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青逐林绿海醉卧环弄拉
美丽的乡村景色 摄影/赵志岸
除了壮乡流光溢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被世人称为“陆路上的漓江”——弄拉石漠绿洲也是值得一提的。然而,美景的背后却是残酷的现实,从上个世纪,石漠化就困扰着马山。
如今,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被誉为喀斯特地貌的“香格里拉”,而马山县成功治理石漠化的“弄拉模式”,被誉为“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的标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一个贫穷的大石山区,是如何演变成一个旅游风景区的?生活在弄拉的村民,又是如何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的?数十年来的实践,马山县古零镇弄拉屯已经探索出了恢复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产业这样的边治理边发展的思路。
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白山镇内学村风光
石山,石山,还是石山,蜿蜒的盘山公路有如白绸带在青山峭壁中游走,把人带入了大石山区深处。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的一个普通村屯,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有别于山区里其他村落,“内有洞天”:雾绕青山,云憩峰顶,禅寺依山而居,宛若仙境桃源,游人纷纷慕名前来。
然而,弄拉的开始并不美好,并患有先天性“地球之癌”,即石漠化。石漠化——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世界环保专家称之为“地球之癌”。石漠化导致岩溶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丧失,已成为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而广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有79个县(市、区)有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土地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多万亩,石漠化面积居全国第三位。马山县是广西石漠化较严重的县份之一,石漠化面积72.3万亩,占广西石漠化面积的2.03%,也是广西石漠化治理的试点县之一。
弄拉是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的一个自然屯,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区,是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一个示范点。全屯有12个弄场,总面积3200亩,其中山林面积2975亩;耕地面积46亩。20多户人家150多人散居在大小不一的山弄里。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综合治理,弄拉逐渐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地上粮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走出“农户+公司”助农增收的好路子,被广泛称之为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
水锦 摄影/陆斌涛
说到“弄拉”,就绕不开李荣光这个土生土长的弄拉人。李荣光,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这名基层普通的共产党员,致富不忘本,通过成立广西首家农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屯村民“拔穷根”、共致富,与贫困决战,成就了大山里的段段佳话。
上世纪80年代,李荣光就带着村民封山育林,摸索出一条“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地上粮和桑”的“弄拉模式”,使得弄拉屯从过去“大旱之年有旱灾,暴雨之后有水灾”的恶劣环境变成了如今山林茂密、翠竹摇曳、流水潺潺的良好生态环境。
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逐渐形成规模和效应,陆续建设了普陀寺、石漠化展示馆等10多个景点。仅2015年春节期间,到弄拉旅游的游客人数就超过20万人次,餐饮收入超过48万元。
多年来,地处广西大石山区的马山县卓有成效地治理石漠化,把穷山恶水改造成为青山绿水。紧接着,利用生态优势开发生态旅游,又把青山绿水打造成金山银山,走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弄拉模式”经中央主流媒体持续宣传推介后,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如今,经过推广和实践,以弄拉为核心、周边12.7万亩的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了国家级药材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并享有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天然氧吧”“喀斯特地区的香格里拉”等美誉。
马山因为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成功治理石漠化、发展生态经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62.95%;它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2014年,全县国内游客接待总人数1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5%。
如今,李荣光种花成瘾。近几年,弄拉人在李荣光的带领下,在进山的沿途种下了1000株小野玫瑰,3500株三角梅,朱槿花、黄花、红花各500株,满天星5000株,并在沿路撒下800斤爬山虎的种子……
弄拉仙景 摄影/陆丽红
李荣光表示,弄拉自然保护区就在马山县至上林县的二级公路旁。站在入口处抬头眺望,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或许会让想进山的人有些失落,可是一看到公路旁正在绽放的三角梅,想想沿途均是花儿相迎,不禁又令人心旷神怡,进山的5.5公里路程注定是一次心花怒放的旅途。
