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中心小学 刘云飞
世上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教育孩子失败的老师和家长。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关键在于大人们善不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只有放大学生的优点,他们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创新意识才能迸射出火花。也许,这仅仅需要我们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教师需要一双雪亮的眼睛,留意洞察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放大他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愈是自信、愈会成功,愈成功自信心越强。有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这就需要教师会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去努力认真地调动学生地潜能,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使他的自信心在每节课中得到培养。我班有一个学生,上课纪律不好,考试成绩差,但是有时候他能够认真做作业。发现了这个优点,在每次英语课之前,我都会鼓励和引导他,“你看你的作业写的多工整呀,如果你上课能够认真听讲,我敢肯定你的作业既工整正确率又高”。每次作业我都会给与肯定和鼓励。慢慢地,我引导他把这种迁移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上,从此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课上的纪律好了,英语成绩也有所提高。
善于放大孩子的优点,就能有效促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表扬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You arc clever”“You are super”“Good”“very Good”应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中用得最多的一些话。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想,首先要鼓励他勇于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后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再对他的成果进行夸奖。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在此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样一个极具教育启示的事例: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因为父母总是用欣赏最得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他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再坚持不懈的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启示:赏识,成功的教育!然而今天,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坏。
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希望老师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多看到他的优点,鼓励自己。把学生当孩子看,就是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欣赏学生的无知、天真,亲近、爱护、关心学生,助其成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是现代教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让学生懂得问题不在于我能做什么而在于不要做什么,我都要成为最好的,“我”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也许不最聪明但可以最勤奋,“我”也许不最富有,但可以最充实。。。
实践说明,放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得到赏识,他们的学习心理轻松,信心十足,思想活跃,学习也会积极主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欣赏学生,能建立起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文化科学等素质得到愉快地、主动地、健康地发展,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成功的秘诀。所以我要说:教师若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欣赏学生的才华,鼓励学生的成就,永远做学生的欣赏者。
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
在我任教的班里,有个小男孩,他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间常因控制能力差与同学发生摩擦,严重地影响老师的课堂教学。于是我主动找他单独谈心,将他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地交谈,使得他向我敞开了心扉,他很理解老师,也知道自己的错误,也答应以后会慢慢改。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自己。突然有一天的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悄悄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这样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这个小男孩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确画得相当不错。这时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接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在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能认真地做作业,于是在班里我在大家面前鼓励他、表扬他,从而树立起他的自信心。从那以后,张泽宇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慢慢地,他感受到了我的宽容,同学们对她他的真诚。他的学习劲头更大了,学习成绩进步的也很快。
重新回忆起这些事,我的思考依旧颇多。教育其实是把双刃剑,当我们举着爱的幌子,用不当的方法去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往往不是教育,而是在伤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少些怒气,多些耐心;少些激情澎湃,多些理性思考;少些急躁,多些宽容。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善待他们的“犯错”,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这个“错”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个最值得回忆的美丽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