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系统论看语言的系统性

2015-03-18 01:06彭新竹
外语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索绪尔系统论运作

彭新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9)

从哲学系统论看语言的系统性

彭新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009)

本文从哲学系统论出发考察语言的系统性。研究发现,语言系统拥有协调平衡、动态演化、独立于外部系统、按照等级秩序自组织等一般系统的运作规律和特征。哲学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由此可以揭示出语言系统及其运作的整体性。这进一步表明,语言系统运作所形成的系统环境与普遍意义上的语境产生契合。基于语言系统本身开展语境研究,有助于揭示语境的形成机制。

哲学;系统论;语言学;语言;系统性

1 引言

在语言研究领域,“语言的系统性”是极其熟悉的话题。在洪堡特和索绪尔语言系统论的深远影响下,无论乔姆斯基还是韩礼德都以语言系统为基础建构语言理论。甚至可以说,语言学诞生于对语言系统性的揭示。虽然学术界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当我们把视野放宽,考察哲学、语言哲学等相关学科对“系统”本身的研究,就会对语言的系统性有新发现和新认识。这种研究其实尤为必要,我们把语言界定为“系统”,并赋予语言系统很多特性;现代语言学循着这个路子发展起来。因此,进一步探寻系统理论研究的发展,明确“系统”本身是什么,它有怎样的运作规律和特点,这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研究的漏洞或欠缺,并给予我们有益的启发。这种理论发展以哲学系统论为代表。

2 哲学系统论概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各种“系统”,生态系统、生命机体系统、天体系统、生产系统、交通系统、电力系统、计算机系统、教育系统、医疗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等。甚至可以说,人们生活在系统中,人体是一个系统,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宇宙同样是一个大系统。指导现代科学研究的系统理论及其概念来源正是科学哲学中的“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的任务是表述和推导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理”(贝塔朗菲 1987:8)。贝塔朗菲(L. Bertalanffy)指出,哲学系统论是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学说;它的目的是指导具体学科研究,“通过开拓思维空间使具体科学研究达到更高的层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Mandelbrot 1982: 121)。经过欧文·拉兹洛(E. Laszlo)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哲学系统论形成具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系统运作规律的研究得到普遍重视和强调。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拉兹洛 1991:3) 考察系统运作规则主要回答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如何相互作用这一问题。相关研究得出4点基本规律:第一,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最终达到平衡状态(终态),对封闭系统而言是定态,对开放系统而言是稳态。第二,开放系统达到稳态时,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是有规律的,各要素自身的新陈代谢并不改变这种结合方式,这种现象称为“自组织现象”,这种结合方式称为“协同”。这充分说明,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当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内各要素会自动调节,使系统达到平衡。第三,系统逐步由无序向有序演变,当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会随之发生量变,如果这种改变突破某一界限,系统将发生质变。这揭示出,系统是伴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形成的,系统的渐进性表现出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第四,系统演化是一个从低层次循环到高层次循环的过程。系统拥有“等级秩序”。各要素按照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通过各层系统逐级组合,形成越来越高级和庞大的系统。

系统运作之所以表现出种种规律,协调平衡、自组织、动态演化、独立于外部系统、拥有等级秩序等,正是因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具有整体性。钱学森先生指出,“什么叫系统?系统就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所以系统的概念就是要强调整体,强调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钱学森等 1982:204)。系统中各要素具有相关性,整个系统是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系统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化依赖于所有其他要素。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据有一定位置,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概言之,哲学系统论从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的各种差异中抽象并归纳出“系统”这一概念,并揭示其运作规律。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系统论的研究成果。语言学领域一般讨论语言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然而实际上,“系统的运作规律及特点才是系统的核心所在”(谢萌 2014:14)。

3 语言的系统性

从哲学系统论反观语言系统研究可以得出,语言作为系统拥有一般系统的诸多特点,如语言系统由各种语言符号构成,并具有层级性;相同层级的符号形成聚合系统;系统运作时语言符号呈线性排列,并遵守组合规则……这些特点是现有语言系统研究的基本内容;它们主要围绕语言系统结构,通过静态描写揭示其系统性特征。哲学系统论对系统运作规律的研究提醒我们,包括语言系统在内的任何系统都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演化的,它不断“自我建构、发展和更新”(谢萌 2014:14)。因此,对语言系统性的揭示不但要关注语言系统的构成,更要重视语言系统的运作。

3.1 语言系统的构成

在语言学领域,发端于洪堡特的系统思想是语言系统论的滥觞。普遍认为,把研究对象规定为语言本身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而把语言视为“纯粹抽象”的形式系统,片面强调语言系统的结构性研究是其局限所在(布龙达尔 1992:154)。从哲学系统论出发,我们须要关注“语言系统的整体性”,不再片面侧重于考察构成系统的符号,而是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语言系统环境的构成(谢萌 2014)。

