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受众·娱乐:新时期中美“肥皂剧”对比研究

2015-03-19 01:08崔健东
电影评介 2015年7期
关键词:肥皂剧

崔健东 刘 佳

肥皂剧是美国人的一大发明,正如美国著名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所言,肥皂剧仿佛在做简单的三明治,只是要完完整整地吃到可能要花费数月以至数年的时间了。“首先,在每层广告之间,摊上20分钟的对白,20分钟的受苦女性;然后,抹上一点贵族口味,洒几滴泪,用管风琴音乐调调味,再说上肥厚的前情提要即可。可供每周5次使用。”[1]

自上个世纪40年代末兴起至今,肥皂剧这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形式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已经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久不衰的神话。自广播肥皂剧诞生以来,诸多专家学者就开始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肥皂剧是电视剧研究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但是肥皂剧在不同的地域却有不同的含义,而中国和美国对肥皂剧的理解和定义便有诸多值得研讨之处。

一、 解码“中美肥皂剧”及其发展脉络

(一)美国肥皂剧之解码研究

早期的广播肥皂剧,大体上有固定的剧情模式,如同詹姆斯·瑟伯精辟又不乏幽默的“三明治”比喻,在当时经济萧条的美国盛行一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一部肥皂剧《彩色的梦》问世了,此后在1933年播放的《海伦·特伦特的罗曼史》,则创下肥皂剧播放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记录,直到1960年才剧终。而肥皂剧真正进入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电视商业化发展,电视肥皂剧逐渐取代广播剧占据主导地位,其受众更是高达数千万,甚或可以说,美国人个个都是忠实的肥皂剧迷。就连一名被判处死刑的女犯人被问及事后的想法时,关心的竟然是“肥皂剧《阿尔比的爱尔兰玫瑰》最近停播了,到9月份才会继续播,那时我已经不在了”[2]的问题,可见肥皂剧独有的魅惑力及其深入人心的程度。

历经十数年的发展壮大,肥皂剧如同商品一般,以其成本低廉、受众日益扩大、出品周期短且产量高的特点,在美国电视传媒业取得长足进步,直至20世纪70年代,进入肥皂剧的重要转型阶段。在此之前肥皂剧关注的大多是中产阶级的小镇家庭生活故事,70年代后,肥皂剧开始大量涉及社会生存问题,诸如家庭暴力、吸毒、虐待儿童之类。然而,美国肥皂剧的收视率和市场影响力却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呈现下降趋势,直到进入21世纪,肥皂剧制片商将其引入拉美和亚洲市场,使得肥皂剧拥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更广泛的关注度,肥皂剧亦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而论,肥皂和电视剧有什么关系呢?“Soap”是指在美国经济萧条期间,广播电视剧的赞助商都是肥皂粉制造企业,例如著名的宝洁公司,所以,电视剧播放期间插播的广告多是与洗涤用品有关的内容;而“Opera”可以理解为歌剧,在意大利语中有叙事这一层意思。另外一种关于肥皂剧的起源说法,是因为当时著名的电视专栏评论家莱斯·布鲁恩在其家人观看电视剧《幸福的日子》时,被正在一边吹泡泡一边观看电视剧的儿子触发了灵感,写下“这玩意儿把我们每个人都当成大傻瓜一样粘在电视剧前,就像吹肥皂泡,一沾上手了,就乐此不疲,再也舍不得放下……”[3]

(二)中国肥皂剧的内涵及其脉络研究

中国电视剧/肥皂剧的发展主要依靠吸收美国已有的成果,因之起步较晚。也因此避免了出现美国肥皂剧发展早期无休止的播放模式,而是按照我国具体的国情,拍摄出具有中国民族化特色的电视肥皂剧。然而在中国,“肥皂剧”这一名称还没有真正的被大众所接受和了解,按照国内现有的研究可将其内涵定义为:“肥皂剧是一出虚构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视连续剧,每周安排多集,连续在固定时段播出,它是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的大众文化文本。”[4]

中国肥皂剧的起步阶段是从1980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中国肥皂剧发展初见端倪,主要受到美国肥皂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的影响。我国在1981年播放了第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电视肥皂剧《敌营十八年》,该剧情节设置虽然悬念迭生,亦引起过强烈反响,但在当时业内和观众中仍褒贬不一。随后诸多创作者着手于中国古典名著的改变,创作了诸如《武松》《醉打蒋门神》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通俗肥皂剧,但也出现了在思想上夸大主观能动性的意味。到1984年随着日本以及港台肥皂剧的涌入,我国本土肥皂剧的发展创作也注入了新鲜血液,此阶段所拍摄的最有影响力的两部肥皂剧是《夜幕下的哈尔滨》和《少帅传奇》。由于肥皂剧的播出结构与传统中国百姓喜爱的章回小说极为相似,同时肥皂剧又是在固定的时间连续播出,这便为肥皂剧在中国的初创期的发展提供了颇为有力的动因。

