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雪梅 徐 进
随着国家逐年增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被社会、政府各级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该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对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出行之有效办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一)对目标产业的判断力不足。多数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立及发展仅凭自身热情,缺乏冷静的思考。由于大学生创业团队进入一行业具有很强的盲目性,而这种盲目也造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道道障碍。大学生没有准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与行业发展趋势,对目标产业缺乏判断力,这也是导致众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成员角色定位不明确。创业团队蓬勃向上发展,团队成员在队伍中的定位非常关键。只有团队成员能够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才能够明确自己在团队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负责哪一部分工作,以配合其他成员,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学生创业团队更应该重视这一点。然而现实状况却大相径庭,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角色定位不清晰,甚至混乱,导致团队成员不能各司其职,不能高效率完成任务,甚至可能出现工作相互扯皮等阻碍团队发展现象,团队日显忙碌,项目却毫无实际进展。
(三)基础制度难以订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有序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的支持。而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对于项目管理制度缺乏重视。认为仅凭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就可以成功创业,没有意识到管理制度建立需要可行性、实用性等因素,甚至想着靠关系来维持,所以就很容易造成团队运行效率低下,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亲密度下降、互动频率低等。
(四)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创业课学习。创业课程的学习是在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缺乏有效的指导已经成为阻碍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参与了创业教育培训的学生是否具有关键的创业能力,怎样培养有激情的创业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团队体验模式学习提出创业教育的设计与安排。
(一)明确团队目标。大学生创业对于即将进入的目标行业的判断十分重要,这将决定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够走得长远并最终走向成功。建议在创业初期了解所选择行业对于新企业的生存发展没有重大威胁;所处行业有众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机会;所处行业是否存在具有垄断势力的大企业等实际问题。接下来,团队成员尽量进行深刻、充分的沟通,每一阶段要做一次团队总结,团队成员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凝聚力共同前进。最用运用回归分析等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最后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团队目标。
(二)每位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运用SWOT 分析模型帮助团队每名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认清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确保每名团队成员都在团队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保证团队内部沟通顺畅。建议采用定期汇报制度,明确自己下期目标。
(三)建立合理的团队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成功的创业团队成立之初,必定有严格的团队制度。可以在团队建立之初借鉴前辈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制度,为创建自己团队新的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制度可以是动态制定方式,按成员贡献进行合理的利益与权力分配,激励成员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建议制度的建立分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初期重视团队成员的利益,以便于形成良好的凝聚力;中期制定核心的运营规则,便于团队进行管理,扩大规模以备后期获得更大利润;后期培养团队每名成员的管理能力,因为规模扩大后仅凭创业初期的管理层很难达到全盘发展的目的,只有团队每个成员的管理能力都有所提高,能力发挥到最大值,团队会越来越壮大。
(四)以团队实践模式开设创业课程。调研过很多高校的创业课程后,笔者认为团队实践模式是如今应用比较广泛、易于开展且收效较好的教学模式。团队实践模式来源于20 世纪末引入中国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开发、宽容、轻松的课堂环境中,积极主动且富有创造性的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的过程。团队实践模式是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延伸,该活动通过团队内人机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通过设定特定场景及创业项目,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提高能力,最终形成一个可行性创业项目的目的,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开设创业课程的初衷。团队实践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模块化教学,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引导不同学生依托各自能力组成创业团队参与其中,期间穿插角色扮演,模拟公司各职能部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最后撰写出调查报告和创业计划。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讨论,参与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入,感受到自己是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创业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理解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深刻含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培养大批高素质、创业型人才作为历史使命。高校应优先为创业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环境,让学生时刻处于创业的氛围中,推动学生前进。帮助学生将创业的方法、观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用于解决创业现实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1]黄卫平.谈大学生创业[J].科技信息,2010
[2]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黄宇,李战国,冯爱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困境与突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