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经典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可以初步考察系统内部环境的构成。索绪尔提出一系列二元对立思想,如“语言和言语”“共时与历时”“组合与聚合”等,对系统环境的整体性研究可以区分语言环境和言语环境、共时环境和历时环境;考察系统环境的建构可以区分组合环境与聚合环境。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影响最为深远。按照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界定,抽象系统环境可以称为“语言环境”,而语言使用环境就相当于“言语环境”;目前,语言学对语境的研究正逐渐转向对后者的关注。在对语用环境的研究中,语言学研究揭示出语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类型;尤为重要的是,语用学研究发现,“语境的构建也呈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语境具有“动态生成性”:说话人“不是完全被动地受控于给定的语境,而是能够借助包括语言在内的种种手段生成、改变或选择自己认为适当的语境”(Verschueren 1999:38-40)。可见,语境研究的深入发展须要探索语言系统的运作机制和建构过程。具体讲,索绪尔指出,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这两个根本特征(Saussure 2001: 27-29)。符号任意性是语言系统“第一原则”(索绪尔 2001:76-77),“符号施指和符号受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说,我们用符号是想指认从符号施指到符号受指的联合所产生的整体,所以我们可以说得更简单一些: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索绪尔 2001:76)。符号线条性的重要性与符号任意性“旗鼓相当”(索绪尔 2001:78)。符号一定是鱼贯排列,相继出现的;它们形成一个“链系”(索绪尔 2001:79)。索绪尔将这一规律视为“根本”,并认为“所有的语言机制都是以它为基础的”(索绪尔 2001:7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必然要求“规约性”的运作,而符号线条性则进一步决定,符号之间的规约性关系必然形成“层级体系”(华劭 2003:40),这是语言作为具有“生命力”(李洪儒 谢萌 2014:705)的有机实体的重要特征;比如语言音系层级性体现为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语法层级性体现为语素-词-短语-小句-句子,等等。符号层级关系的形成依赖于系统的建构框架,也就是符号之间“规约性”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是“建立在语言线性基础之上的关系,这些关系排除同时说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排列在“语言之链”上的要素形成“以长度为基础的组合”,即“语符列”(syntagmes);这是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关系;“在‘话语之外’,有某种共同之处的词语在记忆中相互关联,因此形成包含各种各样关系的聚合”(索绪尔 2001:136)。“聚合排列‘不以长度为基础’,它们存在于头脑之中;它们是构成个人语言的内部宝库中的一个部分。我们称之为关联聚合关系(rapports associatifs)”;“它们(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引者)相当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两种形式,两者都是语言的生命所不可或缺的”(索绪尔 2001:136)。具有“生命力”的语言“不是为了表达概念,而是创造、安排的一种机制”(李洪儒 2013:75);也就是说,语言这一稳定、自足的系统本身就是概念得以创造、形成的环境。

根据索绪尔的思想,语言系统的运作与建构以符号为内容,以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为机制。语言系统环境的建构体现为语言系统本身的运作,它诠释语言系统整体环境的形成。

3.2 语言系统的运作

哲学系统论指出,“系统的实际变化将依赖于只有将来才能建立起来的终态,事件不仅依赖于现实条件而且依赖于终态(系统平衡状态)”(谢萌2004:15)。这说明,由语言系统编码生成的语言意义不仅取决于外在客观现实,而且取决于语言系统如何运作。进一步讲,系统的渐进演化具体表现为“系统从整体性状态(各要素相关的状态)连续过度到总和状态(各要素独立行动的状态)”(谢萌:2004:15)。这进一步表明,语言系统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系统内各要素不仅具有相关性,而且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即不依赖外在事物。尤为重要的是,语言系统运作同样是系统自组织的协同过程。这一自组织过程主要表现为,符号建构形成的层级系统由词、短语、句子、语篇等语言单位构成;系统环境由这些语言单位建构而成;语言系统的运作正体现为语言系统环境的建构。

