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干预在拖拉机驾驶员顽固性习惯纠正中的应用

2015-03-18 10:46山东省沂水县农机局贾连庆
河北农机 2015年6期
关键词:空挡顽固性刹车

山东省沂水县农机局 贾连庆

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有四个常见的顽固性不良习惯:越位换挡、空挡滑行、半离合和紧急刹车,这些坏习惯不仅不安全,而且也对车辆造成很大的损伤。

1 顽固性不良习惯的危害

1.1 越位换挡

快速换挡没有错,关键是部分驾驶员一起步就开始越位换挡,憋得车直冒黑烟,还认为节省油,对发动机好,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拖拉机都有换挡转速,应该缓缓加大油门使车辆达到一定转速再换挡,否则,不但不节油,还易使车辆熄火和发抖。

1.2 空挡滑行

在油价上涨的今天,利用空挡滑行达到省油的目的是驾驶员常用的手法,但也会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紧急情况,必须迅速地松开油门,改踩刹车踏板实施紧急刹车。这时候若车辆处于正常操作中,则从车轮到所有传动系统都与引擎紧密结合在一起,引擎转速变慢,对于凭惯性飞跑的车辆产生一种制动力量,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引擎刹车”。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瞬间刹车压力使刹车鼓咬死而降低刹车效果;另一方面能使左右两个车轮刹车的作用保持平衡,使车辆安稳、缓慢地停下来。

相反,如果行驶中,早已换成空挡,一踩紧急刹车,则底盘传动系统与引擎不联结,没有引擎刹车作用的帮助,不仅刹车效果不佳(特别是超载的车辆),更会使车辆失去平衡而左右滑行,最终导致驾驶员因无法控制车辆而肇事,而且这样刹得越快,刹车用力越猛,制动力越差,滑得越厉害。

1.3 半离合

为了省时又省力,往往挂上挡,以半离合状态起步或停车,时间长了会加速分离轴承部件的磨损,甚至造成离合器片磨损过甚或烧蚀,严重的会造成离合器压盘、飞轮端面烧蚀拉伤,出现离合器压紧弹簧退火等故障。

1.4 紧急刹车

平时疏于警惕,对潜在的突发事件缺少预见而无法及时处理,只能紧急刹车。紧急制动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而且加大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使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影响车辆平衡性,尤其在最初的磨合期内应尽量预先刹车,不要采用紧急制动。如果方向和制动力度不合理的话,还会引起重大交通事故。

在驾校培训阶段,针对以上习惯的纠正,常用的方法无非是习惯危害性的讲解和教练员现场的纠正。由于时间有限,往往纠正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让学员仅仅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远远不够,在“知道”如何驾驶和“做到”如何驾驶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距离。于是,笔者尝试在拖拉机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意识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顽固性不良习惯的心理机制

之所以称之为顽固性不良习惯,意味着根深蒂固,意味着已经深深地进入了潜意识,在进行意识干预前有必要弄清楚这些习惯背后的心理机制。总结以上顽固性不良习惯,发现它们背后有着共同的心理机制——侥幸心理、捷径心理和急功近利倾向。

2.1 侥幸心理

所谓的侥幸心理,指的是对或有灾难的漠视和对现有“利益”的放纵。以“空挡滑行”和“紧急刹车”为例,明明知道这样做有极大的危害性,却依然铤而走险,忽视了潜在的危害。

2.2 捷径心理

人们倾向于通过最简单的付出甚至不用付出就达到自己目的的简单化思维,就是所谓的“宁走近路不走远路”和“省一步是一步”,比如对于“越位换挡”问题,就是典型的走捷径的心理。

2.3 急功近利

有些顽固性习惯,它们的损失——“害”,是积累的、或然的和远期的,需要时间的验证;而它们的好处——“利”,却是立竿见影的,当时就能看到的。“半离合”和“空挡滑行”即具有这样的特点。

