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忠
(武汉理工大学组织部,湖北武汉43007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员教育平等代际间“对话关系”之构建
孙亚忠
(武汉理工大学组织部,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生态环境的新变化,其使得高校党员教育空间得以延伸并经历了情景转换.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网络舆论生态的日趋复杂,要求高校党员教育须调整策略和姿态,引入对话教育理念,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平等代际间“对话关系”,同时把握好新媒体话语空间的主导权.在开展良性互动对话时要坚持交往理性,在引导网络公共空间对话时要设置好议程,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主阵地,在“自媒体人”逐渐登场时要培养“新记者”、“新编辑”,扮好“把关人”.
关键词:新媒体;党员教育;对话关系;主导权
“对话”是人类最基本、最广泛的思想与情感交流渠道.在教育领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开展平等姿态的双向对话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路径.而“公共对话”这一活动最初产生于小范围的人群聚集场域内,主要表现为个人意见表达和将内心感受进行公开倾诉.随着聚集范围的扩大,大众媒介因为“公共对话”的需要随之诞生,成为传播信息和影响交往的重要平台.而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公共话语空间又革命性地被重构,变更和拓展了公共对话的场域范围和主体人群.
高校党员教育关系长期是一种单向度的“传授”关系,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党员教育话语空间经历了情景转换,出现了公共性与公开性的走向.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重新构建党员教育关系,引导广大党员吸纳、认同教育的内容,是新时期应当着重考虑的现实问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参与“公共对话”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往往单纯依靠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任何人都可以搭建一个简易的媒体“工作室”,并在这个“工作室”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和传递.因为目前在这个工作过程中不存在传统媒体在传播流程和内容上所受到的来自主管部门的审查和管制,媒介系统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开始由过去掌控在少数资源控制者手中而转移至掌握终端的个人手中,“自媒体人”纷纷登场.于是,在新媒体的公共话语空间里,参与对话的主体爆炸式增加,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得到启蒙并不断增强,并发出对于公民身份和权利认同的诉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对话”的议题范围不断拓展.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责任已经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民众发布议题、接收信息所处的高度自由环境,因为自由所以对话的议题可以不断延伸和拓展,每个人又可以随意投身于某一话题讨论当中而不受任何限制.因此,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逐步关涉到各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丰富甚至泛滥的思潮与观点在公共话语空间中此起彼伏,思想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喧哗,然而,在看似“繁
华”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负面因素,这也是“网络治理”主张提出的现实根源.
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对话”的载体中介不断丰富.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传播的空间便利性,使得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纷纷上线,论坛、虚拟社区、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等社交媒体丰富了网络交往平台,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各种终端不断推出,民众前所未有地掌握发出个人声音的机会,纷纷开始关注自己的话语权.据«2014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分析报告»分析指出,目前“三微一端”已成为网络舆论的重心,微博活跃度总体降低,微信成新兴舆论场主力军,移动客户端用户和舆情增量巨大,传统媒体融合中寻求破冰,加快与新媒体的“联姻”速度.
(一)良性互动:“主客体”与“双主体”的统一
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因为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过去往往采取口传面命式的精英教育模式,教育对象主要为学生党员,教育方式上实行以教师向学生党员进行“灌输”的单向传授模式.整个教育关系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主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成为了教育活动的客体,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和结果.教师在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编辑和把关之后,将知识直接传递给了学生,一般情况下学生因为该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很少犹豫和迟疑,直接进行信息接收并及时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之中.
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发布和传递平台的增加,任意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传递者或是信息接收者,能够有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良性互动,这使得传统传授形态的主客体关系与双向互动的双主体关系实现统一有了可能.学生党员和其他大多数同学一样,热衷于在网络上漫游,能够迅速、便捷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因此高校党员教育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发展成为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多元、形式多样的平等代际“对话”教育系统,将传统党员教育平台与互联网叠加,打破传统的“教与被教”的教育关系形态,构建师生互动、双向教育的党员教育关系模式.教师与学生党员由此而成为新型网上党员教育活动的“双主体”,在成长目标、知识传递和行为矫正上可以相互激励、互动示范,再辅之以线下的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等活动,甚至可以引入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双重组织生活制等教育形式,这种良性的循环互动可以使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党员教育成为一盘被不断走活的好棋.
