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信息技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以滁州二中和拂晓初中为例

2015-03-18 21:05张大银林桂平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滁州市资源共享中学

张大银,林桂平

(滁州市第二中学,安徽 滁州 239000)

同步课堂:信息技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以滁州二中和拂晓初中为例

张大银,林桂平

(滁州市第二中学,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市第二中学与定远县拂晓初中开展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的实践,以探究基于同步课堂的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和有效反思(软件建设),把同步课堂打造成为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载体。同步课堂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同步课堂;信息技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

同步课堂也叫“在线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的音频、视频实时互动教学系统,实现名师教学网上直播远程实时互动,有效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进而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笔者拟结合滁州市第二中学和定远县拂晓中学开展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的实践经验,探讨同步课堂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的实施途径、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进策略。

一、校际同步课堂教学硬件与软件建设

迄今为止两校的协作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三阶段的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在硬件与软件建设上进行了探索。

(一)两校同步课堂教学实践的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从2013年2月至8月间,是硬件建设、教师培训和管理制度建设阶段。在市教育局和学校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承建厂商紧张施工和多次调试,5月29日,滁州市第二中学同步课堂正式启动。学校还利用同步课堂这一平台,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两次聘请同步课堂技术支持厂家、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给承担同步课堂教学任务的老师进行两次专题培训;此外学校还派专人到合肥、南京、芜湖、铜陵等地考察兄弟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观摩以教育教学应用优秀案例展示、专题片、专家培训、现场体验和新技术讲座等。同时由校信息中心负责,广泛采纳有关意见,滁州市第二中学制定了《同步课堂使用说明》和《滁州市第二中学同步课堂管理规定》,有效地保证了同步课堂教师的管理和日常教学使用。

第二阶段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是校际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和经验初步总结阶段。从2013年9月新学期开始,滁州市第二中学初中部与定远县拂晓初中正式开展同步课堂教学实践,每一至两周开展一次同步课堂教学活动,由滁州市第二中学教师主讲,对方进行网络对接实施同步教学,累计授课20多节,涉及初一、初二年级各个学科。2014年3月19日上午,滁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大银和初中骨干教师一行8人,到定远县拂晓中学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是两校之间同步课堂教学交流的延伸,对两校教师而言,更是一次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机会。每节课从备课、授课、课后反思等环节,都倾注了授课教师的大量心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年来,通过同步课堂教学,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阶段从2014年9月至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两校之间的同步课堂教学交流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城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深下功夫。

(二)同步课堂平台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同步课堂的设备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作为学校,我们的关键是维护、使用好设备,让其真正发挥效益,实现对接学校校本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共享,采取的技术方式有如下几类:局域网文件夹共享、建立共享服务器、校本教研论坛、数据库网站等方式,综合滁州市第二中学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利用“校本教研论坛”的方式建设比较快速和节约成本,最好采用web2.0数据库网站,这需要向专业人员定制开发。硬件需要一台存储资源服务器,其不少于4块2G硬盘,因为同步课堂将存放大量的上课视频材料,并安装windows 2003server+IIS+Access或sql server,另外从网上下载一个界面友好、功能相对完善且适合作为资源库的论坛或网站模板,并对模板及源代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从而使用我们自己的资源库应用平台。平台应具备站内搜索、管理权限、分类精细、界面友好、操作简易等特点。

同步课堂资源库平台可以做以下分类:(1)在线视频——主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与定远拂晓中学网上同步课堂的视频实录,当然每次课后必须将自动录制的视频进行加工剪辑处理,再上传到应用平台中。(2)课件共享——普通一线教师按学科分章节将自制的或下载的课件共享到资源应用平台中,我们的教研组长再认真审核修改,形成规范的课件资源。当需要时老师可以在资源平台中方便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课件素材。(3)教学设计——由一线教师上传,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审核。(4)教学心得——每位上课或听课的教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并在此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

二、追求互动的有效课堂:基于同步课堂的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载体

在同步课堂教学交流模式下,通过远程视频互动,两校师生共同学习一个主题,从承担授课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在互动的基础上打造有效课堂。要实现有效课堂,必然要基于有效备课和有效反思。

(一)基于同步课堂的有效备课

和传统课堂一样,同步课堂下的教师备课要钻研全套教材,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要“用教材教”,对各单元、各年段知识点及其联系,而且包括以学科发展、学科应用为基础的学科思想的把握。要把握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实现教材与学生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兼顾两所及两所以上不同学校、不同生源层次学生的学情,加以改造、加工、提炼、活用,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显然,实现有效备课就必须在教材与学情双方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最后要活化教材,使静态教材动态化、趣味化、人性化。同步课堂体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同步课堂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能,在上课之前要向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参加相应的培训,达到熟悉各项功能的目的,同时老师还要关注到同步课堂技术上存在的薄弱点。比如上课时,摄像头能拍到哪些镜头,对方会看到哪些画面,这些老师在事先都要弄清楚。尤其是要备好互动环节,让两边的学生同时“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靠我们老师动脑筋、想办法。

