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玮
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相较而言,流传最为久远的为砚,皆因石质坚而不毁。名砚之质如玉器之温润,名砚之形乃工艺之讲求。镌刻文字于其间,则可考证其年代、使用之主人,故名砚实乃文化之载体。
庐山博物馆藏珍贵藏品《传砚图》共两册,均为纸本,呈长方形,纵29.5厘米、横39.5厘米、高12厘米,总共74页,全部用毛笔以墨书写,字0.5~2厘米大小不等。上册为清陈銮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以其祖父陈正勋、父陈受培和自己所用之三方砚“摘星”“冻云”“磨铁”拓片7张为图,结集为《传砚图》开篇之本,之后有陶澍、林则徐、黄钺、梁章钜、程恩泽、左辅等27位名人为《传砚图》题记、题咏、题跋,共39页,7175字,印章51方。下册由陈銮之子陈庆滋以其父传之砚“服田”拓片4张为《传砚图》续本之开篇,此后又有杨守敬、冯文蔚、徐用仪、柯劭忞、张骥、张百熙、刘心源、王闿运等22位名人先后题记、题咏、题跋,共35页,6865字,印章39方。诸多不同时代的名宦、硕儒为之撰文赠诗或题款,且妙笔生花,赞美称奇,实属罕见。
自乾隆年间至清亡的百余年,正是封建帝制社会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时期,陈家四代的砚拓与诗文恰好见证了这一时期,由始于太平盛世时的收藏,到乱世时的散失,失而复得,牵涉到洪杨之乱、庚子拳乱、八国联军侵华,乃至辛亥革命最后清朝覆亡。诸诗文中既体现封建时代君臣父子之盛德,又蕴涵变革时代的离合之情,正如民国初年张骥为《传砚图》题诗小序中说到题诗之意乃在于:“上以颂盛德,报雅命,而下以志时世之变、离合之感云尔。”《传砚图》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价值的藏品,是研究和学习清代中晚期名人书法的实物典藏,为国家珍贵文物。
一、陈氏四代传砚及其人物关系
陈家四代传砚,包括陈正勋之“摘星”砚、陈受培之“冻云”砚、陈銮之“磨铁”砚、陈庆滋之“服田”砚。
陈正勋之“摘星”砚,镌铭文:“摘星 雍正癸丑上巳,书竹氏。守之介,即之温。历三世,泽犹存。人手泣下不能言。孙銮敬铭”。“摘星”二字为篆书,铭文楷书。陈正勋,字书竹,号晋斋,湖北蕲州人,陈銮祖父。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中举人,嘉庆二年(1797年)进士,历任山西临晋、临汾县知县,张兰镇同知,四川重庆府同知,潼川府知府,管理西藏粮务。陈正勋所用“摘星”砚,呈长方形,落落如石,昭昭若星,砚石颗粒如星,边饰祥云纹,铭文追思了先祖高洁的品德。
陈受培之“冻云”砚,镌铭文:“冻云,董庵,先子宝之,垂五十载。冻结云封,精神长在。男銮敬铭”。“冻云”二字为楷书,铭文隶书,印鉴篆书。陈受培,字植亭,号董庵。陈正勋之子,陈銮之父。由优贡生任广文总办,川楚大营军需,历任芜湖贵池县丞,宣城县知县。著有《瓣香斋诗集》。其所用“冻云”砚,呈椭圆形,砚中纹如冻结云封之状,冻云一片,飞落江滨,铭文寄托了对先父的敬慕之情,表孝子之亲。
陈銮之“磨铁”砚,镌铭文:“磨铁既敬铭‘摘星‘冻云两石。忽忆六载词垣校书,旧砚(古“研”通“砚”)明处成葫芦式,几穿石背,砚之劳甚矣。论功课最不可无铭:墨磨人,砚磨墨。形欲穿,心似铁。校天禄,感太乙。厥功伟,封万石。昔何劳,今何逸。吁嗟砚兮,乞可小息。道光丁亥九月朔芝楣识陈銮”。“磨铁”二字为隶书,铭文楷书,印鉴篆书。陈銮,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陈正勋之孙、陈受培之子、陈庆滋之父,江西江州(今九江)“义门陈”后裔。其聪慧过人,饱读经书,学识渊博,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殿试获进士第三名(即探花),曾在翰林院天禄阁任编修六年,校勘图书。为官多年,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陈銮一生仕途顺达,为官勤廉兼备。