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王朝晖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脚步,一方面保留了原有会计制度的优点,另一方面进行了会计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呈现出很多亮点。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应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和真实状况,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效率。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和各类事业单位中能够广泛应用,而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适用于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运行之后,与国有事业单位相关的基本建设投资按照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并账处理。这种变革意味着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更广泛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基本建设投资的核算,因为原有的会计制度使得基本建设投资游离于“大帐”之外,新制度更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所占有资产,应承担的负债等,真正反映了事业单位完整的财务状况。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根据我国财政改革的方向与重点进行了会计科目的调整,配合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及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的相关规定。
资产类增设了“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在建工程”、“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更加重视资产的价值管理。“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额度”两个科目,规范和统一了事业单位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核算,对贯彻执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具有实际意义。固定资产科目下新增加了“文物和陈列品”,扩大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保护了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原制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原值反映在报表中,不能反应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新制度增加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一变化反映了资产的真实状况,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提供信息支持。增设的“在建工程”科目,将基建投资并入该科目核算,将基本建设项目的收入、债权、债务并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账目,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负债类科目的主要变化是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其核算内容不仅包括了旧制度中的应付工资、津贴和补贴,还包括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净资产类取消“固定资产基金”和“结余分配”,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等科目,净资产的变化细化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核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分配,不得转入事业基金,体现了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严肃性,更好的监督预算执行情况。
收支类取消了“拨出专款”、“专款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增设了“其他支出”科目,用以核算事业单位的借款利息、税费支出、捐赠支出等。新制度中“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核算范围有了变化,并在这个会计科目之下设置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在这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又进一步将“基本支出”划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经费”。相似的,“事业支出”科目按照“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又进一步将基本支出划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核算。项目支出按照具体项目分别核算。通过收支科目变化看,事业单位收支更清晰明了,体现了财政拨款专款专用,提高预算的执行力。
新的事业单位要求其财务报表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会计报表和附注。会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取消了原来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的核算,而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就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直接了解到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和净资产状况,简单易懂。收入支出表则是根据收入和支出多步走的原则来设置的,清晰明了的反映了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情况。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主要针对财政拨款项目进行核算,主要提供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新的收入支出表可以使报表使用者清楚的了解事业单位的收支变动情况和净资产的使用情况。新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制度将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起来,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财务报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是政府会计改革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行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逐步实现科学化,这会给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时代。
[1]顾爱春,房敏鹰.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核算差异分析[J].财会月刊,2013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4]]王翠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变化的比较分析[J].新会计,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