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陶
在我们向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挥手告别,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迈入的时候,都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经来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非“新常态”莫属。它很有可能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也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无数的文稿中被反复提及。
据悉,在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新常态”。在北京和广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该词更是出现了11次之多。
这个“新生”的词语,之所以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准确又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我国经济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步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由低端逐步向中高端水平升级,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阶段,而且它们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是一种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适应新常态,要了解当谈论新常态时,我们应该谈论什么。
绕不过去的GDP
不论我们过去怎么喜欢GDP,如今怎么讨厌它;也不论我们过去如何将其放在经济发展的显要位置,如今又试着让其消失在一些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都不得不承认,GDP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绕是绕不过去的。
正如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外交中心主任何春茂所说的那样,彻底否定GDP容易走极端,唯GDP论和盲目崇拜GDP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优化GDP才是国家发展的最佳选择。
既然不能视而不见,就不妨来说说去年GDP的增速和今年的预期目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0万亿元,达到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去年年初制定的预期增长目标是7.5%,所以基本实现了预期,也表明真实的经济形势比预期的更为严重。所以,今年国家又进一步下调了增长预期,调整为7%,也预示着今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纵观全国31个省份,2014年除西藏与年初制定的预期增长目标持平外,其余各省份的GDP增速均未达到预期。而2015年除西藏没有降速,上海取消了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外,其余省份也全部下调了增速。
降速不是为了降压力,本意是“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所以,降速之后重心转移了,反而压力更大了。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现在(上海)只有一个部门关心GDP,就是统计局。统计局宣布GDP,我不太关心。当然也就没压力了,不过对大数据,到了年底,总要看一下。”所以,上海不设目标了,并不代表上海不关注经济发展了,而是它的关注点转移了。转到哪了?韩正说,转向研究上海发展的品质、效益,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贡献反映在创新的成果上,比如自贸区的体制创新,为国家在税收上的贡献,以及国家实施的发展与服务战略上的贡献。
事实上,降速之后,2014年有很多可喜的变化。比如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之前的一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了1.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上升了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在加快,快于东部地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跑赢了GDP。特别要提及的是改革领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实施,本届政府要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也得以提前实现。
虽然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说,“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7.4%,是一个克服压力的7.4%”,但在新常态的标准评价体系下,这更应该是一个符合当下实际、令人基本满意的7.4%,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缩影山东
近些年来,不论是GDP总量,还是综合竞争力,地处华东地区最北端的山东,都跟广东和江苏位列于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
这个经济大省也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明显的东西差距,以及急需优化的产业结构等因素,而被看做是中国的缩影。所以,在很多层面,山东于全国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窥一斑可知全豹。
最近,《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一份《2014年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也让山东和江苏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4年,GDP总量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分别达到6.51万亿元和5.94万亿元的江苏和山东,在这份含金量的排名中,却排在倒数第三位和倒数第五位,屈居第三梯队。而且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们的排名一直倒着数比正着数要容易得多。
究其原因,依然脱离不开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个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得出的含金量数值,它既可以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又可以反映一省的“幸福指数”。
如果单看2014年的数据,山东的GDP增速为8,7%,财政收入增长10,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突破2万元,达20864元,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没有跑赢GDP,更落后于财政收入。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更多的‘获得感”。对此,业界人士也呼吁,应该拿出更多的利益投入到民生和公共服务中。
在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看来,“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以后,也就是社会矛盾开始化解之时,政府就会扩大项目投资,然后减少收入,这是一个阶段性周期性的变化——一段时间注重民生和收入,一段时间注重投资。这种周期性变化在最后一个梯队特别明显。”
数据显示,2014年,处于“最后一个梯队”的山东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41599,1亿元。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山东也以43,5%落后于第二产业48,4%近5个百分点,结构优化的空间还很大。
山东只是一个缩影,国内还有很多省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不赢GDP,也跑不赢财政收入,给不了人们幸福感,它们也还没有彻底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固化的思维模式。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向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挥手告别,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阶段迈入的时候,都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已经来了。
创新和改革是驱动力
“转换动力不是推倒重来”、“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慢下来绝不是停下来”,在全国两会期间,重庆、山东、四川三省市书记各自对新常态展开了思考,表明了观点。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马斯洛夫认为,“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是一场及时雨,对中国未来发展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增长数字,而是究竟依靠什么实现经济增长。
靠什么?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应该靠创新。“过去我们习惯靠冲规模、上项目,以投资驱动来发展经济,这样的驱动模式已走到尽头。新常态下,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如果简单总结新常态,那就是“速度下台阶与质量上台阶,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其核心便是“提质增效”。所以,应对新常态,不只是要有新状态,更要有新思维。
当下中国经济处于换挡期,从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换挡,而实质上是增长动力的转换。过去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不能再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来驱动,而要找寻和激发新的动能,那就只能依靠创新和改革。
李克强在今年年初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时就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更多的是靠勤劳的话,再往后走,我们更多的应该靠智慧,要靠政府简政放权,把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让愿意创业的人能够创业,然后,在市场中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如果说,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政府的改革。”
最终还是要靠改革,而围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这“三张清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动改革从政策推动向法治引领转变,并真正使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才能真正激发市场的活力,应对和度过新常态。
从高速转入中高速,重新寻找经济发展的动能,这是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这条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走过,这也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
正如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所说,“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走过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将从根本上摆脱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走上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