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进展

2015-03-18 07:46:36杨爱玲杨雪梅豆欣蔓魏志红李彦俊冯雅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肠蠕动棒棒糖口香糖

杨爱玲,杨雪梅,豆欣蔓,魏志红,李彦俊,冯雅敏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进展

杨爱玲,杨雪梅,豆欣蔓,魏志红,李彦俊,冯雅敏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腹部手术后患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胃肠功能受到一定抑制,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影响术后恢复。本文就小儿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医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小儿;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护理进展

腹部手术患儿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手术器械的物理刺激以及恐惧心理等原因,胃肠功能减弱或消失,术后易发生腹胀[1],引起不适,导致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且比较棘手的并发症。因此,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对保障手术成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十分重要。为此,笔者查阅了近年来以小儿作为研究对象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文献,综合分析各种方法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1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减弱或消失的原因

1.1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胃肠道运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起抑制作用,而副交感神经促进肠蠕动。通常术后早期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主导地位。Smiddy[2]提出,术后胃肠动力的抑制状态是由于交感神经机能亢进以及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所致。

1.2 胃肠激素

近年来研究焦点集中于体液因素上。手术能抑制各种激素的释放,如GAS、神经降压素(neurotransmitter,NT)及胰多肽(pancreatic polytheistic,PP)[3]。血管活性肠肽(radioactive intestinal pep tide,VIP)直接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其水平在术后显著增高[4]。另外,疼痛刺激产生的P物质(substance,P)也是已知的能够抑制胃肠动力的重要体液因素[5]。

1.3 电解质紊乱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钾摄入减少和丢失增加,术后24 h内普遍存在低血钾。低钾血症时,肌肉兴奋性降低,使胃肠道蠕动减慢,所以血钾浓度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密切关系[6]。

1.4 麻醉方式

腹部手术一般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

1.5 术后镇痛

阿片类药物对胃肠功能的抑制作用早已为人们熟知,吗啡可作用于脊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直接通过外周神经作用于小肠,抑制肠蠕动。但良好的术后镇痛不仅可有效抑制儿茶酚胺浓度的增高,降低术后应激反应,而且可减少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利于胃肠功能恢复[7]。

1.6 腹腔感染

患儿腹腔感染也是抑制胃肠功能恢复的原因[8]。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以及术前患儿哭闹而吞入大量气体导致胃肠积气,均会导致胃肠动力性功能障碍。

2 促进小儿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方法

2.1 手术方式

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后早。陈永革[9]报道,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胃肠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早;彭永辉等[10]将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可能与前者手术创伤小有关。

2.2 药物治疗

2.2.1 开塞露纳肛 张体平等[11]报道,开腹手术后患儿早期使用开塞露,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减少并发症,且开塞露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已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开塞露是高浓度液,具有高渗作用,且不易被吸收,经肛门注入后,可直接刺激直肠壁感受器,引起排便反射,从而促进肠蠕动。

2.2.2 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 王立勇[8]报道,小儿腹部手术后使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胃肠道动力性功能障碍效果良好,显效率高,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红霉素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红霉素能有效刺激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运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神经丛中乙酰胆碱释放以及P物质合成,刺激胃肠道胃动素细胞释放,使血浆中胃动素水平升高,进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3 穴位按摩、穴位敷贴及推拿治疗

2.2.1 穴位按摩 梁伟姬等[1]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腹部手术后腹胀,结果表明,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增加患儿舒适感。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一个经络系统,通过按摩穴位,使经络得以疏通,血气运行得以通畅,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2.2 足三里敷贴 贾利辉等[12]报道,足三里中药敷贴治疗术后腹胀效果显著。中药敷贴处方:大黄、木香、桃仁各9 g,牵牛子、赤芍各6 g,冰片3 g。上药研成细末,用香油调成稠糊状,以不流淌为度,外敷双侧足三里,以塑料薄膜封包外固定。每8 h更换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现代药理已证实大黄、牵牛子、木香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桃仁、赤芍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肠壁微循环,从而保持胃肠活力。

2.2.3 推拿疗法 雷霆等[13]报道,推拿疗法在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无规则性腹痛及食欲改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目前的研究及文献报道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小儿推拿的特定穴多集中在手部,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通过经脉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发挥作用,有利于术后恢复,并且小儿多能配合治疗,家长也容易接受。

2.4 频谱照射

吴翩等[14]报道,频谱照射治疗对于阑尾炎术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及腹腔炎症吸收均有促进作用。并且频谱照射有着无创、无痛苦等优点,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频谱照射利用电磁波辐射原理,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强,起到促进肠蠕动、炎症吸收的作用,同时还可收敛创面,使创面干燥,减少渗出,避免细菌繁殖,促进创面愈合。

2.5 咀嚼口香糖

赵萍等[15]报道,腹部手术后患儿咀嚼口香糖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咀嚼口香糖是根据假饲原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即食物未入胃便引起胃液分泌。口香糖被认为能够引起通常是由食物而引发的迷走神经反射,增加与肠动力有关的胃肠激素分泌[16],从而增强肠蠕动。由于没有食物进入胃肠道,不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17],也避免了部分患儿不能耐受早期进食的情况。同时,咀嚼口香糖可以使患儿心情放松,转移注意力,使之在放松的状态下配合治疗[18]。咀嚼口香糖还可以清洁口腔,防止口腔内细菌繁殖,保持口腔无异味。

