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涵
通向海洋强国的道路,并非坦途,很重要的是,我们该以怎样的国际思维和视角学习与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从新世纪第二个10年开始的中国蓝色畅想,如今已进行了4年有余,从最早2011年1月起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到随后遍及各沿海区域的差异化战略,21世纪旨在面向海洋的中国,正愈加坚定地向着这一目标迈进。
仅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城市青岛为例,通过近几年的加速推进,这个雄心勃勃的海洋科研和产业大市,在2014年取得不俗的佳绩,突出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等,实施蓝色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打造14个海洋特色产业园,滚动推进140个、总投资1300亿元的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51.1亿元,同比增长13.1%,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突破20%。由此,青岛也被国家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并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以及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2015年,青岛再发力的方向是坚持蓝色高端新兴导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这方面,重点是加快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100家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规模。而具体动作是,推动中船重工海工装备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组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
在加快“一谷两区”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如西海岸新区将突出实施新区建设发展3年行动方案,蓝色硅谷核心区将推动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项目建设,提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能力。而红岛经济区将加快建设研发资源集聚区,如壮大软件信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规模,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
还有就是开放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区域性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推动青岛自由贸易港区的申建工作,支持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
可以猜想,在当下甚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尤其在沿海区域竞争愈加激烈的大背景之下,青岛着眼国际化目标的蓝色行走,会愈加坚实,也会带给人们更多惊喜。但不能不说的是,通向海洋强国的道路,并非是条坦途,期间不仅会遇到各种风浪的问题,很重要的是我们该以怎样的国际思维和视角学习与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与模式。
就全国发展现状来看,虽说整体上在海洋经济领域取得较快发展,但数字的背后也有诸多系列问题,如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优势的过程中,传统产业依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而且像有媒体报道的,浙江、福建等地一些海域环境被污染和恶化的趋势令人担忧,当然还有诸如海洋资源开发体制不完善,缺乏区域协调和高端规划,以及整体上的用海矛盾、海洋勘察程度低等问题。
对此则更有必要对标国际先进海洋强国好的理念与实践,尤其在起步过程中,理应植入“海洋循环经济”理念并付诸实施。用专家和学者的观念予以概括,就是在遵循海洋生态学规律基础上,把海洋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海洋生态之中,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海洋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期实现海洋经济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式,以最小的海洋资源消耗和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海洋经济和环境效益。
从曾经单纯着眼陆地,到开始有意识地抬头瞭望辽阔的海洋,承载着中国梦的蓝色使命,无疑体现了国人的开放思维与胸怀,但实现梦想却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转型和急需提升中国制造含金量的大前提和大趋势之下,包括青岛在内的所有沿海区域,更需要有一种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精心谋划并扎实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