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陈霞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过程中,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学生学习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的提升,促进学校创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应有贡献。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方向都面临着重大突破,将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转移的需要,将创新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为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作出有益贡献。
(一)宏观社会背景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根源于我国现阶段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科技——生产——教育”一体化,成为新时期了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1]十八大确立了实施创新驱动的新的发展战略,以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开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经过办学规模的跨越发展,探索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和“产学研相结合、院校企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为此,高职院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合理调整学校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结构,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提高学校在参与行业企业合作中的优势和贡献度,提高学校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把握好教育教学中心任务,通过参与校企科技合作,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创新理论背景
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理论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职院校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20世纪初以来,创新理论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创新概念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特1912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新组合”,技术创新技术与经济的“新组合”,通过将创造发明不断引入生产体系,使创新贯穿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产生新的组织形式的全过程,才能打破“边际递减”的传统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经济持续增长。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追赶、跨越中,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商品,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1999年我国学者吴敬链提出“制度重于技术”的观点,[2]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在于:在生产诸要素中,掌握着知识的人力资本对于该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创新理论对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理论指导作用。按照熊皮特的创新理论,高职院校要在经济发展和校企合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就要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推动前沿科技和应用技术进入人才培养过程,使高职学生成为新兴科技企业以及转型升级企业发展中“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并具有持续创新学习的能力,积累以后在企业一线工作中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按照弗里曼的创新系统理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应当发挥应有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企业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按照我国学者吴敬琏的制度创新理论,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创新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提供具有专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高职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缺失状况
随着创新型经济的深化与创新理论的普及,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共识,创新创业课程在高职院校普遍开设,高职创业指导师与创业教练队伍开始建立起来,并走向专业化,高职院校创新园区和创新创业基地广泛建立,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效果还不显著,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成效还有待提升,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缺失是直接原因。
所谓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评价体系是指高职院校为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所建立的反应创新型人才规格的基本指标,也是高职院校开展评估创新教育成效的直接依据,也是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的准则体系。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主要是应对国家创新教育的要求和行业企业对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而提出的,缺乏学校的自主性,富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和力度。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停留在规划层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有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尚未纳入培养计划,把创新教育简单等同于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创新教育的覆盖面不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有的院校虽然在培养计划中有创新教育的内容,但没有先进的创新教育观念引导,忽视创新教育的开展;有的院校创新教育仍然采用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创新心理、团队建设非智力因素,在实际培养关注不够;最后,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管理涉及部门众多,如团委、学工处、科研处、教务处、创业园等,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未能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成效。
(二)高职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创新驱动的经济形态需要以文化创意、科技创造和制度创新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体系中,其顺利运行需要社会成员拥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和更灵活的适应性,作为创新型经济的人力资源的主要提供者,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手段。与此相适应,高教主管部门强调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列为高教综合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并引发了高职院校在学生评价制度上的有益实践,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还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从理论上说,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基础扎实,方法严谨,勇于探索,具有科技伦理品质,并具有求知欲望强、学习探索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善于团队合作、心理素质高等特征,能承担艰苦的工作。高职学生要成长为具有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在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三个方面加强努力,也是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的主要因素。
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结合高职生实际,高职生的创新素质能力可分为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高职学生的创新培养体系高职学生接受的是正规高等教育,因此必须把创新性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完成在学期间学习任务,为未来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新业绩、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想法决定做法,因此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学习基础和良好的思维要落实到科技创新技能的实践中来,才能使创新得以完成。
