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 郝峻弘 邓晓莹
2010年我校城市规划本科招生,分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向培养。2011年遵循学校提出的修(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意见,以“基础适度、口径适中、重视能力、强化素质”为指导,落实“以有效教学见长”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调整专业培养计划。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新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城乡规划学升格为一级学科,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与建筑学(082801)、风景园林(082803)并属于建筑类学科门类中的三大本科专业。这说明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作用日益显著。同年我校建筑学本科专业正式招生,对城乡规划专业原有建筑设计培养方向产生较大的影响。
上述背景下,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项目组认真研读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相关文件,对于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城乡规划核心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平台搭建、教学管理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和改革实践。
根据当前行业发展情况和我校招生实际状况,针对性地设置城乡规划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为以北京为主的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更加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一个方向以城乡规划与设计、小城镇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另一个以城乡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聘任校外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教学团队,满足专业与学科发展的需要。
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学生就业率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城乡规划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注册城市规划师的业务要求,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整体调整、修改,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课程体系。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训练模式,注重实践教学项目和综合实践环节,切实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增加与行业的接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把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有特色的专业。
在学校总政策框架下,制定细化方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师资构成
目前本专业有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在编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工程师2名、讲师2人、助教4人。教师中硕士学历以上的比例10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位;中级职称以上比例为63.6%,专业教师普遍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工程设计能力,重视行业发展和动态,拥有丰富的实践工程设计经验,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满足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师资需求。
2.师资培养
本次专业改革重点对现有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培养,并且考虑到兼职教师的来源不同,培养侧重点不同。采取了高校教师座谈会、校企论坛等多种灵活形式,搭建一支稳定的、专职兼职并重的较深理论功底、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老、中、青三个层次的教师团队。
3.学术及教学水平
我教研室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多种科研与学术活动,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工程设计实践活动,以扩大专业视野,提高工程素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提高。两年来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项,教研项目4项,出版教材4本,学术论文15篇,教改论文10篇,承担社会服务项目4项。
1.贯彻“3+1”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我校目前推行的 “3+1”培养模式,按照此模式制定培养计划方案。其中前3 年主要目标是掌握专业基础和技能知识,第4年全部为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的目标是培养优秀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本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定点企业内的工程师联合指导和培养。进入“3+1”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更为灵活。
2.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包括优化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强化专业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人文素质,以选修课的方式增设专业与学科交叉课程模块,突出大学生增和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网络课程建设。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运用现代三维虚拟技术,完善教学内容,可拓展实践教学的虚拟模式,强化实践课程的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积极推行现代教学手段。目前已经成功搭建网络课程6门,在建3门。
同时利用网络课程开展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企业工程师在网络平台上,辅导学生课程设计作业、开展实际工程专题讨论区,使学生在校期间实现与行业导师和实际工程密切接触。
二是教材资源建设。
围绕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建设目标,项目组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组织力量编写,打造本专业特色教材。
不断深化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
一是引入项目教学法。二是注重实践过程性知识教学。三是完善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四是强化软件制图课程。
本次专业综合改革我们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强调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系统性,明确各教学环节的综合教学效果,优化课程体系,以希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规划设计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