总之,将高校传统党员教育平台与互联网叠加,可以培养学生党员独立思考和视角转换的思辨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去理解党员教育所提供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实质,对相关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吸纳和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同时“对话关系”的建立,可以消解过去那种表面接受,内心实则存有抗拒和厌烦情绪的隐性不利因素,学生党员在内心认同的同时又可以开发出他们的“主体性”,培育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主体人格.
(二)强化主导:“把关人”走上前台
“把关人”理论最早为库尔特ű卢因所提出,该理论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在相关渠道中,根据“把关人”的标准或是公正的规则,信息被决定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是继续在渠道里流动.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考察有着一套完善的、成熟的把关流程,包括团支部民主评议推荐、联系人制度、综合政审、三会一课、各种培训、定期思想汇报、党员预备期等,这些程序严格执行下来,是可以夯实青年学生党员的思想基础的.同时在日常的学生工作当中,辅导员又充当了另一个“把关人”角色,学生的思想动态被他们及时掌握,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被他们传递给了学生.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传统的把关流程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因为媒体的公共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大量的接入点存在和信息平台的过度开放,独立网站和开源软件又不断兴起,海量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文化多元、信息多样、传播速度迅捷等现象对于学生党员形成思想领域的大量冲击,增加了高校党员教育的工作难度,衍生了许多新的工作任务.一方面我们期许新媒体工具延伸传统的党员教育平台,拓展党员教育资源,有利于构建更完善的“对话”型党员教育系统.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话语权在向大众分散和下移的同时,言论过于开放、行为过于自由,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和个性素养无法保证其在互联网上接收和传播言论的完全正当性.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到,因为互联网无国界,各种西方思
潮一直以经过包装的理论形态吸引着大众视线,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多元、意识形态终结等不良思潮频频干扰、侵袭学生党员的思想深处,造成他们思想上的混乱,进而影响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如佛朗西斯ű福山近年坦陈,“意识形态并未终结”.
高校党员教育的对象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精英群体,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党员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走上前台,扮好“把关人”,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做好理论阐释和普及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创新,发布和传播主流观点,净化和治理网络空间,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
(一)坚持“交往理性”,开展平等、民主与和谐对话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认为,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交往行为是一种基于“主体—主体”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的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简言之,交往偏重的是人与人的理解和取信的关系.[1]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交互世界构成一种新的交往意义空间,信息权以低成本的方式还原到每个个体身上,一个丰富的、多元化、虚拟的人类社会空间由之产生.曼纽尔ű卡斯特将互联网文化命名为“真实虚拟文化”,他认为互联网只是现实社会的一个反照,他视空间为社会的表达,既然社会在经历结构变化,新的空间形式和过程相应出现,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达,互联网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本身.[2]因为网络交互行为强调尊重个体价值,在网络交互行为背景下塑造公共领域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所以在网络这一缺乏有效的社会关系呼应的世界之中,个体被逐渐异化,世界的概念也随之孤立化,在主体性价值的道德理念下,逐渐发展出了基于交往的主体性性格,亦即主体间性.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实现必然要依靠其社会性,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也强调个体之间的交往.哈贝马斯基于交往行为理论建立了交往行为有效性标准,即“真实性、真诚性、可理解性、规范性”,网络交互行为亟待从上述四个角度完善其基于交互理想构成的共同体世界,在网络交互过程中,在个体诉求与群体利益之间寻找共存之道,个体价值与世界理想获得最大程度的融合与进步,而不是盲目抹杀其中任何一方.
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党员教育应当及时建立基于“交往理性”的平等代际对话关系,开展平等、民主与和谐的对话.在空间转换之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传统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应及时向互动交流转变,将追求思想控制的做法转变为侧重思想引导的举措,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落脚到受教育者自教自律和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上去,即“教是为了不教”.[4]
(二)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走向
李普曼提出,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是媒体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过程关键.[5]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革,传统媒体的控制权被消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双向交流成为可能并日趋频繁,“二重议程设置”现象开始出现.[6]“议程设置”的过程被缩短,时效性有所增强.由于网络媒体的迅捷性、便利性特点,任何一个事件发生时消息可以随时随地被发布出去,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同步直播事件的进程.2015年柴静推出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视频播出后,当天就在优酷获得了600万次的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尽管该纪录片存在数据不尽翔实,观点诸多不严谨的现象,但这样一个主动设置议题以引导公众关注与讨论热点话题的典型案例,足以让我们深思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与速度的革命性变革.