从1984年到1990年,可视为中国肥皂剧的探索阶段,其中尤以1985年拍摄的《四世同堂》最具典型。该剧充分挖掘了老舍先生原著中丰富的思想内蕴和深刻的悲剧意识,引发了当时人们的深入思考,此时中国的肥皂剧颇具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后在1987年根据古典名著拍摄而成的大型神魔剧《西游记》,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观众。1988年,根据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改编而成的讲述农村家庭生活伦理故事的《篱笆女人和狗》,一经播出便以其充满悬念的人物命运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并创下了当时的收视高潮。从1990年到1999年,是中国肥皂剧迅速创作发展阶段,同时也是中国肥皂剧突破性发展的一个标杆性阶段。此阶段诞生了一部轰动全国的大型室内肥皂剧《渴望》,甚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传奇。如雨后之春笋,90年代的中国诞生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电视类型肥皂剧,诸如《外来妹》(改革浪潮)、《北京人在纽约》(海外留学生)、《爱你没商量》(都市言情)、《武则天》(历史题材)等等类型肥的皂剧。90年代大量优秀的电视肥皂剧让中国的老百姓成为了忠实的电视迷,然而,一段时间内大量同类型的肥皂剧被不断地“机械复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作品质量的不断下降,内容和题材的单一雷同,肥皂剧市场趋向混乱。

直至新世纪,在历经了探索发展与混乱迷茫之后,中国肥皂剧逐渐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中国肥皂剧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据统计,“1999年发行播出的剧目有567部7523集,2000年发行播出的剧目有687部9104集,2001年全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总时长约为17669014小时”。[5]这一阶段各大传媒电视业集体整治,使得90年代的电视肥皂剧的混乱局面得以缓解,电视剧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大批优秀电视肥皂剧,例如《还珠格格》《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大染坊》等等。1998年全民齐乐的一部电视肥皂剧《还珠格格》横空出世,剧中的“小燕子”一飞冲天,红遍亚洲,成为全民的文化偶像,收视率创造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创造了一个自90年代电视剧迅速发展以后的收视神话。诸多业界学者亦争相研究《还珠格格》受欢迎的现象,甚至将其誉为“小燕子风暴”“赵薇现象”。

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海报

二、 中美肥皂剧的区别及其对比研究

(一)肥皂剧的消费主体及女性符号化现象初探

肥皂剧仿佛一个“公共的秘密花园”,将一些隐匿于女性或男性的内心当中或深或浅的东西展现出来,“通过对私人感情及体验进行公开曝光”[6],满足大众的偷窥欲。这个私人与公共空间的界限被肥皂剧打破,而肥皂剧则更偏向为女性提供一个可以让她们言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女性可以言说各种肥皂剧中所遭遇的情感纠结或处事态度,来逃避男权为主的社会对她们的禁锢,建立某一时间段内符合女性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空间。

从美国肥皂剧的来源加以探究,最初肥皂剧是由于肥皂粉制造商赞助播出而得名的,因而一开始肥皂剧的消费主体就针对女性观众。纵观肥皂剧的发展历史,一部肥皂剧能否吸引女性观众的眼球,是评价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消费主体是女性,肥皂剧的播放时间和题材类型都适应时间充足闲置在家的女性观赏。女性常常因为生育问题放弃工作机会,成为家庭主妇,“据1982年的统计,在美国当时每天的2500万日间肥皂剧观众中,有80%是妇女,其中绝大部分当然是家庭妇女”。[7]而在中国肥皂剧的消费主体不是很固定,除了家庭妇女,学生、老年人甚至上班一族都会每天关注各自喜爱的肥皂剧,但究其发展脉络及内涵而言,不论是观众抑或剧中形象,女性符号化现象愈发凸显。

美国肥皂剧中女性形象,大多是为了争取男女平等而设定,体现了“女性主义”的思想,由于西方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不同于中国,使得肥皂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例如肥皂剧中常常出现的“恶女”形象,她们共同的特点是性格刚烈、脾气火爆,是一类人人憎恨的奸滑女强人,然而面对诸多的社会乃至家庭的压力,试问女人不“恶”何以立足?因之在美国女权崛起的时代,“恶女”剧顺应潮流亦是理所当然。相形之下,中国肥皂剧中女性形象也逐渐从类型化到多元化,针对中国肥皂剧发展之初最有说服力的一部还属《渴望》中两位性格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这种简单且类型化的女性形象一直延续并影响另外一部红极一时的肥皂剧《还珠格格》。随后观众的视线从传统禁锢中解脱出来,一直以来以歌颂富有传统牺牲精神和传统道德规范下的女性,而后转变为如今的独立、自强、性格活泼、时尚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例如影响很多80后的《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以及争议很大的肥皂剧《蜗居》。以此而论,中国肥皂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可以在现实社会之中找到“原型”的。

