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网络舆论场的引领策略

2015-03-18 19:46左彩金
传媒 2015年15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民间

文/左彩金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网民人数共6.49亿,其中手机用户达到5.57亿,占比达85.8%,手机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移动上网终端。手机移动网络用户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即时通信工具的迅猛发展,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各类社交软件用户账号突破20亿,其中微信用户账号8亿。庞大的用户规模使移动网络舆论场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网络舆论工作,并在2014年成立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进一步完善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之后又陆续开展“净网2014”“剑网2014”“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治理”等10项专项行动,一系列的举动证明了我国互联网治理思路正在逐渐完善和成熟。2014年12月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的“移动舆论场的舆论引导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提出了八条“成都主张”,对我国移动舆论场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网上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如何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场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加强主流媒体对移动舆论场的主要引导力

保持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说话的权利,这反而使影响力成为稀缺资源。而以传统纸媒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主流媒体必须保持并发扬自身的优秀特质。

据人民舆情监测室统计,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的100个舆情案例中,信息来自微博的占39%,来自传统媒介的占24%,来自新闻网站的占22%,来自论坛的占15%。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信息源只占很少的部分,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要阵地。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拓宽了信源渠道,但也成为滋生虚假信息的温床。在这100个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出现过谣言传播现象的有30多个。一些网站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会故意歪曲和散播虚假信息,如“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上海地铁披露2起乘客盲目惊慌典型案例”“中国城市‘退出’世界空气最差20城之列”等不实消息都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出去的,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大量网络“水军”和网路推手的推波助澜,更加速了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严重降低了公众对移动网络媒体的信任度。大部分网民认为网络是获取信息最及时的渠道,但是信息的真假度还有待斟酌,对于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新闻,公众还是会选择具有权威性的主流媒体。

因此,主流媒体在探寻生存路径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严格把控新闻质量,坚决杜绝虚假新闻,打造真实可靠的信息平台。

构建主流媒体移动网络舆论场。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良性发展的重要职责,在新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主流媒体要想抢占舆论高地就必须以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络为背景建立舆论场,从而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场健康发展。目前,《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之声、《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和电台都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积极与网民互动交流,及时传播党和政府最新的大政方针、时事新闻,为公众提供最真实可靠的新闻内容,形成权威媒体微博网络布局。此外,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许多主流媒体除了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平台,还开始积极抢占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市场。与此同时,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手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凭借其丰富的资讯资源、实时信息推送和便利的社交互动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新华社、凤凰新闻、《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纷纷打造移动新闻客户端。主流媒体凭借其稳定的用户群体开设政务微博、微信公众账号,提高了移动网络信息资源质量,为移动网络舆论场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力度。主流媒体是引导舆论的中坚力量,不仅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对舆情的监测不仅仅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新闻采集能力,更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获取更全面更可靠的舆情信息。这一点,主流媒体可以向民间媒体学习。以新浪网为例,网站采用红麦舆情监测系统对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利用独有的爬虫技术,能根据预定的监控关键词在15分钟以内发现15万个重点媒体、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站里与新浪有关的舆情信息,并对敏感信息及时报警。系统利用中文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垃圾过滤、去重、相似性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自动聚类,帮助网站分析舆情事件的时间与分布状况,进而采取有效手段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舆情的处理必须要果断及时,并且需要明确的指向性。主流媒体可以借鉴新浪等民间网站的经验,引进先进的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舆论动向,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导向性作用,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场良性发展。

充分利用其它媒介平台扩大自身影响力。强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绝不能固守现状,必须正视当前多元化的新闻舆论传播形式,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主动融入新媒体,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首先,要重视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建设。当前,我国主流媒体大都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比如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新华社的新华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网等,这些主流媒体网站虽然被公众接受,但是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新浪、搜狐等商业性门户网站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有待深入开发。因此,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自身网站建设,使其成为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其次,加强与其他新闻网站的合作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比如,可以与具有影响力的商业网站签订新闻共享协议,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新闻资源的及时共享和利用,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借助其他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也可以扩大主流媒体自身的知名度。

这一方面,人民日报社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2012年借助新浪微博平台开设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它不同于《人民日报》严肃、谨慎的语言风格,采用了完全人性化、亲民化的表达方式,一时间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好评。2013年7月,分步推进传播形态,利用二维码、图像识别等技术将纸质文字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态,这对于实现主流媒体与公众间更好的互动,加强对舆论方向的正确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开通政务微博也是加强主流媒体对移动网络舆论场引导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2012年上线的“国务院公报”微博,通过发布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让公众及时掌握政府工作动向,微博“粉丝”人数已达127万,是目前最高级别的政务微博。

促进民间舆论的良性发展

加强两个舆论场之间的联系。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指出,目前中国主要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主流媒体舆论场,即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党报、国家电视台和通讯社等;二是民间舆论场,主要通过公众的口口相传,或是借助于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介议论国事政事。

一直以来,公众对主流媒体都有很强烈的认同感,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引导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政治体制的主要解读者和宣传者、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维护者和主导者。与之相对的民间舆论场,虽然在话题和时效性方面占有优势,但是缺乏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间舆论场迅速发展扩大,信息渠道多样化、碎片化、自由化的特点日益鲜明,与此同时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话语权受到冲击和质疑,甚至呈现两大舆论场并存、冲突的局面。打通两个舆论场,实现民间与官方的良性互动是推动移动网络舆论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方面,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曾做过有益的尝试。自2011年起,《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开设了《求证》专栏,旨在澄清当下泛滥的不实信息,还原事情的真相,有效地避免了虚假信息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凸显了新闻的专业性,有利于树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加强政府舆论场对民间舆论场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强调政府在移动网络舆论场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舆论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也是确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保障。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的新兴移动网络媒介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这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表现。但是,伴随着言论自由而来的,还有大量虚假信息和偏激言辞等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干扰了公众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甚至影响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和主流媒体应加强对民间舆论场的监督和引导,例如,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网络法规,打击虚假信息传播者,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力度,规范民间商业网站的舆论传播内容,净化网络环境。主流媒体需要及时纠正错误和虚假信息,揭露违法犯罪现象,积极引导舆论主流趋势。

此外,要加强移动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有机结合。移动网络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移动网络媒体成为舆论场的重要阵地,也促使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网络媒体相互设置议题成为一种舆论传播的常态。移动网络媒体是民间舆论场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传播形式是以熟人圈为主,而意见领袖则对熟人圈的舆论传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其他媒体的态度和意见对移动网络用户造成影响,进而形成移动网络与其他媒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民间舆论场的规范引导需要使移动网络和其他媒体有机结合,在实行自我引导的同时,强化与其他媒体间的互动和监督,形成积极健康的民间舆论场环境。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民间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高人隐藏在民间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高人隐藏在民间
舆情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