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昕
大数据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策略的探讨
方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其应用型人才需求急速上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从高校开始重视、研究、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显得迫在眉睫。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和需求,结合安康学院实际的人才培养特点,分别从培养目标、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个性化学习五个方面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转型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培养大数据研究人才奠定基础。
策略;人才培养;大数据;高校
21世纪以来大数据的出现逐步得到了研究员和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2012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尔耶·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数据时代》对促进人们生活、思维、工作变革奠定了基础,大数据时代巨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以往数据处理的方法,推动了技术革新,也为当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相关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随着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云计算、网联网的发展急剧上升,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各国也将面临很多挑战、机遇[1]。目前,我国大数据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存在很大缺口。而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做好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提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又是其核心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从安康学院人才培养出发,探索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思路,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转型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进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复合型、多样化,我国高校已从传统的精英式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靠拢。高校不但要传授相关学科,例如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要使人才熟悉相关行业技术和业务。2011年,我国在上海就召开了关于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专题会议,在会上各个高校和部分学者就从不同角度对目前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2]。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首先要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将高校学科专业需求为主导,课程体系建设和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企业需求相关联,以应用实践为目标。也有学者提出高校应该确立地方企业需求,从而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构建地方特色的本科高等院校。还有学者认为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应该顺应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构建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来培养复合式应用型人才。有高校也指出大数据技术对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带了颇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大数据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意识到自身院校的优缺点,准确定位高校的发展目标,以避免与实践操作出现偏差。例如,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真实的大数据环境,这需要高校对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于是,不少高校与相关企业先后签订了校企合作计划,如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慧科教育联合开办云计算研究生班,2013年有开办了全国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研究生班[3]。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与IBM公司也签署了联合培养计划,培养大数据时代下高端信息管理人才。同年,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与MIT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也联合成立了国内首个大数据和数据质量研究中心[4]。
除上述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外,还有许多隶属于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院校也在积极探讨、研究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和基础建设。这些高校的招生、生源、服务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但具有学术性大学的科研能力而且具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技术能力。这要求学校需要从地域特点重手分析、结合大数据人才需求,确定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学校环境等方面内容。以安康学院为例,学校具有很强地域性。安康学院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市,居秦巴之间,汉水滨,与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邻,处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样态在此交融生辉,是宜居宜学的理想之地,是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先后开展了3次思想观念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方向,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转型发展,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分为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813亩,环境优雅宜人。校园网、校舍、图书馆等设备齐全,还建有6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9个校级研究中心,组建科技创新团队8个。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设有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等12个教学院系,开设3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陕南民间文化研究、秦巴资源保护与开发、农业资源与环境为重点的特色学科方向。在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有教职工760人,其中专任教师522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3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65%,“双师型”及行业工程背景教师134人等。
这些软、硬件环境为学校培养在大数据时代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为学校顺应时代发展而转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为高校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区域,探讨和研究人才培养策略提供有力保障。
应用型人才是以社会需求为取向,以科学知识应用为目的,对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从而总结、深究新知识、新技能。这需要学生全面、系统、科学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从高校教育着手培养大数据应用型人才是主要途径和职责,它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从其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完善符合大数据对人才的需求。
2.1 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大数据时代发展,2011年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策略。孔繁敏[5[6]指出首先应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取向。许淑慧[7]认为地方院校应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中,安康学院以育人为本,突出应用,强化服务为核心,坚定地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品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奋斗。可见,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原精英教育模式向顺应大数据时代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转型。因此,高校应该深刻理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学校所处的不同层次和地方发展来确立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2 增加校企合作
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掌握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教师,才可能培养出符合大数据市场需求的人才。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数以授课、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大数据专业研究的具体研发工作;而从事大数据研究相关企业又缺乏宣传、教授相关技术的途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壮大高校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将教师送入企业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来达到培养符合大数据市场需求的人才目的。其次,可以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目标,将学生送入企业中学习相关技术和体会其环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安康学院先后与地方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关系。与美国、台湾、北京多家公司和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建10个实验室。与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教育,目前已有58名学生通过多种合作项目出国、出境学习深造。最后,邀请合作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到校讲学或授课,如2012年安康学院的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与知名培训企业“达内”签署了联合培养计划,使学生能更好掌握专业技术和大数据的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经验和基础。
2.3 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以遵循“引入-基础-专业-实践-深究”的思路,根据社会和时代需求对现有相关课程强化,同时,按照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弥补其空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了解现有大数据概念、发展、应用领域等来拓展自身专业知识有利于深造和进修,而且,还要研究其对当今社会的需求和影响来教授学生相关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在课程考核中可以改善学校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课程开展环境,使其向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全面评估专业设置和课程,提供更多的分析数据,帮助教师改善教学质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鲜事物和技术、新知识、新课程等的冲击,使学生不但了解和拓宽了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并了解社会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制定自身学习计划,有助于自导性学习的开展。
2.4 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在基本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前期的理论教学为主配合实践操作过渡到后期的专业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配合理论讲解,同时,注意师生间互动与沟通。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学课程内容的具体概念、原理、基本方法、应用领域,结合实例、案例教学,主要来验证相关理论,使学生从例子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并牢固记忆,并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化,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实践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实践同步为学生制定主题,并讲解实践过程中注意事项和关键技术,主动指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批阅实验报告和聆听解决方案,避免学生出现抄袭、偷懒等现象。
2.5 个性化学习培养
以学生为本,根据大数据时代需求,科学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发展,定期定量向学生提出待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有一定自由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法,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学生个体作为一个信息主体,可以在信息平台上学习、发布信息,也可以进行交流互动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将带给高校发展颇多挑战和机遇,而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高校应该根据大数据带来的新技术、新方法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策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综合考虑为大数据时代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大数据发展更好地服务。
[1]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2] 计算机行业-大数据( Big Data) 专题报告[R].上海: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2011.
[3] 中国计算机行业网.中国计算机报独家策划:揭秘数据科学家[OL].http://www2.iw.com.cn/h/2562/400549-176 04.html,2013-10-24.
[4] 陕西省教育厅. 西安交大与陕西一院所联合成立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研究中心[EB/OL]. http://www. snedu. go v. cn /jynews/gdxx/201308/ 21/ 36355. htm(2014-03-20).
[5] 孔繁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潘蠜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7] 许淑慧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09):23-26
TP311文献标志码:A
2014.11.1)
1007-757X (2015)08-0048-02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项目(NO.14JK1014);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专项(NO.AYQDZR201204);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专项(NO.AYQDZR201203);安康学院教材建设基金项目(NO.Jc201307).
方昕(1985-),女,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智能优化、数据挖掘,安康,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