在任期间,陈銮颇有建树,造福当地民众,对百姓实在、仁义。他仿效范文正法,置义田义庄。在祖籍蕲州建陈氏家庙,置田400余亩以救贫穷,当湖北发生大水灾时,他捐俸银数千两助赈,“楚中建义塾,置祭田,提携亲戚,周济乡邻。镌三楚法帖,刋先正格言,种种义举,不可枚数。”其当官不忘治学,笃志诗书,广结名人雅士,善书法,能诗文,其著作有《汝宁府志》八卷、《江南水利全书》八十卷、《耕心书屋诗文集》《先正格言》十卷、《楚名臣言行录》等。陈銮还精通书法,临摹有三楚名贤墨迹摹勘上石的《楚帖》十卷,结集《传砚图》书法册页。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积劳成疾而身亡,年仅54岁,逝后清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衔。陈銮所用“磨铁”砚,呈葫芦形,弯曲处痕印欲穿,他自铭以磨铁,述数载校书与砚相共,晨夕自警,任重道远,甘为其难,不可无宏毅,实乃炼石成铁,卓哉称雄。他去世后其《传砚图》册页由其子陈庆滋保存。
陈庆滋之“服田”砚,镌铭文:“服田笔为锄耒,世德作求。礼田井义种,如岁有秋。先大夫以此砚授庆滋,深惧不克负荷,珍护数十年,幸无失坠,谨铭十六字,冀后嗣世服先畴传诸永。光绪乙未秋七月庆滋并识”。“服田”二字为隶书,铭文楷书。陈庆滋,字子宣,号鹤云,陈銮之子。历任正定知县,直隶候补知府,贵州按察使,署理江西布政使,江西按察使等职。在江西任职期间,光绪三十年(1904年)上奏准将已革原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开复原衔、已革吏部主事陈三立开复原官,他酷爱文史、书法,继承了父亲的遗愿。陈庆滋所用“服田”砚,呈方形,其父陈銮所授,自系以铭,意为以笔为耕,以砚为田,培养礼义,将先人遗业以此传承,欲使后世子孙不忘服畴食德之义。他将自用“服田”砚拓编入《传砚图》册页,发扬光大,继其父志完成了续册结集。
“摘星”“冻云”“磨铁”“服田”四砚均为“端砚”。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广东端砚最为称著,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石简称端石,用端砚制作的砚台因石质坚实、润滑、细腻,研墨不滞,发墨快,墨汁细滑,书写不坏笔,字迹生辉,虫蚁不蛀,经久不退色而闻名于世。又具有呵气可研墨、夜吐虹霓,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被文人墨客荐为众砚之首。陈家四砚皆取材于端溪羚羊峡、紫云谷口之老坑,石质优良,各具形态,汲天地之精华、山川之灵秀,为砚中上品,宝藏之砚。名人名砚,弥足珍贵。
二、名宦雅士为四代传砚的题诗作记
陈氏四代,与诸多名宦、硕儒以道义相交甚密。自清道光七年(1827年)至民国初年(1912年),先后有当时的浙江巡抚李奕畴、乾隆贡生龚传圭、书法家包世臣、两江总督梁章钜、台湾总兵明保、儒林之首程恩泽、贵州巡抚贺长龄、湖南巡抚左辅、桐城知县吕荣、清人史丙肩、两江总督陶澍、徐州知府王泽、书法家蔡之定、户部尚书黄钺、清进士易长桢、贵州布政使额腾伊、清代诗人顾翃、两广总督林则徐、浙江布政使宋其沅、工部尚书何凌汉、江州校官徐心田、福建按察使王庆长、清人夏绍寅、清人刘文澜、书画家林灏深、山西巡抚胡聘之、古籍版本专家杨守敬、内阁学士冯文蔚、兵部尚书徐用仪、画家牛棠、清史馆馆长兼总纂柯劭忞、慈善家范德孚、广西巡抚柯逢时、浙江巡抚张骥、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学部左侍郎李家驹、诗人黄嗣东、吏部右侍郎张仁黼、金石学家吴士鉴、内阁学士李昭炜、书法家刘心源、户部尚书张百熙、文学家王闿运等四十三位达官、同僚、名士、书家先后在《传砚图》书法册页上题记题诗四十七件作品,还有陈銮及其子陈庆滋、孙陈兆庆、外甥易学翥、陈庆滋之女婿周云的砚铭四篇、撰记八篇。这些作品记述了流传经历,有利了解陈氏家世、仕履、交游,也见其深情厚谊。众多饱学之士在四代传砚这一题材上驰骋才思,搞藻挥毫,气韵贯通,运典恰切,翰墨淋漓,蔚为大观,延续上百年的收藏,与数代文人的题诗作记,俨然成为陈氏数世立德、立功、立言的咏赞与砚文学之汇。
