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红,黄少臣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以此为标志,新时期的改革历史进程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它既表明政党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前景和条件。因此,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包括高校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如何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要求,进一步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机制和模式,亟需研究者作出一定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必须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总要求,正确判断和分析把握当前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党员自我教育不足。一方面,高校学生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再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既包括积极吸纳优秀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也包括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说,党要用自身的先进性去影响一代青年学生,同时将青年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融入到党的发展中来,相互促进,不断进步。然而,在现实中,高校基层党支部忙发展、轻视党员后期再教育培养的现象比较突出。与此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再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不够。具体表现为少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要求降低。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欠缺,入党动机不端,自我学习动力不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变迁和道德秩序变革,近几年大学生入党动机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真正为理想、信念而入党的比例在下降,个人功利色彩在增加。较大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带有前途实现、盲目从众或被动服从的动机意识,把入党看成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
(2)组织管理薄弱,组织机制欠缺。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组织管理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对武汉市6所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到,30%的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后就没有或甚少与培养联系人交流谈心,超过60%的党员在入党后没有参加过培训或被组织谈过话。另外,许多学生党员认为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枯燥,流于形式,没有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高校在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方面还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和有效推进。
(3)再教育方式针对性不强,实践效果欠佳。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党员一般都有较强的政治觉悟,然而相对于学习、工作和社会锻炼来说,他们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少。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员再教育时增加吸引力,保证教育效果。当前,不少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理论教育往往是念文件、读文章、谈体会、写心得。这些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久而久之,使学生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对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其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1)促进学生党员再教育理念创新和内容创新,充分实现自我教育机制。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制度建设的关键是体现教育主体性,注重从学生自身出发。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教育培训班的学习不仅要针对入党前的学生,更要覆盖入党后学生,定期举办培训班,以授课为主,辅以研讨、视频学习、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使学生党员再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其次,构建自我教育机制,提升学生党员自主学习意识。党员的党性养成,离不开党员自身的个人修养,强调的是党员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身的主体性。健全自我教育机制最根本的就是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使全体党员成为学习型个人,使得每个学生党员形成不断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最后,再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理想信念教育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常抓不懈的主题,但同时,教育内容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与更新。
(2)创新学生党员再教育网络组织,优化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一是要树立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多元治理思维,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党员管理网络。一方面要建立从校级党委到基层党支部的垂直管理网络;另一方面建立与企事业单位、实习单位、社会组织等的横向联系网络。二是要致力于学生党员党性实践的多元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再教育应立足岗位,致力于党性实践多元化。如通过举办辩论赛让学生对时政热点进行讨论学习;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党性观念内化和外现的平台;实行党员宿舍挂牌,有力地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等。
(3)不断完善学生党员自我评价与监督机制。考核评价既是对党员教育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党员教育工作的激励和促进。首先,要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党员再教育的考评机制。考评机制要在评价方式上坚持自我评价、支部评价、外在评价相结合,内容上坚持知识考核与行为考查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定量与定性、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使考评既能发现问题,也能适时进行调控与解决。其次,要有相对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成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监督小组,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网络监督平台等,拓宽群众的监督途径,使群众监督便捷化。要把党内民主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党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4)积极探索试点高校学生党员退出机制。长期以来,除了因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被开除党籍以外,党员几乎是“终身制”。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可积极探索试点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首先应从党员的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等方面对不合格党员概念和标准进行科学界定,以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在民主评议基础上对党员进行定性分析。评议标准按照不同等级界定和分析。同时,对于不合格党员退出须严格按照程序和步骤进行。还要通过谈心谈话、结对帮扶等方式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帮扶,增强实际工作效果。
刘云山同志在《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新发展,善于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丰富工作载体,拓宽工作渠道;要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高校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要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机制创新及其功能发挥,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1]廖小杰等.大学生党员再培养实效性研究[J].管理观察,2008,(9).
[2]田成义.积极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的持续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3]励立庆.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