当下高校开展党员教育应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向学生党员传递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以主动姿态设置议题引导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走向.要善于运用传播规律,在议题设置和话语引导中采用柔性的态度和灵活方式,在公共话语空间中进行正面引导;与学生党员的交流过程中应该采取
平等、真诚、谦和的姿态,在语言方式上尽量使用青年人熟悉、轻松、生动的话语,在内容表达上尽量选取贴近学生成长成才的话题,在信息发布上尽量保证客观、稳定,戒绝多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学校还应该把握引导公共对话的正确时机,遵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规律,在新媒体平台上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及时答复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用事实说话的理念,理性、有规划、系统性地引导“公共对话”.
(三)坚持媒体融合,构建跨平台传播教育机制
曼纽尔ű卡斯特提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的技术,但对于自由的运用,完全取决于不同的人和社会.[2]媒体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整个网络格局的联动变化,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员教育效果,应当熟悉新媒体的技术与信息传播规律,在宽带与移动互联网带来颠覆性革新及新旧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实践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联动组合传播与4G时代的媒体化创新,建构跨平台新媒体党员教育平台,推动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实现党员教育工作阵地拓展.[7]
基于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一特征,高校应当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重视网络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对校内现有新媒体教育平台进行整合,在不同平台之间展开联动,构筑以党员教育网站为主体,“两微一端”(官方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和校园门户网站为重点,融新闻、学术、服务类网站为一体的党员教育网络新格局,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着力发挥网络的时代引领功能,切实把网络的文化育人功效与广大青年学生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校园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校园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各高校还应建立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引导学生党员发出“理性声音”.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的舆情监控工作难度加大,应该及时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引入专业的舆情监测技术,重视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掌握校内学生群体尤其是学生党员对于公共事件、热点问题的讨论情况,方便高校管理者对热点问题与公共事件进行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主流思潮,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把关人”工作队伍
互动性是新媒体公共话语空间的显著特征,对话、论辩是公共对话的常态表现形式.运用好新媒体,掌握和应对网络舆情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记者”、“新编辑”和“新网管”,那么,什么样的网络工作者才是高校党员教育所需要的“把关人”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把关人”的问题值得我们积极关注和探讨.
高校应当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运用、管理和开发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认识和运用新媒体是时代给高校党员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应当及时提升高校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着力培养一批熟悉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热心高校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忠诚于党的事业的新媒体技术人才.[8]他们要能够及时对新媒体信息进行认识和解读,作出合理研判和主动设置议题,及时抢占信息制高点,提供权威性网络信息.
高校应当培养新媒体语境中的学生意见领袖,践行“朋辈”教育理念,强化引导、带动效应,及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提升其政治素质和媒介素养,将其培养成能够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的学生“微”文化意见领袖,使用身边同学们所熟悉的话语体系来引导大家,开展朋辈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中发出正面的声音.
高校还应当招募一批学生党员志愿者,做好新媒体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平台的日常更新和维护工作.可以聘请校内已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和老专家担任业务指导和顾问,对于所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理论辅导和技术培训,对于具体工作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提升志愿者们的业务能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出一支相对稳定、高效的工作队伍,激励他们为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奉献青春和智慧.
总之,高校党员教育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党在长期的党建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研究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趋势,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努力创新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曼纽尔ű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01G302.
[4]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10):8G14.
[5]沃尔特ű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 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6]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冼季夏,梁庆周.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工程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 (11):44G46.
[8]毛军吉.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53G 657.
(责任编辑 文 格)
Construction of Equal Intergenerational Dialogue in the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N YaGzhong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WUT,Wuhan 430070,Hubei,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was established,college party members of CCP education space has extended and experienced scene conversion.F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ansion of new media and network media ecology is becomG 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the education work of the Party members was required to make adjustG ment in the attitude and strategies,and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dialogue education,so as to conG struct the equal“dialogue”between generation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as well as to grasp the dominant right in the new media discourse space.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in carrying out the interactive dialogue,set the agend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twork public space dialogue,and take the initiative in dealing with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seizing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network,and cultivate“new news”,“new edition”,playing the role as the“gateG keeper”when the“WeGMedia people”gradually appear.
Key words:new media;education of the Party members;relationship of dialogue;dominance
作者简介:孙亚忠(1974-),男,江苏省盐城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组织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4G12G07
中图分类号:G206;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G6477.2015.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