《传砚图》中诗文题记多以赞颂陈家为主,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如道光年间贺长龄为《传砚图》题记“摘星冻云又磨铁,三世精神此凝结,子子孙孙泽无竭”,直抒情怀,便于领会,易懂易记。林则徐题诗“墨云舒卷护书巢,三世陶泓订石交。鹦鹉洲前凌健笔,江波蟠起研池蛟。万石君兼即墨侯,早将清白裕孙谋。绣衣此去端溪近,话到三生石点头”,给人一种音韵和谐、意味深长之感。陶澍题诗“以人传砚砚传人,三世科名有夙因。从此蕲春庄上水,便应长养凤池春”,也是咏赞陈家世代的诗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咸丰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军陷省城武昌,陈家被劫掠一空,《传砚图》书法册页随之丢失,由当时任户部尚书的阎敬铭相助找回。后在京邸又被盗,阎敬铭又再次相助,将其寻回。是时的诗文,便多了一些赞叹失而复得的内感慨。如光绪年间,冯文蔚为《传砚图》题诗“传家无长物,片石郁林装。几历兵戈劫,犹然韫椟藏”;又如宣统年间,胡聘之题诗“兵灾盗窃屡遗失,神物呵护竟获全。始信君家富积累,允宜圭组相蝉联”。阎敬铭、王闿运、周云等亦有题咏。
《传砚图》还有一大境界是书法之精妙,名家书法荟萃,形式丰富多样,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行草兼具。杨守敬、包世臣、蔡之定、刘心源、王闿运本身俱是大书法家,林则徐虽以世功闻名,然其书法亦卓绝不凡,其题诗行草兼施,儒雅而有劲气,风神飞动。陶澍、左辅、阎敬铭、胡聘之等既是名宦,亦是书法大家,左辅题诗时年已81岁,书法技艺堪称顶峰。加之,陈銮、陈庆滋父子文学造诣极高,篆书、隶书、楷书,兼擅其美,是一部极具书法价值的艺术精品。
清末至民初年间,印章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传砚图》中名人印章与其作品的配合达到更加完美的和谐统一。印文内容镌刻以名号居多,部分镌刻官职、闲文,均为篆刻印章,其章法、书法、刀法都技能高超。印文色泽虽饱经岁月,历尽沧桑,但却依然浑厚沉着、自然生动,给人以高品位的享受。
三、《传砚图》书法册页流传经历及价值
清代陈家不谋求田产宅第,而是视砚为传家之宝物。四代呵护,两次失而复得,成为陈氏数代一百余年、延绵不断的凄美传奇。民国时期陈庆滋嘱其女婿周云代书《传砚图记》,详尽记述了《传砚图》清代留传经历“上有三代肖像,当时陶树、林文忠诸公题咏诗篇收集于册,乃传世之宝。图两度失去,皆得归来,无亳发损伤”。
清朝覆亡后,陈庆滋隐居武昌城。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汇,他于“每年六月初六抖晾祭祝一次,以免蠹损。”民国五年(1916年),八十多岁的陈庆滋,自知来日无多,便立下遗嘱,将这一传家宝交给他的孙子陈忻保管:“予年已八十,合将是图传与予孙名继曾,亦名忻者,永保守之,俾世泽之勿替也。”但时移世易,这件宝物后来还是被国民政府鄂东行署主任李石樵收藏。李石樵能诗擅画,他于庐山牯岭河南路615号置有别墅,每年暑期必至庐山避暑,《传砚图》书法册页随之携至庐山。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辞职寓居武汉,1952年病逝于浠水县。但《传砚图》书法册页却遗留于庐山别墅内。
新中国成立后,庐山管理局根据上级指示,对官僚、军阀在庐山的房产收归国家所有。1953年庐山管理局设园林文物管理科,对全山文物收存保管。1955年7月4日,《传砚图》书法册页被誊录“江西省庐山管理局文物总账”。1956年6月成立庐山文物陈列室,庐山全部文物和账本由其收藏和管理。1972年庐山文物陈列室更名为庐山博物馆,嗣后一直珍藏于庐山博物馆。
庐山博物馆藏《传砚图》是一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历经百年的韩陵片石、吉光片羽,留传至今,为研究和学习清代中晚期名人书法提供了实物参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