首先,创新学习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更新求异能力等,发现问题能力学生适是应科技型企业工作的必备能力,也是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推进的出发点。新问题需要新知识来处理,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法熟练和精确地掌握全部所需知识,因而需要发挥信息检索的能力,有效地从中获得学习和研究的必要知识信息,为人们从事创造、创新和学习研究提供有效资料,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对知识的运用要善于超越现状,主动探索,敢于质疑、超越,求新、求变,及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其次,创新思维能力是人们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提出新观念、新构想的思维过程,它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引导性与方向性因素,具体包括直觉与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尊重客观规律与灵活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要求思维主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新事物能迅速识别和直觉判断,联想、想象力丰富,善于借助表格、图形、符号等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并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及归纳、演绎、抽象、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敢于批判先入为主的观念,能够提出新的思路、措施和方案。
最后,创新实践能力或创新技能是创新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创新过程各种障碍,取得创新预期成果的过程。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创新技能主要包括科研探索能力,实验实训能力,成果物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科研探索能力是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进行创新性设计、获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能力,这是从事高水平、科技型创业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实训活动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验证、测试,使之达到物化水平。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专利申报、生产推广等活动,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创新与转化的过程,需要创新主体发挥能动性,主动整合资源,发挥科技成果更大效益,并朝着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向不断前进。
(三)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测评要求
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模式涉及到多个要素,在学校具体教育实践中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细化,将每一项能力的选择支具体化为“很好、好、较好、一般、差”,并分别赋予相应的评价分数,可采用五分制或百分制,形成量化的测评表单,增强可操作性。测评表的具体实施要组成评价团队,综合评价,防止一评定终身的做法,体现发展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阶段,通过测评的办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不能以得分高低作为创新能力有无大小的定性评价,而是要把创新潜力开发所达到的程度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学校创新评价团队可以由各年级班主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实践实训负责人、学生组织等各方面组成,在评价中体现客观性要求,使评价过程的经验事实和所得结论比较正确地反映学生创新素质的实际。为此,创新评价者在在观察学生创新活动时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注意观察重复出现的创新才能,选择典型的评价对象和创新过程,全面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创新潜力,克服先入之见,避免无意过失,防止产生错觉。在评价结果方面要体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用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表述,还要对定性评价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使定性分析结论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和直观性,说明学生创新能力符合学校确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程度,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落实与推广
创新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当在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加以体现,使创新成为一种基本教育理念,用以指导高职院校的“教、科、研、育”等各方面的工作。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涉及到教育教学、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的各环节,因此,需要动员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与就业创业服务等各方面力量,分别参照相应的创新要素及学生在该领域的发展程度,开展评价活动,将评价体系落到实处。从教育教学方面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的培养、发现和考查学生自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讨论和研究,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潜能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思维能力方面,创设情境教学和项目化方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加强课堂组织管理,通过团体学习、探究性学习、展示性学习等办法,展示不同的研究结论和研究过程,形成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培养求异思维,发现优秀学生并加以培养,带动班级整体思维能力提升。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允许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创新活动,并根据学生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计入学分,包括发明创造、技术专利、科研论文、课题研究、竞赛获奖、方案设计等,打破传统的形式化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活动水平,并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观摩学习和借鉴,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来发展其自我的创新能力。学校的管理工作者要树立“制度重于技术”的管理理念,健全创新保护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形成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高职院校走上开放办学、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路。
随着高职教育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过度,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并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这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重要步骤。高职教育以人才培养为主线,就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跟上时代潮流。
构建与落实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改革的关键步骤。考核评价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也是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推进器。通过构建与实施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还能够带动高职管理模式完善,增强高职院校的开放办学与科技水平提升,从而使高职院校在产学融合的校企合作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与发言权,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做出有益探索。
开展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适应全球化时代开放办学的主动选择。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它推动职业教育主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对于改变职业教育的社会刻板印象十分重要。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长时期持续的封建思想影响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个性发挥。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解放,创造能力得到激发,这对于“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全球化时代的广泛适用性人才,有利于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1]习近平.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N].人民日报,2014-6-10(1).
[2]吴敬链.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J].参考文选,1999,(40):1-4.
[3]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蔡离.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5.
[5]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38.
G710
A
1671-5993(2015)01-0005-04
2014-10-20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课题“增强高职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ZYLX1213214。
陈霞(1979-)女,安徽全椒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