(二)多元语境下中美肥皂剧的赏析对比再探

20世纪60年代,美国拍摄了第一部幽默、科幻与家庭类型的肥皂剧《火星叔叔马丁》,这部片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将观众的笑声录制其中,在80年代与中国观众见面,当时观众还十分惊讶于其中的莫名笑声。进入90年代,又一部系列家庭情景类型喜剧《成长的烦恼》被引进中国,中国观众才渐渐认识这种独特的美国肥皂剧的幽默魅力。这种情景类型肥皂剧的特点就是,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景,例如在家庭、餐厅、火车候车厅等环境中演绎一个颇具喜剧效果的完整的故事。同样在90年代初,中国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肥皂剧,例如《渴望》《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其中《我爱我家》的创作者英达就直言此剧是借鉴美国情景喜剧《一家大小》拍摄而成的。在2004年又一部反映家庭类型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走向观众的视线。以“家庭”这一社会基本细胞作为出发点,是中国肥皂剧发展之初的一个特色。可以说这种家庭成长类型的肥皂剧伴随着我们观众一起长大、一起变老。例如《老友记》共播出十季(10年),记录了6个人生命将近1/8的成长过程,在最后一集播出时,收视率甚至超越了总统大选。

赏析中美经典的肥皂剧,无论哪一个时代,哪种类型的肥皂剧都忠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变化,即时代当下的大众的生活规律、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并向大众展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肥皂剧让大众在不断观赏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老百姓的艺术审美趣味,并从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个人的道德素质。

对比中美肥皂剧,我们发现中国本土的肥皂剧与美国肥皂剧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提升中国本土肥皂剧的发展空间不仅需要善于借鉴西方的优秀作品,更需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更好的发展创新,而不仅仅只是在《一家大小》的基础上创作《我爱我家》,也不仅仅只是在《加冕街》的基础上创作《幸福街》,只有突破这个不断“山寨”的瓶颈将“中国制造”升华为“中国创造”才是王道。

三、 新时期中美肥皂剧之影响及发展前景

肥皂剧,似梦似幻的存在于大众的生活之中,犹如吹泡泡游戏般吸引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为之疯狂。尽管如今各种五花八门的肥皂剧充斥荧屏,然而还是存在很多让老肥皂剧迷一看开头便晓结尾的俗套肥皂剧。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之中,如何拍出更好看的肥皂剧一直是肥皂剧创作者思考的问题。然而有关肥皂剧的魅力解读,是我们受众观赏之后对其所做出的全面的评价赏析。从我们自身出发,俗语常说好奇害死猫,我们爱看肥皂剧是因为我们常常乐此不疲地知晓其他人的生活处境,由此来转移我们所遇到的烦恼。

肥皂剧所带来的巨大轰动效应昭然若揭,其影响亦甚为深远。诸如肥皂剧《欲望都市》播出的时候,几乎全纽约的女性都在模仿凯莉的穿衣风格。在世界各地,肥皂剧迷们阅读相关肥皂剧杂志,关注各自剧中喜爱的明星,购买肥皂剧中出现的时尚单品,有些痴迷的肥皂剧迷还会给肥皂剧中的人物邮寄礼物。肥皂剧已然融入了大众的生活,在给大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肥皂剧的魅力所延伸出的独特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

时至今日,于媒介融合的语境之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异军突起,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诸多挑战,国产肥皂剧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继续发扬我国肥皂剧的自身优势,提高我国肥皂剧的制作水准,推出多元化的传播机制,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视觉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后必然带来的考验和冲击。

[1][3]孙鹤.肥皂剧起源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343.

[2](美)露丝•罗森.找寻昨天——关于美国肥皂剧(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2):80.

[4]郑彩.当代中国肥皂剧的文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28.

[5]2001年中国电视节目组委会等.中国电视红皮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36.

[6](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和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M].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9.

[7]赵长军.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45.

猜你喜欢
肥皂剧
文本、受众与大众文化:基于《爱情公寓5》的肥皂剧再探讨
为什么称电视剧为肥皂剧
从观众导向看“沙发马铃薯”的快感制造
自我塑造或地位固化
——美国肥皂剧对女性观众的满足与剥夺
肥皂剧中“真实”的媒介再现悖论
肥皂剧也能造巨星
美政治明星陷贪腐“肥皂剧”
何为“Soap 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