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国梦有多远
——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思考

2015-03-18 00: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文化

宋 博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艺术设计中国梦有多远
——对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思考

宋 博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作为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国梦”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其适用范围适合各行各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作为肩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体——广大高校而言,如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设计人才,让他们在环艺、产品、工业等各个设计方向领域做出重要成绩,实现个人的“设计之梦”是当下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高校教育者实现自己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艺术设计;教育;中国梦

梦想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动力,也是其奋斗的终身目标。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甚至是国家,都拥有各个层面的梦想。梦想是人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理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顺应世界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潮流。正是有了“飞天梦”、“设计梦”、“强军梦”等各种梦想的实现,才有最终“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分支之一——“艺术设计梦”关系着祖国未来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环境的营造、艺术设计产品的创新等多个方面。从更高层面上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拉动消费,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对外贸易的规模与提升经济交流的效益。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相比较国际其他艺术设计高度发达的国家而言(如美国、德国、日本),我国国内的艺术设计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决定艺术设计发展命脉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与水平不高,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

一、中国梦视角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设计教育在强有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高峰,从最初的笼统艺术设计教育,逐渐划分出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分工的细化与教育类别的划分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那种“粗放式”的教育方式逐步过渡到“集约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针对性教育方式。教育类别的划分同时也意味着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之前统称艺术设计人才在新世纪设计市场上已经不具备高竞争力,而以细化教育方式培养的人才就业、学习、人才培养越来越有针对性,艺术设计教育已经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但是如果与国外设计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等),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依旧处于落后状态,专业的细化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差距,国内大部分设计产品的创新性、附加值都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就作品的民族性而言,国内大部分设计教育并没有重视作品民族性语言的注入,一味强调与国际接轨,虽然很多设计师用了较为新潮、大胆的设计语言,但是这些作品往往在市场上得不到很好的反响,久而久之被市场所淘汰。其次,在作品审美上缺乏引起共性的设计方案。很多作品过多追求“新、奇、异”,文化内涵缺乏,无法引起国内多数用户的文化、审美共鸣。如何改变设计教育既有的困境,共同营造一个中国特色的“设计梦”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艺术设计教育者共同的心声。

二、基于“中国梦”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构建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交互高度发达的新世纪,全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审美观念的排斥与共鸣,用户需求的多元化成为艺术设计产业中最为突出的特性。作为艺术设计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应该深入思考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课程、培养规格、培养要求、教学方法、实践实习体系作出重大改革,才能符合当今艺术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笔者认为,无论是艺术设计中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遵循艺术设计教育的共同规律,走特色兴教之路。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艺术设计人才,为我国的相关产品、工业设计方案、环境艺术等各个方向的作品注入民族审美的元素、提高作品的文化及经济的附加值。

(一)传承传统,体现中国特色

传承与创新并不相悖,尽管前者强调一脉相承,后者强调破旧立新。艺术设计教育是与市场高度紧密结合的专业,但是作为最终的完成方式——作品必修要引起市场用户共鸣才能获得最终的销售利益。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博大精深、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这种梦想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设计造梦的主体——设计师肩负着如何设计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且符合民族梦想的作品重担。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设计教育体系当中既要重视中国文化传统设计类课程的讲授,又要在具体的作品设计中体现中国特色。如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当中应多开设像《明清家具设计方案解析》、《传统设计作品文化》、《设计传统美学》等专业课程,而在实践教学上,应鼓励学生多做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环境设计作品应过多借鉴中国古朴园林审美元素,在各种室内外环境艺术作品中注入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工业设计专业则是在产品造型、性能与国人的审美、用户习惯相关联,既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又要体现国人传统的产品使用习惯,符合审美需求。

(二)立足民众,为人设计

人是社会主体,也是实现各项事业的根本。习总书记提出的伟大“中国梦”设想,其根本上是要人民群众来实现。“设计中国梦”也不例外,需要千千万万个优秀的设计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设计师培养主体——高校更应该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人才培养的类别与欧美各国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我们培养的设计人才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设计中国梦”的伟大理想?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培养出“立足民众、为人设计”的优秀设计人才。比如在设计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管理平台时,就必须做到以传承人为线索,以地理空间为载体,跟踪式的记录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丰富多源的数字资料,建立基于数字空间中的民俗类活动映射模型,构造规范的数据资源采集、加工和存储工艺,最终建立起无缝融合的多形态非遗数字资源数据档案库。为了体现用户交互性,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候,必须强调高度重视民俗活态文化的实景重现技术:借助先进的三维空间信息采集术、实景三维GIS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民俗活态文化的可视化展示平台,并在数字虚拟场景中需要混合视频、音频、图像及文字建立场景的混合模型;设计展示平台应能够对混合了多源非遗数字资源的模型进行展示,支持场景漫游、民俗文物欣赏。

