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煤矿中学 邵景莲
刚担任班主任工作时,我年轻气盛遇事压不住火,爱发脾气,认为严师出高徒。特别是那些“坏学生们”做错了事,我更是气上加气,总觉的他们是在惹麻烦,所以处理事情时也相当严厉,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离我越来远不愿意给讲心理话。我和学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我的观念产生了变。
一次自习课我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有人在尖叫,我顿时火冒三丈猛地推开教室的门,教室内顿时寂静,为了整顿自习课的纪律,查出尖叫的学生,我让学生们写纸条揭发。也许是当时太闹了,有的学生根本没注意到是谁在尖叫。就这样拖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是我叫的”。这是一名性格内向的后进生。我一时很难相信这件事是他所为。通过后来的单独谈话,他说:“老师我一直想让你注意我,只怪我学习不好。”他的一翻话让我陷入了长时间的反思。是的,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我没有给学生一颗宽容的心。他从内心想成为一名让老师重视的好学生,只是从小学生以来,他一直都是在扮演着一种反面角色,使他对老师产生了一种对抗心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过分强调“管”忽视了“理”,对他们看管的方式多带了强制性,违背了学生主体身心发展和集体成长的规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策略和方法,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特别上那些被贴了标签的后进生,我们将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心,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经过那次自习课的事情,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我对那些后进生都会投去关爱的目光。我把日记和课后的谈话作为我们交流的主要手段,通过日记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给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等。有位后进生多次在日记中反映他家每晚都有人打麻将,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缓解他们的矛盾,我对该学生进行家访,说明了我的来意,他的父亲面带窘色地从烟雾缭绕的麻将桌上下来。我给他看了他孩子在日记中对他的心理话,看完后这位父亲的眼角噙着泪水,通过那次家访,这位后进生学习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上课能主动举手,不会的题跑到办公室来问老师,我把这种好的迹象反映给他的父亲,希望他能为了孩子改掉成夜打麻将的毛病,见到这种起色,这位父亲露出了发自内心微笑。我和学生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后进生在课堂教学中“回答”“做题”等,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当后进生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成功,内心会萌发一种快感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补偿,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每次班会,我们都统计本周哪些学生受到了表扬,为什么受老师的表扬,每次老师的表扬都会使那些后进生的脸上荡着灿烂的微笑,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特别是那位蒙古族小女孩,英语和语文的水平上升的特别快,语文的一次测试中她竟然拿了第一名。她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她成功的动力。
教师应该以一颗公平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渴望知识,都在寻求老师的关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心,挖掘“闪光点”,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例如,我班的张欢同学,基础差,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一次,课堂提问时她犹豫地举起了手,我马上请她回答。在我的帮助下,她回答对了。我高兴地表扬她:张欢同学真棒!大家表扬她!”同学们热烈为她鼓掌。从此以后,张欢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喻教学只给人知识,不如给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老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搞好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如灯塔如舵手,引导学生如何“扬波击水”,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
越战期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身上恶习很多。要想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绝非易事。训练营的军官们用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的几个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都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所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还特别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是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遵守纪律。一段时间下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了,这些新兵身上的坏习惯真的变少了,作战也真的如他们的家书上所描绘的那样、精神焕发、英勇顽强。
这就是标签术的运用,用心理暗示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方法在我们教育中也是实用的。
走进后进生,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用一句句赞美的话语打动他,用一个个善意的目光感染他,用一次次激情的掌声鼓励他,用一颗颗热情的心拥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