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祎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教育,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加强综合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年轻一代才能健康成长起来。
学生的活动空间,也就是学生生活的客观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学生入学伊始直至大学毕业,要在学校度过一生中最丰富、最有意义、最宝贵的美好时光。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婚姻和血缘关系,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最早的生活空间,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特殊环境。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这里说的社会特指除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空间。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学生对社会的新信息、新事物更为敏感,更易受到各种影响。因此,社会是学生生活中最为复杂的客观环境。
学生和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虽然学生能从某一方面来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但由于学生的未成年性,更多的还是接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教育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育,而是涵盖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大教育,即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服务能力的人的活动。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家中长者对其子女及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形成教育合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因材施教。社会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形式灵活等特点,且具有时空的延展性。只有三者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从时空上看,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主要通过与邻里之间的人际交往、参加社区活动以及网络的形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以良好的教育活动占据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就能使学生始终处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必须要坚持正面教育,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要坚强有力。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学校教育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严密、内容科学,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教师,这些都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力地教育和引导。
其次,家庭教育要科学合理。家庭教育为青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虽然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但家庭教育毕竟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系统科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主导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
最后,社会教育要积极健康。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社会教育要注意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和影响。
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工作居于首位。学校通过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认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学校在各科教学中均渗透思想教育,寓教于各门课程之中,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另外,学校教育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正确的教育方向,能对复杂的社会影响作出分析和判断,抵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3.2.1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三维的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做人的根本。学校教育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以社会主流文化占据学生的空间,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为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宣传。
3.2.2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般而言,父母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但同时,家庭教育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对孩子过分苛求、片面的人才观导致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等。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包括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微信群、举办观摩活动、电话访问等。
3.2.3 学校要重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所学校,往往就是一个社区的文化中心。学校要通过广播、标语、各项活动积极向社区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学校还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如同街道、周边图书馆、电影院、教育机关、文化团体以及各部门建立长期联系,了解社会不同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因素,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抵制不良环境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把各界力量汇聚成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从而开创教育新局面。
[1]冯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三结合”的意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112.
[2]魏明刚.教育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张洪华.和而不同 和合而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作的生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