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支座对大跨度网壳的振动控制分析

2015-03-18 05:21史三元白佳楠
关键词:网壳支座峰值

史三元,刘 郑,白佳楠,王 帅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基础隔震是在结构的基础放置隔震装置,使基础与上部结构分开,通过其吸收和反射地震能量,以减小上部结构的反应[1],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振动控制技术,并编入了我国颁布的规程[2],基础隔震常用的隔震技术包括:橡胶支座隔震、滑动式支座隔震、摩擦隔震[3-5]。

结构基础隔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房屋及一些高耸结构中[6]。随着建筑形式的增多,网壳结构由于其自重轻、结构空间大等一系列特点被广泛用于体育场馆、文化建筑等领域中,且发展趋势为跨度越来越大、壳厚越来越薄,结构通常较柔,阻尼比较低,在地震中更易发生较大的振动[7]。本文对大跨度网壳隔震控制进行研究,以验证隔震支座对网壳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

1 结构模型

1.1 橡胶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

常用的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模型主要有等效线性模型、双线型模型、Wen滞回模型与三线型模型[8-10],本文采用 Wen - bonc 模型来模拟橡胶隔振支座的力学行为。

只考虑单向地震作用时,隔震支座的水平回复力F为式中r—屈服后刚度与弹性刚度的比值;k—弹性刚度;d—隔震支座的横向变形;Fy—屈服力;z—考虑橡胶材料滞回性能的滞后变量,满足下式

式中exp—大于等于1的阻尼指数。

1.2设置隔震支座的网壳结构的力学模型

设置隔震支座的网壳结构基本运动方程为

式中M,C,K—无控网壳结构的总质量矩阵、总阻尼矩阵、总刚度矩阵;)—有控网壳结构的加速度矩阵、速度矩阵和位移矩阵,F—橡胶隔振支座的回复力矩阵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

1.3 结构模型参数

本文选用单层柱面网壳计算模型,图1所示,网壳跨度为60 m,失高位18 m,壳长为150 m,矢跨比为0.3,屋面重力荷载 1.0 kN/m2,网壳结构斜杆和横向杆均采用Φ325×12 mm圆钢管,山墙框架柱采用直径为1 200 mm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 mm×800 mm,结构阻尼比为0.02;在网壳结构柱底设置隔震支座,支座直接与基础固接,其中,隔震支座基本力学参数为:水平刚度为4 000 kN/m,屈服后刚度为800 kN/m,水平屈服力为40 kN,竖向刚度为3×106kN/m。

2 模态分析

原结构与隔震结构前10阶模态的周期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设置了隔震支座的网壳结构前4阶的自振周期较无控结构均显著延长,自第五阶频率之后增大幅度稍减或略有提高。可见,通过设置隔震支座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使结构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卓越周期,以避免结构发生共振反应;同时结构自振周期的延长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

3 隔震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分析

计算了不同地震强度对隔震支座减震性能的影响,由于较横向水平刚度,网壳屋盖纵向水平刚度相当大,因此纵向水平地震作用对网壳屋盖影响很小,故只分析横向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地震波选用1940年的EI Centro波,水平峰值加速度分别调整为 0.1g、0.2g、0.3g、0.4g;地震波双向输入,竖向峰值加速度调整为水平向的0.65倍,持时为30 s。

表2 列出了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网壳结构各振动响应参数的峰值减震率;图2绘出了无控及有控网壳结构不同节点(节点位置如图2(a)所示)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地震响应,图3绘出了0.1 g与0.4 g峰值加速度下,网壳结构隔震支座的输出力-位移曲线。从图4可以看出:

3.1 不同地震强度下隔震结构振动分析

表1 设置隔震支座后结构周期对比Tab.1 Contrast of the cycle of structure installed the rubber bearing

1)隔震结构体系在峰值加速度为0.4g条件下的减震效果最好,其中:水平最大位移减震率为5.6%,竖向最大位移减震率达到54.1%,水平最大加速度减震率达到38.9%,竖向最大加速度减震率达到62.5%,通过分析图3(a)隔震支座输出力-位移曲线可以得知:在最大水平行程内,橡胶隔震支座塑形变形越大,耗能能力越强,因此在大震下,隔震体系可表现出较好的减震效果。