(二)基于同步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运用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其中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是三个构成要素。实施同步课堂教学,教师首先是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适时给学生以鼓励加强互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鼓励则给后进生增强了信心。其次是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要根据学科特点、城乡学生不同特点、教材内容等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最后是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让他们身体力行地参与进来。在课堂中要抓住表扬学生的每一个良好时机,要表扬学生具体做的某一件事,让学生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三)基于同步课堂的有效反思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从事同步课堂教学需要一线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认真反思,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一是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一节同步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例如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二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一节课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重点学习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点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的,都要进行反思。各位老师在课程中都特别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务必把重点夯实,把难点讲透彻。很多教师的一节课教学往往没有完全突破重难点,或者不到位,值得思考。三是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的效果,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

三、同步课堂与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同步课堂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设备系统,给城乡校际之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

(一)同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硬件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步课堂实施时通常以具备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的教室为主课堂,薄弱学校的教室为辅课堂,同时间、同步骤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满足多个学校的教学需求,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步课堂借助网络进行音频、视频同步传输,实现远程信息传输,能弥补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对提高薄弱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二)同步课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传统课堂教学倡导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情感教育、能力培养,而且极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长期采用还会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同步课堂运用通信、网络等多种媒介实施现场教学和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主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时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同一教室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也可以实现远程互动。同时同步课堂可以有效解决交流形式的局限,在同步课堂中师生间可以互问互答,生生间可以互问互答,甚至是不同地域的学生与老师间,学生与学生间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问答,共同讨论、分析,集思广益并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三)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模式的实施。先进技术方法介入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四、同步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同步课堂教学在技术保障、主辅课堂学生总数过多、师生互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同步课堂的技术保障还不够完善。这一点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受到不良影响:授课教师的专业扩音器音质较差,主课堂的学生听到的是“双重声音”,辅课堂的学生听到的老师的声调不自然,语速过慢,授课教师还听到过慢的回声,影响教学情绪。另外,由于摄像头的问题,授课教师必须站在指定区域上课,不能走到学生中去,否则辅课堂学生则看不到老师的身影只能听到声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二是由于主辅课堂学生总数过多制约着教师开展教学。学生太多的情况下,教师若加入有效的教学互动就必须兼顾双方的学生都能参与。学情的差异性导致因材施教的困难程度的更大。滁州市第二中学和定远拂晓中学的学情是有着较大差异性的,而且这种差异性在短期内很难改善。同步课堂需要授课教师的精心备课,备课环节需要对学情有着确切的认识,然而事实是授课教师对“辅课堂”学生的情况了解几乎为零,所以教学互动环节的设计很难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有层次性的问题设置必须立足授课教师对学情的深入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有效解决的,必须探索出一条有实效的出路。三是同步课堂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动。同步课堂对于两校师生来说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在上同步课堂时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然而两校学生不是真实生命个体面对面地交流,很难将学生引入课堂所需的情绪氛围,可能会造成学生思想抛锚、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弊端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担当起一个大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讨论,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

鉴于上述问题,同步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明确主体意识。集体规划型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生个体的认知是在同伴的交互作用下建构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跨越城乡的同步课堂,让城乡间学生相互“同化”“顺应”,共同建构,共同进步。二要加强技术磨练,提高驾驭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教育信息技术将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三是加强集体备课,落实课后反思。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吸收、融合团队中教师的教学优点,有效弥补各自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也能够使教学实践行为调整,从而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提高教学绩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同步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反思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理念的更新与飞跃;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差距,使教学行为更加有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使其在今后的教学中起更加积极的作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失败或过失成为成功之母。

诚然,作为教育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校际教学交流新模式,同步课堂在发挥它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思考和探究,上述有关问题会得到圆满地解决的。

[1]熊才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城乡共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周文婷.关于数字化校本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08,(03).

[3]郑林霄.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城乡共享[J].中小学电教,2012,(11).

[4]金恩海.校园学生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2,(05).

[5]熊玮,万润泽.基于云平台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13,(08).

G40-057

A

1671-5993(2015)01-0067-04

2014-12-12

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集体规划型校际同步课堂教学交流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H20138148。

张大银(1972-),男,安徽滁州人,滁州市第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林桂平(1978-),男,安徽天长人,滁州市第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滁州市资源共享中学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习作点评
在多解中学创新
Mother's hands
习作点评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