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编辑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编辑出版创新发展研究

2015-03-18 12:58:19尹佳琪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出版业选题

尹佳琪

加强编辑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编辑出版创新发展研究

尹佳琪

编辑出版业是复杂而系统的行业,要求编辑具有创新能力,以提高出版物的创新力与说服力,进而推动编辑出版业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在阐述编辑出版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对出版技术的创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培养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

编辑出版;创新能力;出版业

[作者]尹佳琪,硕士,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术理论研究部编辑。

在编辑出版业,创新已经成为高频词汇。从新闻主管部门到出版社和出版集团,从出版协会、出版科研机构、高校到行业内各个媒体,都在提倡、鼓励创新。编辑出版业要在编辑模式、编辑理念、编辑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传播新信息、新风尚、新观念、新思想,反映出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于编辑而言,要具有缜密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促进我国编辑出版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一、编辑出版观念的创新

(一)编辑策划观念

策划是一种行动和观念,体现在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特点。编辑策划分为总编策划、编辑室策划和个体编辑策划三个环节,并形成完整的策划链,也可以将此策划链理解成宏观策划、中观策划和微观策划。每位编辑人员都要从自身生存环境和知识水平出发,体现自身的策划能力。编辑策划以个体编辑来完成,通过他们的社会关系联系成出版行业的社会网络。编辑室策划是联系个体编辑与总编辑间的中介,是对个体策划的补充与完善。总编辑策划是运用大思想,系统地处理选题,使策划能辐射全局。

(二)精品观念

编辑出版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精品观念。第一,选题精。选题时或者观点新、立意新、角度新,或者为旧题目加入新思维和新理念。经过市场检验,只有艺术性、思想性兼备的出版物,才会受到读者的喜欢。第二,内容精。虽然选题较好,如作者的知识面、素质、水平较差,就难以出精品,这就需要内容精,需要水平较高的作者创做出优质的书稿。第三,编审精。在优秀原稿和选题的基础上,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编辑人员。他们可以提炼主题,让读者看到原稿的内涵与核心。编者要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还要对标题予以提炼,以吸引读者的目光。第四,形式精。美术编辑要根据文章内容和受众人群,运用创新意识设计出独树一帜、不落俗套的外观形式。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与努力,才会得到精美的出版物。

(三)读者观念

第一,典型读者观念。典型读者是对读者群体进行调查和归纳后总结出的,具有普遍特征的代表形象,以便准确地对读者进行基本定位。编辑出版业要明确自己刊物的读者群,重视读者与编辑间的沟通与接触,提高编辑的服务意识。第二,读者调查观念。就是对读者数量、读者阶层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期望、阅读倾向、阅读目的进行调查,进而对编辑出版的选择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调整,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

二、编辑出版技术的创新

编辑技术创新是运用现代化编辑技术工作。现代化编辑方式是运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计算机技术,记录、加工信息的技术方式。

(一)电子技术提高编辑工作质量

电子技术正在影响着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编辑工作更加数字化和科学化,现代化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方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编辑出版已经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片信息进行处理,此模式是整体的、系统的、运用符号编码操作的处理模式。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微机打印、定稿、激光照排等流程,让编辑模式产生极大的变化。

第一,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审稿。现在很多人运用计算机写文章,以网络或光盘形式寄稿。编辑也可以运用计算机审计稿件,以数据库的资料来评估和定性稿件,以评价其学术价值,杜绝因为视野狭窄和专业局限而出现的主观随意性。第二,运用计算机加工稿件。编辑可以把稿件拷贝到电脑中,在屏幕上对其进行调整、修改、增减等,既方便快捷也更加规范。第三,运用计算机排版。编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电脑屏幕上进行版式加工,去掉中介环节、缩短时间、减少错误。

新的编辑模式能够降低编辑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创造性工作。如编辑能够用电脑来检索文献,在海量信息中收集有用的成果和材料,了解学术动态,以增强判断、审计稿件的质量。此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便于对稿件进行系统管理,如存储、登记征订、发行出版物等。

(二)多媒体技术添加编辑内容

编辑工作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编辑主体既能够用图像符号、图形、文字,还可以运用动画符号、视频、音频等系统,拓展和丰富编辑工作的内容。编辑出版过程就是编辑审定图像图形、文字稿本的过程,运用审美和科学的角度对其予以编排,以实现图文并茂的效果。编辑运用多媒体技术时,不是将声音符号与文字符号简单地连接在一起,而是将其变为计算机数据,采取计算机认读与识别功能,如C++、Visual Basic等来链接各个媒体。运用多媒体技术,让编辑方式出现质的转变,从平面融合排列图像、图形、文字的图书模式向链接计算机程序的方向转变,为编辑人员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广阔空间。

三、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编辑创新能力要制订明确目标

在美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系统的工程,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其先进经验,建立培养人才的机制。就编辑出版业而言,因为不同编辑出版机构的组织结构和出版方向具有差异性,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不同的标准,编辑出版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编辑创新能力要设计详细规划

第一,提高编辑的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培养创新能力时,既要重视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了解和把握国家的政策方针,合理、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文化、揭露丑恶现象,凭借编辑出版这一传播渠道,提高政府与群众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二,培养编辑的创新意识,可以全面增强其创新能力。编辑要具有联想力和想象力,增强自身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在打破陈旧框架、质疑新闻事件后,提出对新闻事件的观点,根据新闻点个性化地编辑新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加入创新思维,制作成别具一格、科学合理的新闻。

第三,培养编辑文化和专业素质。现在社会新科技、新知识不断出现,培养编辑的文化素质是构建文化型、学习型出版社的必要途径,编辑既要具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完善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与深厚的文字功底,还要具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勤奋的写作精神和多元的思维方式。丰富与积累知识是持久、长期的过程,所以编辑出版业要格外重视对人员素质的培养。

(三)培养编辑创新能力要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主要表现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方面。培养编辑出版人员创新能力应该运用如下策略。第一,编辑出版机构要设立创新荣誉奖。奖励项目对于编辑特别是年轻的编辑而言,就是风向标,为其指明发展的方向。第二,一些编辑具有明显的创新素质,要为其提供培训、学习、出国交流的机会,开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编辑出版工作的内涵。第三,引导和鼓励编辑在选题方面进行创新,对于可以为出版社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选题,要给予嘉奖。第四,在编辑进行创新和尝试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承担风险,如年轻编辑因为选题的结果差强人意或者造成损失,编辑部和出版社要分担一些责任。

高层次人才对于创新活动有执着的追求,这源于他们有欲望探索未知世界,也源于其拥有创新的内在激励。编辑出版机构运用激励机制,可充分调动编辑的创新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并以创新成果奉献企业、奉献社会。

四、结语

编辑出版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创新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在编辑策划观念、精品观念和群众观念等方面对编辑出版的观念进行创新,以电子技术提高编辑模式、以多媒体技术拓展编辑内容来对编辑技术进行创新。

[1]付江平.新时期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与编辑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出版,2011(5).

[2]余朝晖.试论编辑的时代使命与出版创新理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3]向磊.记者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5).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出版业选题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18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2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谈诗词的选题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2:06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2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1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2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