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探讨

2015-03-18 10:06:49李建臣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体质青少年体育

杨 阳 李建臣(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问题的探讨

杨 阳 李建臣(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当然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也是不容乐观。本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特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在现如今向体育强国发展的目标下,依据分析理论框架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实践方法和相关部门提供充足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形势严峻,主要因为现代生活方式、家庭习惯、生态环境、教育体制等因素造成这种令人堪忧的情况。改善这一现象应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多方面努力,家庭和学校要营造和完善健康的体育氛围,重视青少年体育动机和兴趣的培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青少年 体质健康 体育运动

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显得更加现代化和机械化,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各种亚健康和文明病的滋生、发展和蔓延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世界各国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不容忽视。长期以来体育领域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瞩目和关注,也是关乎我国生存发展的大事。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新时期,我们必须从战略使认识和深刻理解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和阅读,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青少年体质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并且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具有指导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当前有关青少年体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探究,从实际出发,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力求研究成果具有实践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

1、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各项工作都是百废待兴,国民体质健康问题更是重要建设工作的内容之一。我党的几代领导人在我国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分别对国民体质健康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我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还处于复苏阶段,提出了“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运动”的口号,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良好促进作用来提高国民体质建设强大祖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不断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要得到有力的保障,提出了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体育运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一直以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但它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快速发展已被渐渐退化浅化了,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各种亚健康疾病也就随之而来,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日益凸显出来。现如今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电脑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绝大多数职业性质都是对着电脑完成的,日复一日,经过多年由原始人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类又坐了下来,又成为和原始人一样的形态。近年来据调查研究得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呈滑坡状态,国民身体素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亚健康人口比例连续上升,慢病人口也占了较大比例。这些调查研究使人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健康的体魄才是生活的关键,促进国民身体健康,全民健身是有效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的关键因素。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2009年也就是北京奥运会不到一年之后,公布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里显示,可以保证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的学生在日本占了21.3%,而在同等条件下中国的学生仅占6.3%,不足日本学生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关于其下192个成员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预测寿命的排名顺序,日本排在了第一位,而中国则排第81位。我国是人口大国,健康问题现实如此严峻,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若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人士和社会群众的共同努力。必须使体育在一定意义上健康有效的发展,使各层人士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培养健康第一的意识,把它看做国家发展的重要方略。针对人民体质健康问题,在各级会议上纷纷受到重视,各层领导各抒己见,具体建议包括调整师生比、推行小班化,确保体育课时、解决体育场地不足等。解决措施主要包括:注重学校体育,加强学生可与体育锻炼,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教学方法手段应创新多样,注重学生思想和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精神。学校体育关键在教师,而“每天锻炼一小时”应具体到“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将其列人教学大纲,也有利于解决体育教师缺编问题;体育为教育之基,应加大投人,改变学校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培养与配备,建立学校体育课程监督机制等。

2、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2.1、体制因素

现阶段在我国举国体制下,体育赛事的主要模式是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教育制度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但各种考试仍然扮演着主要角色。很多学校和教师无视相关体育法律、法规,一味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挪用占用体育课已屡见不鲜。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体育,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也是必然的。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压迫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千方百计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各种补习班和作业导致没有课余休闲时间。在如今,分数无疑是学生的命根,升学率也是衡量学习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这一目标,不断增加学习强度,挑战学生生理和心理极限,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下降。近年来,我国各地对中考和高考体育成绩和考试项目作出了相应规定,提高了考试标准,但真正落实的地区很少。由此可见,教育体制无形中将体育置于全面发展之外。

2.2、家庭因素

环境造就人才,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轨迹主要受家长教育理念的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是由家庭体育价值观念决定的,家庭教育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当然,许多学生被视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品质薄弱。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局限于物质和生活上的照顾,而忽视了意志品质的培养,致使现在学生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奋斗的意志。体力劳动明显减少,多由家长代劳,体育锻炼时间较短且强度较小。很多家长对体育锻炼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体育锻炼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体力下降且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更钟情于音乐美术和各门文化课程,面对各种素质拓展和体育运动不予接受,干预和阻碍学生的体育路锻炼,殊不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方式。

2.3、现代生活方式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代替了体力劳动,机动车代替了走路,电梯和通讯设备减少了步行,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形形色色的电子产品占据了青少年大部分的余暇时间,加上现在被青少年盲目推崇的不良生活方式,洋快餐、痴迷网络、通宵聚会,这一系列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使生活更加便捷,但也直接影响了这些缺乏理性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2.4、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先天条件,包括空气质量、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例如冬季雾霾天越来越严重,食品安全等问题也对青少年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饮用水也越来越部符合国家标准,饮料、激素类食物更是体质健康的隐形杀手

2.5、自身因素

在现阶段我国考试制度下,大多数青少年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超负荷的作业使忽视体育活动的现象比比皆是。从体育动机和兴趣来说,青少年爱好单一,沉迷于网络和手机,对体育运动缺乏浓厚的兴趣,从而丢失了体育活动的驱动力。这也是造成现在青少年自私、偏执和孤僻性格的主要原因。学习压力大是影响青少年体制健康的自身因素,先天体质差,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等也是其中因素。

3、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结果与建议

3.1、使国家出台的学习体育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完善促进青少年体制的制度政策,努力使学校各项体育工作有效开展,在执行中得到法律保护,对违反规定的也要进行惩处,从而提高体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

3.2、青少年群体是全民健身的根本和基础,把重点放在青少年身上,扩大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以及家庭重视青少年体质的氛围,激发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性。社区体育项目更受青少年亲睐,娱乐性、自由性、群体性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有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同时与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受。

3.3、积极倡导“绿色生活”的理念,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使体育活动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科技信息时代的危害,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家庭、社会、学校要运动精神、物质和理想全面的激发鼓励,运用支持关怀的方式,多种形式使青少年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1]陈虎,范丽.第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J].安徽体育科技,2012(1):42-45.

[2]阳建宏.浅析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下降原因及应对策略[J].体育世界,2012(8):55-56.

[3]温洪泽.青少年体质发展趋势及其成因分析[J].运动,2012(1):8-10.

[4]马爱华.改革中考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学校体育,2007,(5)

[5]许汪宇,体力活动与青少年健康.体育科研,2011(1):第66-71页.

[6]李海燕,陈佩杰与庄洁,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与体质健康相关性研宄.上海预防医学,2011(4).

[7]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5(1):67-71.

[8]张忠,严爱鸣.体育强国建设中青少年体育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19.

[9]冯霞.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1-5.

[10]杨国仁,盛志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6.

猜你喜欢
体质青少年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青少年发明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