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娜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陕西西安710048)
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影响∗
李小娜
(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陕西西安710048)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JK1286)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和“社会党国际”关于改良资本主义的一套治理政策和理论主张.它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宗旨,标榜既不姓“资”,也不姓“社”,旨在建立起一个自由、民主、公正、多元的、“第三条道路”的现代社会.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和国际领域实现全方位民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更是提出了使自己理论愈加明晰化的“第三条道路”,力求不但要超越以新自由主义为特征的新右派,还要超越以保守主义为特征的传统左派,即它既反对传统的右翼保守政治,又反对传统的左翼激进主义政治,然而,它却以“中介”的方式“嫁接”起传统左派和新右派.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宣扬政治民主与政治多元化.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政治民主,其基本含义就是实行政治多元化,即政治民主应该是权力的多中心化,民主的合法性在于多党并存,互相竞争.这种主张本身没错,但往往演变为打着政治多元化的旗号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他们自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应该成为代替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第三种“正义”力量,主张民主、自由、人权,主张走民主的、和平的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
第二,鼓吹多元化思想.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并不以一元化思想为指导,也不依赖于任何单一的意识形态.它力挺包括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的方法、人道主义、人权思想、宗教原则、古典哲学等在内的多元化思想.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明确地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它不要求处理问题上的方法严格一致,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上,还是建立在其他方法上,也无论他们是受宗教原则的启示,还是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他们都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1]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社会»也
宣称,基督教学说、人权理论、康德的伦理与启蒙思想、黑格尔的辩证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伯恩施坦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都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三,主张实行经济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及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认为只要生产方式的私有制不妨碍平等的社会秩序,它就应得到保护和鼓励.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不是财产私人占有,民主社会主义的目的不在于废除私有制,生产资料在形式上归谁所有是次要的,具有头等意义的是如何在社会中发挥所有的经济和政治职能,只要限制资本家的经济权利,就能把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第四,主张实行社会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所谓的社会民主很大一部分是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实行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分享”,认为政府应在社会福利方面付出必要的开支.这些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生育补贴、儿童津贴、中小学免费教育、公民免费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休假制度、退休养老制度等.在民主社会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关键在于分配制度不平等,只要按公正原则对国民收人进行一次再分配,就可以实现社会公正.
第五,宣扬超阶级国家观.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存在根本差别,社会主义仅仅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和完善.他们进一步指出,国家是超阶级的、正义的力量,国家的职能不是镇压,而在于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在于使每个人自由地发展它的个性,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是促使国家朝着更加自由、公正和互助的方向发展,社会党的目的是使国家“人性化”,而不是使人“国家化”.
德国社会民主党就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早已不再是传统的“阶级国家”,不再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更毋宁说是福利国家、民主国家,而是主张通过改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
第六,提出“第三条道路”理论.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英国工党率先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理论,试图超越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从内容上看,第三条道路理论主要有以下四大观点:一是淡化意识形态,在政治思维上打破左、右两分法,实现政治观点的多元化,注重团结中坚力量,向选民最大限度地开放;二是在政治哲学上,直面全球化之时代背景,认为“地球村”的出现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国家与政府理应相应发生“非政治”性转变;三是在经济上主张新的混合经济;四是在福利国家问题上,第三条道路信奉“无责任即无权利”,希望以现代“社会投资国家”替代传统的福利国家.
第七,冷战后放弃社会主义的目标,从“民主社会主义”转向“社会民主主义”.
伴随前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在西欧失去说服力.1992年9月,在柏林举行的社会党国际第19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就是“变化中的世界上的社会民主主义”,自此以后,西欧各个社会民主党逐步以“社会民主主义”取代了“民主社会主义”.这种变动,不仅标明变化后的主体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民主主义”,而且更意味深长的是表明了不再奢求用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毋宁说根本放弃了社会主义目标.
民主社会主义借助改良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直接抨击科学社会主义,宣扬超阶级的民主、自由观及国家观,充当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工具,对我国意识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多元化主张销蚀我国公民政治认同.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政治多元化思想,其实质就是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议会制,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苏东剧变后,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多元化思潮对我国的冲击更为强烈,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有的人大肆宣扬全盘西化思想,主张要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用多党制代替一党制,认为只有“全盘西化”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更有甚者,有的人抓住党和政府工作中某些失误,丑化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而至于直接攻击我们党和政府是“一党专制”;有的人以社会“热点”问题为突破口,热衷于揭露我国社会的阴暗面;有的人跳过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混淆民主、纪律和法制之间的关系,力挺西方的三权分立、民主、自由、人权思想.毫无疑问,这些作为对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带来难以想象的消极影响.
第二,思想多元化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位.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的思想多元化,本质就是以思想多元化取代马克思主义.在这种思想多元化思潮影响下,我国一些人放松了对西方文化入侵的防范意识,热衷于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譬如,一部分人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却宣扬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流派”或“学派”,贬低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此诋毁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直接产生怀疑、动摇的思想.
第三,超阶级国家观颉颃人们的政治意识与阶级意识.民主社会主义超阶级的国家观,其本质就是否认国家的阶级性,这既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又根本上损害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理论上和舆论上,民主社会主义鼓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他们或者用资本主义的抽象的“人性”、“爱”代替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抹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或者试图用民主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意识.
第四,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的负面影响.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在,为了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教育,显得更加迫切.而民主社会主义主动放弃“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但大大减弱了社会主义应有的感召力,而且无形中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公信力.其造就并带来的消极影响,自当不言而喻.
从本质上看,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右倾改良主义思潮,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以此为前提,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因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当然,对民主社会主义在某些方面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同样要吸收和借鉴,因为社会民主党在自身的建设和执政过程中所实行的一些政策,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福利的主张,对我国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方面的政策,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较现实的参考价值.
其次,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党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于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制定环保政策,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再次,民主社会主义及社会民主党关于建立民主法制国家的观点,对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又次,社会民主党全球治理的主张具有合理性.为了解决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问题,社会民主党强调,必须强化联合国的作用,改革安理会的构成和机制,必须强化国际法框架下的冲突处理和解决机制;主张建立一种共同负责的全球经济新秩序;主张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南北合作,增加发达国家对外援助比例;主张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倡导新安全观,以和平、合作的手段对付安全威胁,反对诉诸武力等.社会民主党提出的全球治理理论与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具有许多共识,成为我党和政府与社会民主党在国际事务中合作的基础.
最后,社会民主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看得出来,社会民主党为提高自身执政能力,不断改进党的工作方式,增强创新和开放意识;通过不断扩大党的选民基础和社会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通过实行新的治理方式,执政方式由统治转向治理,努力使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3.
作者简介:李小娜(1977—),女,河南省安阳市人,西安工程大学思政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