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中 范小雨
高中美术鉴赏课也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风,如何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美育功效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高中美术课以鉴赏为主,美术鉴赏活动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动。从2009年到现在,六年的教学工作,我从中发现单纯的美术鉴赏课教学过于枯燥,通常都是教师在分析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但课堂上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热情根本不会一直持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倦,不屑的态度。课堂上出现了老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对这种情况我对如何让鉴赏课堂更有效产生了一些想法,并用在实际工作中,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教师会带着学生不断的“钻”研教材,教材绝对化了,教学变成教书。而就拿高中新课程中的美术鉴赏这本书来说,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时间最多是在拿到书后对其中图片的翻阅上。在好奇心和新鲜感退掉之后,在学生眼里陈旧的传统绘画,毫无新意的古代工艺,从未见过的古代雕塑等,再也吸引不了他们的眼球。如果只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话,学生的兴趣可想而知,课堂效果也会不言而喻。因此,我不再把教材当作“唯一”来解读,也不再当课本知识的原声传诵者和课本内容的忠实执行者。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尝试把教材重新进行编排,以“主题性和比较式”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某一主题与老师之间互相合作讨论,以及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比较,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如在讲《新的试验》这课时,自编了《最贵的一幅画》这个教学内容:先提问有谁知道当今世界拍卖的最贵的是哪幅画?价值多少钱?然后出示美国画家波洛克的滴淌画,让学生通过这幅画的研究和讨论,以点带面地了解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并因势利导的引出现代主义美术的另外两个流派《行动绘画》和《波普艺术》,让学生通过了解沃霍尔和汉密尔顿的艺术追求来更深刻的掌握新的实验的意义。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该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易于营造主体的欣赏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从中品味艺术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如我们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可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作品里的人物,再加以说明。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体验画面中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父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各种感受,使自身的情感融人画面。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教师如再能用激昂的语调说:画面上是一个凸显着一个朴实憨厚的、几乎是现实形象真实翻版的农民形象,他已操劳了一辈子,他的手上和脸上镌刻着勤劳、坎坷和善良,但是他在如此的年纪还不能停止劳作,也许这就是他的“命”。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的审美享受,一下子就变的清晰了。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美术鉴赏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教学手段主要是欣赏图片,然后就是你说我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使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觉得疲倦,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起来,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更能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如在讲到《西斯廷天顶画》这幅作品时,讲解了作品的内容,艺术性后。最感动的是米开朗基罗由于长期的高空仰面作画,使他的颈椎严重受损,以至后来看书看信时必须置于头顶。我觉得很有必要向同学们讲讲这位大师为艺术的奉献精神,从而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我请同学们头仰起来,手试图在空中作画,尝试一下仰面作画的感觉,有人会说:so easy。但我说你能坚持3分钟吗?学生回答没问题,我说你能坚持一节课吗?学生边尝试嘴里开始犹豫。我又说米开朗基罗坚持了4年,而且是站在高18米的脚手架上,其劳作至艰辛可想而知。学生都“哇”的一声,他们通过短短几分钟的尝试,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大师的毅力,也希望通过这一课让学生可以想到自己的学习。米开朗基罗的毅力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学生这样的参与,体验后对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活动收效很大,体验后的人文教育更好的渗透在本课中。
美术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尤其是特有的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高质量图象的感知和变幻莫测的形象的创造和加工,十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系统化的形象思维训练。信息化技术与学科综合已走向必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深刻感受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体验,改变了美术课是视觉艺术的单科束缚,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了学生实践,综合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欣赏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拉斐尔,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大卫》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表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技术与多门学科的综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内涵,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欣赏,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体验,改变了美术课是视觉艺术的单科束缚,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培养了学生实践、综合和创新能力。
要想更有效的组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带着一颗热爱美术教育的事业心,带着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满腔激情地投身到美术课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去,一定会使的美术教学会成为一门特色,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