以上三种心理交织在一起,且相互“勾结”,共同铸就了顽固性习惯背后的心理根基。

3 意识干预的具体方法

所谓的意识干预,就是在理性说教和外力干预(纠正和处罚)之外的主要通过潜意识起作用的思想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心理机制,意识干预的方法分为五种,分别是:情感因素、刺激因素、体验因素、迁移因素和心理暗示。

3.1 情感因素

情感的倾向性很容易颠覆人的理性思维,因而调动情感因素有利于纠正顽固性习惯。常用的情感因素包括爱(获得爱和付出爱)、成长感、成就感和贡献感。尤其对于对物质刺激不敏感(不差钱或者依赖车辆保险的)和具有马虎大意做事风格的学员,更要调动起其高尚的动机。比如:戒除“空挡滑行”绝不单单是为了减少因为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物质损失,而是享受安全驾驶所体现出的爱心,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心回馈,也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贡献,同时也折射出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所代表的文明修养的进步。这样就等于从情感需要的角度拔高了戒除“空挡滑行”的意义。

本来,激发人们高尚的动机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不过运用情感因素有的时候需要教师做到“以真心换取戒心”,只有真情的流露才能更好地打动学员的内心。

3.2 刺激因素

刺激因素通常也是作用于人的情感,特指具有一定心理震撼性的刺激。如果培训的材料或手段具有新鲜、美感、激情、搞笑、形象化和恐怖等特点,往往会让学员印象深刻且效果明显和长久。大巴车上反复播放的安全带教育视频,其中一个开篇的刺耳的急刹车的声音,就是一个很好的刺激因素。

教学中,借助实物、视频或者形象化的表达都能起到很好的刺激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做好相关材料的积累,比如体现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的积碳,空挡滑行和紧急刹车所造成的事故视频等。

3.3 体验因素

成人培训的基本模式分为说教式和体验式,作为职业技术培训的驾校培训,虽然重在体验,但往往多是规范化驾驶的体验,却没有违章行为的体验。所以,纠正这些顽固性习惯只能通过间接体验的方式。比如为了说明半联动的危害,可以让学员做一个在椅子上“半坐”的体验,因为这种身体的感觉比坐和站都累,学员也就间接体验到了半联动的危害了。

3.4 迁移因素

习惯是很容易迁移的,平时的草率必然会造就关键时刻的马虎。认真和不认真反映了不同驾驶员的两种个性,是长期养成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很多安全事故都与不认真和马虎有关,要想做到在关键时候不出错,就必须在平时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因此,驾校教练在训练过程中的严格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将平时的严格要求和执行形成习惯,才能将安全驾驶的要求落到实处。如果平时管理混乱、松松垮垮,就必然会塑造马虎的学员。失去了谨慎的素养,安全驾驶就失去了基础。所谓的“功夫在诗外”也就是这一道理。

3.5 心理暗示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简洁有效、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更有利于暗示的效果,就好比“山区孩子想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一样。很多广告其实就是在进行心理暗示。

我们可以编写成类似这样的顺口溜:“越位换挡难承受,空挡滑行通险情,一半离合伤身体(车辆),紧急刹车增事故”,在培训期间进行重复强化,写成标语在培训现场张贴悬挂,或在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手册中体现。慢慢地建立起四个习惯和各种痛苦的连接,驱使人们远离这些陋习。

在心理矫正中还有一种厌恶疗法,也叫冲击疗法,其本质就是利用条件反射建立起坏习惯与痛苦的连结。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在其手腕上套上一条橡皮筋,当每次刚开始走神时,就拉起橡皮筋使劲地弹抽手腕,将疼痛的感觉与走神连结起来,以达到矫正的目的。

[1][澳]朗达·拜恩.秘密[M].中国城市出版,2008年11月1日.

[2][美]约瑟夫·墨菲.潜意识的力量[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9月1日.

[3][美]奥蒙德·麦吉尔.催眠术圣经[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8月1日.

[4]贾连庆.挑战习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1日.

猜你喜欢
空挡顽固性刹车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冬季动物疫病防控切勿放“空挡”
一种新型汽车变速器空挡开关传感器的开发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为什么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还有94分
刹车系统:跑得快也要刹得住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刹车边遇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