虽然系统中的语词往往处于多义、同义、反义、同音异义等语义关系网络中,但是语词在语言表达中往往具有确定的意义(暂不考虑歧义现象)。通常认为,对词义的选择与确定是系统环境的功能与机制所在。然而,须知,能够确定词语意义的系统环境并不是自在的,而是取决于这些词语本身的运作机制。比如book出现在book a hotel这一环境中时,作为系统运作机制的语词组合规则“book+ a hotel”就会将book词性聚合序列中的“名词性”排除,留下作为动词的“预订”之义。再如,一些词语具有理据、情感、评价等附加意义(如statesman & politician,plump & fat,slim & skinny等捉对词语的含义具有褒义和贬义的区别),这些词语本身带有情感和评价意义。此外,如果考虑历时因素,那么词义本身的演化及其语言系统建构将变得极其复杂,如词义的扩大、缩小、多义化等。索绪尔指出,这种语言表达式的组合结构,即“语符列”,“不仅适用于词语,而且适用于词组、各式各样复杂的单位(复合词、派生词、句子成分、完整的句子)”(索绪尔2001:137)。在系统运作中,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与配置形成“语篇”。相关研究所考察的语篇衔接与连贯体现系统的运作机制;例如,“指代”和“照应”体现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同现关系;“替代”和“省略”相当于一种聚合选择关系;包括“重复”在内的词汇关系通过聚合选择,促成句子组合链条的连贯和语义概念的形成……这些系统建构机制还可以在语义场理论、语篇互文等理论中得到相应解释。有学者指出,“语篇的建构同语境的建构是同一的,语篇事件的建构和解读是在给定的语境边界条件下进行的。事件和语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语篇的建构”(徐盛桓 2009:87)。虽然“以给定的语境边界为条件”仍然体现对语言系统所在现实世界的关注,但是将语篇视为和语境“同一”、具备自身建构机制的事物,可以表明从语言系统本身出发诠释语境建构的研究趋势。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语符列的领域之内,语言事实,即集体惯用法的标志和取决于个人自由的言语事实之间不存在任何明显的界限。”(索绪尔 2001:139)聚合序列同样包含来自个人的任意性因素;比如,语法学家聚合各种语法范畴的方式就是“一种纯粹任意的行为”;“对于说话主体的意识来说,主格绝对不是名词变格的第一格,这些辞项能够随情况而以种种不同的序列出现”(索绪尔 2001:139-140)。可见,系统运作是集体心理和“说话主体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语言系统运作所形成的系统环境与普遍意义上的语境之间“不存在任何明显的界限”。

4 结束语

综上,从哲学系统论出发考察语言的系统性提醒我们关注两个方面:其一,语言系统运作具有整体性;语言系统运作所形成的系统环境与普遍意义上的语境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基于语言系统本身开展语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系统运作以符号为内容,以符号之间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为建构机制。语言系统环境的建构体现为语言系统本身的运作。通过语言系统运作,基于语言本身的语境研究有助于揭示语境的形成机制。其二,语言系统拥有协调平衡、动态演化、独立于外部系统、按照等级秩序自组织等一般系统的运作规律和特征。语言系统的演变同样从低层次系统开始,逐渐过度到高层次系统。正因如此,语言系统演化通常开始于语音系统当中某个音位发生变化,从而音节发生变化;随后,形态系统中语素、词汇发生变化;最后,语法规则发生变化。这正是语言系统自组织的重要表现之一。由此可见,语言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应当拓宽研究视域,充分吸收和借鉴多学科成果,这不但有助于发现理论研究的漏洞和局限,而且能够对一些语言现象和理论做出解释和说明。

布龙达尔. 结构语言学[A]. 国外语言学论文选译[C].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2.

华 劭. 语言经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拉兹洛. 系统哲学演讲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L. 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李洪儒. 说话人意义的形成机制及其功能——“语言与人”系列研究(1) [J]. 外语学刊, 2013(6).

李洪儒 谢 萌. 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5).

钱学森等. 论系统工程[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谢 萌. 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J]. 外语学刊, 2014(2).

徐盛桓. 语篇建构中的事件和语境[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6).

Mandelbrot, B.B.Fractals:Form,ChanceandDimension[M].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Company, 1982.

Saussure, F.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9.

【责任编辑孙 颖】

OnSystematicnessofLanguagefromthePerspectiveofSystemTheoryinPhilosophy

Peng Xin-zhu

(Hunan Industry Politechnic,Changsha 410009,China)

The paper studies systematicness of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in Philosophy. The research finds out, language system and general system share the same operation rules and features, such as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dynamic evolution, independent of external systems, self-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hierarchical order, etc. The core concept of System Theory in Philosophy is that system has integrity, which reveals the integrity of language system operation. This further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greement between contexts in common sense and systematic environment generated by language system operation. Context study based on language system is helpful to reveal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ntext.

philosophy; system theory; linguistics; language; systematicness

B089

A

1000-0100(2015)02-0010-4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2.002

2013-07-21

猜你喜欢
索绪尔系统论运作
索绪尔语言思想的认识论研究
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索绪尔的语音价值理论初探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断裂与重建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〇引进与诠释——语言哲学视域中的索绪尔思想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