就业岗位的缺失和错位,从而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注重实用性及实践性。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注重将行业的需求转化为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能够在岗位留得住,站得稳。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要与具体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
2.注重科学性。
英语能力在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认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相对缓慢的渐进过程。高职学制相对较短,学生能够用于英语学习的课内时间和课余时间都相对有限。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任务完成得有效性。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针对不同英语基础背景的学生要分别制定相关的达标策略。不能一刀切,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考核,以免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注重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完成课程和考试的需要。而是要在未来职业生涯或继续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石,以适应当前和职业长远的发展需要。因而课程体系的构建还要考虑其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的教授到传授相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从简单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到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从简单的模仿学习到主动的实践锻炼,这都需要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有所涉及和体现。
在现代职业职业教育体系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专业及行业对英语的要求,将课上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实践训练为依托,最终构建教师与学生互动共进的良好学习环境和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出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教育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循环提供保证。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其发展目标,以便更好地培养社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1]赵雨.自主学习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27-128
[2]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18-19
[3]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与专业教育衔接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4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