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红,李 蓉,陈 婷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贵州 贵阳 550001)
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在校院合作上一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也面临着原有合作医院容纳能力不足,新的合作对象拓展不力,合作层次不深、领域不广,合作关系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局限,实现职业教育教学“五个对接”,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呢?对此我校拓宽校企合作思路,根据不同合作对象探索不同的合作方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校企合作的常态化管理是校企合作机制成熟化的重要体现。作为独具“前院后校”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我校尤其重视健全校院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连接医院和学校的纽带优势,推动学校发展。
学校与有关医院合作,组建由双方负责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校院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全面统筹、规划和协调校院合作工作,研究确立校院合作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和方向。校院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校院合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校院合作事宜,制定各种校院合作计划,形成实施、反馈、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流程。各系(部)建立专业级校院合作工作机构,专人负责各系(部)校院合作工作。
学校将长期形成的校院合作经验固化为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院合作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院合作实施细则》《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实习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种具体管理办法16项,形成多层次的校院合作制度体系。
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医院选择不同的校院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学校利用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前院后校关系,充分利用省人民医院丰富的管理、文化、人力、科研、设备、辐射能力等资源,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等手段,与医院形成牢固的依托关系。依托医院人力共建师资、依托医院标准共建课程、依托医院设备共建基地、依托医院管理共管教学、依托医院文化共育人才,实现学校教学与医院教学融为一体,学校文化与医院文化融为一体,学校管理与医院管理融为一体。
学校依托贵州省人民医院共建成果斐然,特别是共建的实训基地,其中基础护理、社区保健和口腔修复技术3个实训基地成为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4年,共建的生命科学馆被评为“贵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按“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共建的护理实训基地授牌为贵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的实训基地不仅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也反哺医院,为医院培训员工服务。2014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将5个重量级培训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研究生培训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技能培训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技能培训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培训基地、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设置在我校实训中心。另外,贵州省人民医院已经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学校申报贵州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省职业医师技能考核基地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选择实力较强的医院签订校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所谓全方位,是指合作领域覆盖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多个层面,共建共享,合作双赢。与我校和贵州省人民医院的依托式、一体化合作模式不同,校院双方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以双方共同遵守的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在合作中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合作内容涵盖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等。
学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校院合作理念赢得了贵州省内多家合作单位的认可,合作范围从贵阳市拓展到全省乃至省外发达地区。目前学校已与近10家省内知名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以学校牵头组建贵州省护理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各成员共同遵守协议为纽带,多元主体,利益共通,任务分摊,分别核算,共建共享,风险共担,项目驱动,实行新的校院合作模式。我们从最基础、最容易入手的合作项目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增加合作的内容和深度。2014年6月,学校牵头完成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项目中多方合作,各展所长,成果获得中国职教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学校成为贵州省康复学会康复护理专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与行业的深度对接,使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有前瞻性、可预见性和实用性。
根据各自意愿,在特定领域就某个项目开展合作。实习有优势的偏重实习方面合作,场地有优势的利用场地办学。这种合作一事一议,方式灵活,双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就某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展开长期或短期合作,合作任务完成后根据情况确定今后合作意向。
当前,学校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0多处,与10多家单位建立院校联合就业基地,与20余家医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与30多家医院签订临床实习协议。这些协议均是学校与医院就某个项目签订,形式比较灵活。
学校以校院合作为平台,聘请行业、医院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开发,提出专业建设规划,确定重点专业和新专业的设置。2015年3月,学校与有关合作医院共同调研后决定新增农村医学、中医康复保健、中医护理、眼视光技术4个专业,现已获批准。
学校邀请医院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共同编写符合医院需求的教材,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评审。学校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期间取得的一系列专业建设成果均源于校院合作平台。
学校发挥院办校的特色,构建以“双主体、六制度”为保障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校院共同培训师资,聘请兼职教师,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长期派员到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后,要到合作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目前,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的医院有30多家,可容纳2 000多人同时实习,建立了3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所有实习实训基地均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共建。
学校与医院共同建立教学评价制度,创建“评价主体多元、形式多元、关注过程和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注重实习的“出科”技能考核和带教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共同举办全省护理技能大赛,聘请医院护理专家担任评委。目前学校已与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武警医院共同举办省级护理技能大赛5次。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院合作研发,完成两个国家级课题研究。
目前与我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医院有20余家,培养率达30.08%。学校还将临床实习与推荐就业有机结合,形成了以临床实习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实习就业一体化体系,与10多家单位建立校院联合就业基地。
学校分别与贵州省康复医学会、贵州省肢体康复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贵阳市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南明区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合作进行社会培训;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共同组队进行“三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