2.6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梁虹等[19]通过分析小儿阑尾切除术后不愿早期下床活动而致使术后肛门排气延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肺部、肠道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术后早期活动,能促进身体各个系统代谢增强,改善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张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20],减轻腹胀,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及伤口愈合。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呈正相关,即活动越早排气越早[21]。

2.7 术后早期吸吮棒棒糖

为寻求一种较为理想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改革传统治疗方式,笔者在多年的小儿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将棒棒糖用于腹部手术后患儿。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后患儿早期吸吮棒棒糖有助于缓解术后腹胀,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7.1 吸吮棒棒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理论依据 一般认为味觉刺激能引起唾液大量分泌,其中最有效者为酸刺激,其余依次为甜、咸和苦[22]。唾液在口腔消化的过程中可反射性引进胃、胰、胆囊活动,促进消化液如促胃液素、胃泌素和促胃动素的分泌,从而增强肠蠕动[23]。此外,进食还能刺激肠蠕动,小肠的节律性运动在空腹时减少,进食后增强,并呈周期性增强[24]。

2.7.2 吸吮棒棒糖的其他优点 患儿吸吮棒棒糖时糖分缓慢融化后进入肠管,在一定程度上为患儿补充了能量,又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违背“禁食水”医嘱要求;吸吮棒棒糖还可安抚术后不能进食而处于饥饿状态的患儿,避免其因哭闹加重腹胀或影响腹部切口愈合。还有研究显示吸吮棒棒糖能有效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保持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平稳,减少哭闹[25],有利于保存患儿体力,促进康复。

3 结语

综上所述,腹胀是小儿腹部手术后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腹部手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胃肠功能受到一定抑制,若术后数天肛门不能自主排气,则引起腹胀,甚至可能发展成麻痹性肠梗阻,进而导致水电质及酸碱平衡紊乱[26],直接影响预后。故术后早期促进排气是腹部手术患儿顺利度过恢复期的关键。作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应根据患儿病情综合使用各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并不断寻求新的护理方法,使腹部手术后患儿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尽早进食,降低肠粘连的几率及程度,进而达到控制感染、增加营养、促进切口愈合的目的,使腹部手术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1]梁伟姬,欧芬,梁洁英.穴位按摩治疗小儿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22-23.

[2]Smiddy F G.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the surgical Patient[M]. Chicago:Medical Publishers,1976.

[3]Resnick J,Greenspan D A,Brandt L J.Delayed gastric demanding postoperative ileum after astronautics abdominal surgery:part1[J].Am J Gastrointestinal,1997,92(5):751-762.

[4]Delores S,Delacroix D,Tram G.The role of radioactive intestinal pep tide in The inhibition of ant and pyloric elective activity in rabbits[J].J Acton Derv Cyst,1988,22(2):167-173.

[5]Haggler W L.Charm hydrotherapy for intestinal motor and sensory disorders[J].Gastrointestinal Cain North Am,2003,32(2):707-732.

[6]薛富平.腹部手术后早期补钾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3(15):900.

[7]罗涛,李丹枫,余奇劲,等.术后镇痛对肠蠕动影响的临床研究[J].医学新知杂志,2001,11(4):178-180.

[8]王立勇.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腹部手术后动力性功能障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5):93-94.

[9]陈永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24-125.

[10]彭永辉,林伟斌,聂向阳,等.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12(4):341-342.

[11]张体平,党秋红.开塞露促使小儿开腹术后肛门排便的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239-6240.

[12]贾利辉,葛建李,刘满军,等.足三里贴敷治疗术后腹胀12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12):43.

[13]雷霆,周军,张小翠.推拿疗法对小儿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评价[J].现代中医药,2008,28(11):28-29.

[14]吴翩,于丹,姜先敏,等.频谱照射对于小儿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97-298.

[15]赵萍,张钦明.嚼口香糖对腹部手术后肠动力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3):24-25.

[16]Asama T,Kuwait H,Intramural J,etal.Gum chewing ancestrally re-covery from postoperative ileum after macroscopic Coleman[J].J Am Coll Burg,2002,195(1):30-32.

[17]王小兰,廖慧敏,高丽莲,等.嚼口香糖对腹部手术后肠动力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38-939.

[18]张寅凤,周玲,任国英.嚼口香糖减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73-74.

[19]梁虹,林素音,陈珊珊.小儿阑尾切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713-714.

[20]杨洁,于颖,田红.强化功能锻炼伴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6B):1558.

[21]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2]任小红.唾液的分泌及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52-254.

[23]杨惠.咀嚼口香糖对学龄前患儿阑尾切除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6):23.

[24]姚泰.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5]孟玮亿,徐红,李倩,等.棒棒糖缓解婴幼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3,28(12):4-6.

[26]陈月英,马常娥,鲁蓉,等.早期咀嚼口香糖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75-1276.

R473.72

A

1671-1246(2015)07-0156-03

猜你喜欢
肠蠕动棒棒糖口香糖
“沉重”的口香糖
口香糖
口香糖
童话世界(2018年34期)2018-12-03 03:46:42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棒棒糖
幼儿园(2017年12期)2017-07-25 21:17:46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棒棒糖的求助信
摔倒后,地上还有根棒棒糖
海峡姐妹(2016年5期)2016-02-27 1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