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课 润心细无声—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与初中语文教材整合初探

2015-03-18 01:02:02北京二中分校杜美鸾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9期
关键词:杜甫教材传统

北京二中分校 杜美鸾

一、传统文化教学与教材整合问题的提出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教育如果漠视它,与自残无异。”“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的一句话。

再看看花红柳绿宴京城的今天,初中学生在忙着探求万圣节的来历,“感谢屈原让我们放一天假”。让语文老师尴尬又生气的是,他们痛恨唐宋诗人留下那么多诗文需要他们背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教育大有必要。又因为中学课时有限,也没有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时,所以需要将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传统文化教学与教材整合策略探讨

(一)因材制宜积累

这里的“材”指的是教材。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课程设置上没有专门的课程,课堂上也就没有专门时间,所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材适时地引进与指导。

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编排是以主题单元为单位的,完全可以按照主题内容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七年级有一个戏曲大舞台的综合性学习,正好可以将中国传统戏曲知识安排在内,做为北京的孩子可以从起源到学唱几句京剧一定会擦亮他们的眼睛;八年级语文有“莲的文化”单元,引导学生认识莲的特点,延伸理解古人与梅兰竹菊的情感,因为在学完《爱莲说》《陋室铭》等精美散文后,古人的气节操守通过外界的事物体现出来的表现方法水到渠成地达到了;九年级有“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活动,可以分类型进行了解和整理古代名人系列,了解古人创造的伟大业绩,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境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大型的活动毕竟有限,润物无声的滋养更有利于学生的吸收。随文学习是可以不着痕迹地传授。比如,七年级学习《论语》时可以补充很多有益的 “儒道精华”,课前按学号每天推荐一条做人或学习的要求或准则等。这样就可以补充很多有关孝悌、诚信、忠恕、学习、处事等内容。学《岳阳楼记》可以记名楼名联、学《故宫博物院》探故宫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 、学《爱莲说》读花与君子、学《核舟记》画苏轼……

(二)精心设计研习形式

由于没有专门教材,语文教师在课堂研习整合时技巧上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活动,绝对不能用“你去看书吧”“你到网上查吧”单一的形式。所以,巧妙多样的方法才让学生爱学乐学要学,在老师的指挥棒下欣然前往。

比如,在学完《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后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为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中用了引号,看来这句话不是范仲淹最先提出的……这时教师一定要倍加珍惜学生瞬时产生的火花,于是干脆拿出两节课带他们去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自己确定选题,最后每组进行展示探究成果,尤其是他们探究“民本思想”的起源于运用,拉了一条线索,直到当前社会提倡的“民生工程”,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的要求。

三、收获传统文化教学与教材整合的快乐

(一)课堂齐手出成果

经过因地制宜的设想,灵动活泼的具体设计,就该学生动手收集整理与深入体会。有些活动可以单枪匹马完成,比如,收集作品,整理专辑,可以口头完成,可以写成作品,可以用ppt与大家交流。内容庞杂或有一定深度的内容就需小组合作,比如,辩论、小组探究等。小组成员组成需要搭配不同特长的同学,一组5~7人最佳。仅以“探求古代文人思想”一课为例,6个小组各自呈现的成果,用ppt形式充分地展示了自己探究的结果:第一小组:应宇梦组,《袁宏道奇人奇事》。第二小组:夏佳玥组,《欧阳修与柳宗元对比》。第三小组:林捷组,《醉翁亭下品六一》。第四小组:孟庆功组,《古仁人的最高理想》。第五小组:王梓舒组,《从《岳阳楼记》探求民本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可能孩子们的研究还很稚嫩很肤浅,但毕竟跨出了探究的第一步,从这些题目一看就有文化的意味。他们对古典文化产生的兴趣,并初步探究出结果。课堂里有语文,典籍里有语文,时髦点说,各种媒介里也有语文。这是现代网络和技术与古代文化最完美的结合。

在学完《杜甫诗三首》时,干脆上一节拓展课“多难时局造就的诗圣——再读杜甫”将杜甫青年、中年、晚年的经历及其诗作进行梳理与归纳,带领学生认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杜甫,课后有一个写作训练,且看看他们的题目“COS杜甫≠PLAY杜甫”“再读杜甫”“原来诗圣是这样炼成的”“再品诗圣风采”“从《登高》看杜甫的沉郁顿挫”……

(二)传统方法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百花齐放

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收到很多祝福,大多来自网上不带有个人特色的祝福语,用在所有人身上都可以,于是可以结合语文对联和诗词写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先示范,将自己的名字编进几句话中以体现自己的特色,在老师的引导下,每次节假日我都可以收到来自学生带有个性祝福的短信。比如,短信:欣欣处处人人喜,蕊杏含春欲鸟啼。祝福来自我心底,教室校园常回忆。师恩浩瀚深似海,节日献礼谱心曲。开花必有结果时,心血抛洒青桃李。快意飞扬贺佳节,乐书锦墨表心意。将首字连起来 “欣蕊祝教师节开心快乐”(学生姓名史欣蕊)

我相信这时的语文老师是最幸福的。可能一些诗词句子很幼稚,还有打油诗的嫌疑,但每字每句都是原创,而且带有自己的情感色彩,再不济还练习了他的对联对偶等修辞呢。

只有在教育中渗透“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以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在师生通力合作的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下,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成长。相信师生在一起打磨几年,在语文的道路上在传统文化学习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

猜你喜欢
杜甫教材传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杜甫改诗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绝句
儿童绘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