当然,为了充分体现“为人设计”的设计理念,还要广泛运用现代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对于在网上共享的非遗数字资源,通过将数字水印技术运用到对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证明版权归属,有效的保护文化财产的安全,保护传承人利益。

(三)“以人为本、倡导绿色”

“以人为本与倡导绿色设计”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中最为提倡的教育理念。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始终要灌输这一教育理念,过多追求新、大、奇的设计方案,并不是能迎合大多数国人的口味。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重复利用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一些虽然暂时取得了突出视觉及使用效果的产品,其设计目光是短视的,由于对环境、人力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与损失,最终这个产品将被用户所摒弃。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浪费资源,21世纪是节约的世纪、如何使资源重复利用,并且可以使用户使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是设计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如著名导演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无极》中曾经使用很多舞台道具,这些舞台道具大多都不是使用环保材料所制,并且为了追求突出的舞台演出效果,在器械涂装用漆上也大量使用了不易保护的油漆。节目一经演出,收到了很多环境保护者的反对,他们在论坛上发帖,通过网络来表达对剧组破坏生态环境的控诉。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无极》的票房显而易见,差强人意。因此,通过这件事情,使我们在设计教育当中充分要重视绿色设计的理念,设计不仅仅要功在当下,且要有利于后辈。只是为了取得一时经济、社会效益的投机设计是注定要失败的。

(四)艰辛探索,勇于创新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手段。纵观我们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程度依然不够。照搬前苏联或者其他西欧国家的痕迹非常明显。无论是课程设置、设计基础培养、审美观念的塑造等等,都或多或少缺乏中国特色,更缺少创新理念的塑造。如大学层面统一照搬美术学教育的科班模式,一年级、二年级开设大部分是《设计素描》、《设计基础》等课程,而到了三年级甚至是四年级才有一些实践性的作品设计。学生整个环节培养都缺乏一以贯之的设计实践创新教育。学生们毕业拿出的毕业设计作品模仿、抄袭、甚至是完全照搬。长期以往,我们的设计人才在借鉴、比较的时候,往往以欧美审美标准予以评判,而缺乏本民族的艺术创新性,致使作品沿袭西方国家的设计范畴,导致作品附加值低下。笔者认为,破除此难题,首先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在现有设计课程中要注重实践创新教学内容的体现,尤其是对当下各种设计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创新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曾经用市场上常见的纸巾包为例,倡导学生对设计形态、图案予以创新,鼓励体现中国元素与特色。在课中,在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到中国的汉字图形当中去寻找灵感,找到具有中国元素的纸巾包装形状,通过不同民俗韵味浓厚的设计图案(如水墨画、剪纸、百戏、猜灯谜、舞龙)来展示作品的内在美,改变了以往纸巾设计千篇一律的现状,在试运行销售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该事例表明,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注重产品的外在形态创新,还应重视内在产品文化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的设计文化内涵、使用寿命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三、对“中国梦”艺术设计教育未来的展望

当下,商品经济的发达,使艺术设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相连,好的设计不仅仅改变了产品的使用习惯,还能提升人的办事效率与文化审美水平。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响应创新,体现中国“设计梦”的设计师们,是我们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在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改革方面已做了许多有益工作,但普及改革的力度和效果仍显不足。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新型数字化、可视化文化传播形态正在逐步改变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生态。基层群众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和传统互联网的图文展示方式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更加偏好于互动性强、体验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可视化、多终端的数字化产品设计、销售服务。因此,笔者认为,对艺术设计教育未来必定要内外结合,重点对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展示方式进行探索研究。21世纪是数字化世纪,我们设计教育者更应将重点与中心放在数字化设计手段的创新上来看,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同时依靠新媒体、新技术、文化产业的介入,以数字网络、大众传播、产业传承的思想确保设计项目的续存。因为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对设计作品实现现实表达,同时也保持了设计作品的原生态。经过信息科技的加工、整合与创作,将设计作品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一同被呈现在人们面前,被包装成为数字模式的文化产品,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形式的多样性越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消费空间,积极的提升传播的影响空间,进而有助于设计作品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传播,最终为设计作品的文化传承、产品营销提供了崭新的应用模式,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从理论角度来看,将利用新的数字化设计技术,以作品创新为切入点,研究并总结一套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框架体系,为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性传承来奠定理论的依据。而在内容上来看,通过这样一套综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可以建立相关的案例参考数据库,为作品的展示与传播方式创新提供了另外的发展思路,最终为艺术设计中国梦的实现而奠基。

[1]郭晓,鞠向玲. 艺术教育中国梦[J]. 艺术教育,2013,(9):6.

[2]彭吉象. 艺术教育中国梦[J]. 艺术教育,2013,(10):14~15.

2095-4654(2015)09-0163-03

2015-03-16

J022

A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设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星.云.海》
《花月夜》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