2)较其他工况,在峰值加速度0.1g条件下,隔震结构体系各响应参数的峰值减震率均有大幅降低,分析图3(b)隔震支座输出力-位移曲线可知:在小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下,只通过改变结构刚度来减小结构加速度反应,不能提供附加阻尼来耗散地震能量,因此减震效果不佳。

3)相对于无控结构,有控结构的水平位移响应降低不明显,最大减震率为18.1%,甚至有些工况下还略有增大,这是由于水平位移中大部分是由于隔震支座提供的,隔震支座产生变形可以使上部构件在地震作用中的变形减小,从而起到保护结构、提高结构安全性的作用,符合隔震支座设计的思想。

表2 结构峰值响应减震率Tab.2 Reduction ratio of peak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4)值得说明的是,在小震作用下,网壳结构设置隔震支座后水平位移大于无控结构的位移,因此设置隔震支座时有必要对上部结构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3.2 不同地震波种类下隔震结构振动分析

选取二、三、四类场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波,分别为1952年Taft波、1940年EL Centro波与1976年天津波将地震作用调整为8度设防时的大震,峰值加速度为400 cm/s2。地震波双向输入,竖向峰值加速度调整为水平向的0.65倍,持时为30 s。

表3 列出了不同地震波种类下网壳结构各振动响应参数的峰值减震率,分析表3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三种地震波作用下,隔震网壳结构减震效果不同,其中,EI Centro波作用下,减震效果最佳,水平位移最大减震率达到5.6%,竖向位移最大减震率达到54.1%,水平加速度最大减震率达到38.3%,竖向加速度最大减震率达到63.2%,基底剪力最大减震率达到58.8%。

2)Taft波作用下,隔震结构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减震率均略小于EI Centro波,其中,水平位移最大减震率达到13.6%,竖向位移最大减震率达到35.4%,水平加速度最大减震率达到32.5%,竖向加速度最大减震率达到53.4%,基底剪力最大减震率达到30.1%。究其原因,较 EI Centro波,隔震结构在taft波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较小,隔震支座变形不充分,因此耗能能力要略小于EI Centro波。3)在天津波作用下,隔震结构减震效果最差,由于EI Centro波与Taft波的能量分布较为分散,天津波能量相对集中,为冲击型地震波,隔震支座耗能能力有限,因此从耗能角度来讲,天津波较前两类波不利于能量的耗散。

表3 结构峰值响应减震率Tab.3 Reduction ratio of peak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图4绘出在EI Centro波地震激励下,网壳结构最大节点地震响应的时程曲线,可以明显看出,结构的各振动参数响应均得到良好的控制。

4 结论

1)隔震支座对结构的振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但地震强度对隔震支座耗能能力影响较大,在最大水平行程内,地震强度越大,橡胶隔震支座塑性变形越大,耗能能力越强。

2)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振网壳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EL Centro波作用的结构被动控制效果最佳,Taft波次之,天津波作用的结构振动控制效果最差。

[1]沈聚敏,周锡元,高小旺,等.抗震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 118-2000,建筑橡胶隔震支座[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0.

[3]SOONG T T,DARGUSH G F.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M].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97.

[4]刘文光,周福霖,庄学真,等.铅芯夹层橡胶隔震垫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19(1):93-99.

[5]苏经宇,曾德民.我国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4):94 -101.

[6]李慧,刘迪,杜永峰.附设耗能装置的高层基础隔震建筑抗震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Z1):276-281.

[7]徐赵东 ,李爱群 ,叶继红.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与发展[J].振动与冲击,2005,03:59 -61.

[8]KOH C G,KELLY J M.A simple mehcnaieal model of elastomeric bearmgs used in the isolation[J].J.Mech.Sci..1988.30(12):933 -943.

[9]FENG DEMIN,MIYAMA TAKAFUMI.A new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lead rubber bearing[A].12WCEE[C].NewZealand,2000.

[10]李秋英,刘丽丽,董宏伟.基础隔震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参数优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3):5 -8.

猜你喜欢
网壳支座峰值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改性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CFD模拟的球面网壳风压分布分析
新型网壳结构整体稳定性能分析
基于ANSYS-UM联合仿真的减振支座减隔振性能研究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铁路桥梁支座耐磨材料的性能研究与优选应用
地震动斜入射对桩-土-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影响
基于CAGD的单层球形网壳构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