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津宁河供电有限公司 啜云仙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环境下,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活动由单一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并且显示出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并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精打细算,从而降低成本费用,减少财务损失,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获利。虽然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着力于解决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理财能力、资金运筹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
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营销活动,也是一种资本的运营活动,财务管理则是企业营销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并体现出一种财务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质下,企业经营目标就是完成国家下达的销售任务,但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也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市场为“主轴”,从而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营销活动中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效益目标。因此,也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念。强调财务人员的资金观念、成本观念以及效益观念,从而凸显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要求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明确、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规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企业建立的企业制度,要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资产有效经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从而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进行企业资本管理,从本源上杜绝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和随意性,最终从资金管理的产权管理角度上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通过理清企业财务的关系,最终确定产权、责任、利益主体,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保证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当前,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资金匮乏,财务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之后,还要为企业筹措资金而东奔西跑,且筹措而来的资金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资金难以实现有效运营,从而造成企业财务人员无钱可管或有钱难管的局面。因此,企业要从资金管理上入手,开创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新局面,以资金运动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轴,协调财务管理在各个营销部门的管理能力,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因此,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企业的现代资金管理体制。
首先,企业要建立自净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从源头上实现资金的管理。引起企业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低效或资金的无效。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当前内部信息处理的做法,加强企业信息的收集,主动的研究市场,并给予企业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测算,在货币价值与风险价值方面要考虑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的成本率。
其次,要建立优化的资金结构约束机制,在结构上抓好资金的管理。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需要以资金的合理使用为前提,因此,财务部门在资金结构的构建上,要运用财务测算方法确定最佳购存点,从而扭转企业资金配置上中存在的畸轻畸重现象,以及改变财务部门坐等货款回笼的被动局面,增强财务部门资金运筹调控能力。
第三,建立良性的资金循环机制,在流程上抓好资金的管理。财务部门对企业资金实行统一的管理,并由财务部门实行集中调度和有偿的使用,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高速运转。
建立成本管理体制,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就要做到科学严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水平。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是表现管理是否科学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实际生活中,成本管理的职能被部门分解到生产、计划当中,从而降低了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因此,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有必要提高企业财务部门对成本的管理水平。当前,提高财务部门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运用财务手段实现定额管理,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发挥财务部门的优势。因此,企业加强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要发挥财务部门的优势,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辅之以自身地位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科学成本管理方法,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加强企业面对财务风险的处理能力。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不断的更新知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同时,也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加强企业财务部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应对财务风险和的能力,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1]詹姆斯·C.范霍恩.财务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3-145
[2]程新生.公司治理对财务控制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7.03:22-23
[3]罗文杰.我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学术论坛,2007,(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