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之我见

2015-03-18 08:27:5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群星小学陈衍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思路习作作文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群星小学 陈衍欢

学生作文的好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作文教学,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以不断锤炼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作文指导课中的“指”,点明作文目的,交代作文要求和方法,为本次作文训练指明方向。“导”我认为有四层意思:一是诱导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是搞好作文训练的关键。二是开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是搞好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引导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偏差,脱离了正常轨道,教师要及时将其引导到正常的思维路子上来。四是疏导阻塞。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暂时的阻塞,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习作指导贯穿于习作训练的全过程,其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目前看来,习作指导课存在主要问题是:一是指导过泛,二是指导过细。其结果,学生不是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就是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缺乏个性,对习作感兴趣的不多。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从教小学语文21年来,认为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教学原则,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作文指导课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观察、思维、表达相结合的原则

在作文指导中首先要重视观察和思维的训练,而且要把观察和思维的训练贯穿于整个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以观察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把观察事物中的感受,通过大脑的加工,周密的思考,再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既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又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二)读写结合原则

读写结合,就是从读学写,以读促写的意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理解表现力强的词语和句子,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连词成段,连段成文的。启发学生领会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都是直接相关的。

(三)先说后写的原则

说话是写话的先导和基础。口头语言有了良好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是因为说话与写作在表达目的、内容、构思、词语等方面许多因素都是相同的。只有说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写的时候才能做到内容具体,层次清楚,有条不紊。所以,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教育性原则

学生的一篇习作,往往是他的立场观点、人生态度、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的重要表现。教师应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道德情操、审美观念等受到熏陶和培养,获得丰富的感情体验,个性也得到发展。

二、指导学生作文二三法

(一)材料的积累——厚积而薄发

第一,开拓生活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择自然景物,周围的人事以及一些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让学生留心观察,以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形成勤于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第二,指导观察活动。指导观察活动首先要在观察前向学生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任务。教师还应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规律,逐步具有独立的观察能力。指导观察方法首先应教会学生有序观察,其次要教会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一个整体的全面认识。再次要教会学生学会比较,辨析特点。

第三,注重知识积累。积聚习作素材,仅靠直接感知周围世界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各种知识,开拓学生视野。

(二)思路的拓展——神思而飞扬

第一,合理联想。联想是思维的“桥梁”,有了这样的“桥梁”,思路便畅通无阻。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联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纵向联想,二是横向联想。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都不是漫无边际是胡思乱想,而是从特定的立足上出发,沿着特定的思维线路进行,找到主体物展开联想的方法。

第二,因势利导。在习作过程中,当学生对常规思路不太满意时,教师可利用这种特定的向往和追求,适时地提供能够获取别的优良思路的诱因,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拓展习作的思路。

(三)语言的积累——妙语跃笔端

第一,在阅读中吸收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吸收语言材料,并随时储存在记忆的仓库里。

第二,在训练中丰富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仅靠单纯吸收课文中现成的范例是不够的。教师还应以教材为依据,拓展开去,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丰富词汇和句式,让他们掌握描绘各种形象的词语,去标志不同的形象个特征。

第三,在运用中锤炼语言。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语汇和句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大胆运用,并鼓励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精益求精。

三、作文指导课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如实物演示、扮演角色、播放音乐等,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是习作关键性的一步,它决定着文章能否切合题意。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通过训练,要使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明确习作要求。

(三)借鉴例文,指导方法

例文,是为学生提供范例,通过分析,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有所借鉴。所选择的例文,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或是教师的“下水文”等,应当比较突出地体现该次习作要求。

(四)指导选材,拟定提纲

通过分析、比较,训练学生围绕中心和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材料的能力,习作提纲是学生酝酿,构思的结果,是文章写作的蓝图。拟定提纲,是指导学生练习谋篇布局的有效方法。

(五)口头作文,评议练说

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先进行口头作文,并让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自由评议,互相启发,以此借鉴对方的经验,完善原来的习作构思。

(六)反馈小结,堂上练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结、点拔后,学生动笔习作,一般不少于二十分钟。

猜你喜欢
思路习作作文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