公路靠近悬崖旁,每隔1米会筑起一个水泥墩,两个水泥墩之间是一个四方形的槽,槽内放置着泥土,各类花草便根植于泥土之中,花草的枝叶则向上生长,覆盖在水泥墩上。车来车往,正在绽放的三角梅迎风点头,迎接着进山观景赏花的游客。
“建水泥墩我们好理解,旁边就是悬崖,可以保障行车安全,可墩与墩之间还要建槽,还要种花,我们当时觉得投入增加了,有些浪费。”村民李梁富说,许多村民都对建槽种花草表示不解,跟合作社理事长李荣光提了不少意见,虽然经过解释后,村民们还是持保留意见。
“我就是要让弄拉四季花开,这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最佳广告,投入也是最少的,效果却是最佳的。”李荣光对于自己种花的行为颇为自信,游客们纷纷踏步前来也给予了他最好的回应。据马山县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黄金周,弄拉自然保护区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89%,实现旅游收入50.6万元。
从弄拉广场沿着水泥路往山里走,靠近山的一侧正有满天星在绽放,一株接着一株,紫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一些石头裸露的地方则已经被爬山虎的枝叶部分覆盖。“以后游客进来,我要让他们连石头都看不到,让他们在花海中享受自然保护区新鲜的空气。”李荣光称,让弄拉四季花开,让花代言自然保护区,让游客们因为赏花而来,这就是他的《花样经》。
“去年12月份、今年一二月份花最多,当时白、黄、红、紫等各样式的花都有,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弄拉自然保护区地处古零镇,该镇镇长黄云飞告诉记者,弄拉自然保护区的公路目前修了5.5公里,每硬化一处路面,花草便连着种上。记者走到路的5.5公里处时看到,路还在往深山处修。李荣光称,一两年的时间内,弄拉的道路将全部硬化。届时,弄拉将四季有花开,走在弄拉的观光道路上处处将伴随着花香,观光赏花呼吸新鲜空气,将是弄拉独有的,这被他认为是弄拉“最大的卖点”。
如今,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马山县在去年提出和实施在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今年结合被规划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当地石漠化治理形成典范等实际情况,决定用几年时间着力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石漠化品牌景观及环弄拉生态旅游品牌。其中,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将是核心项目。
小都百江景 摄影/陆斌涛
环弄拉生态旅游区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并向四周延伸,包含白山、古零、古寨、加方四个乡镇的3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660平方公里。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被誉为喀斯特地貌的“香格里拉”,“弄拉模式”也成为我国石漠化治理的样本。
“今年,我们将重点打造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以加快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带动全县特色旅游业的跨越发展。”中共马山县委书记李兵说。
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发育最完善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公园内山青、石美、洞幽、水秀,村落古朴宁静,人烟稀少,自然风光十分迷人,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可集自然保护、科学考察、避暑度假、寻幽探险、民族风情、观光农业于一体进行限制性开发和利用。
同时,该县编制、组织和实施了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其中,投资建设项目多达60多个,总投入15.6亿元。今年,其项目完成投资2亿多元,主要用于完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的打造和生态环境的控制与保护。
马山县明确了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定位。该县将坚持“社区即景区、乡村即旅游”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美化公园内外环境,使环境资源成为景区旅游的第一优势、基础资源。公园内原则上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的项目建设,而是着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突出打造区域内自然景观的特色品牌,并对散落园内村庄道路及房屋进行修缮改造,适度发展农家客栈及露营基地,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
加方上榄山全景图
古寨瑶乡拉浪任豆树林 摄影/陆丽红
公园内外交通便利,周边由省道、县道和乡道环绕而成,内有586县道横穿而过。若以县道为区分点,可将公园分为东、西部两个园区。据悉,该公园将在古零镇乔老村、弄拉景区、六合村和加方乡局仲村月亮山设立四个具有原生态特点的大门。公园内将重点打造弄拉景区、古朗金银花公园、月亮湖与月亮山、黑山羊发源地等景区。
其中,弄拉景区由29座山峰合围成12个弄场,有药用植物2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2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比一般城市高出20多倍,游客不仅可以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尽情享受纯净的空气,还能欣赏到被誉为““陆路上的漓江”的石漠化奇观;畅游古朗金银花公园,观赏石缝上的金银花海摇曳身姿;走进月亮湖与月亮山,则可体验“冷泉之乡”喀斯特地下河泉奇观及“石头上的稻香”石田奇观。
目前,马山县正在着手开展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的勘测定界、开发策划和申报立项等前期工作。据了解,该公园位于弄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核心区,主要涉及古零、古寨、加方三个乡镇10个行政村,总面积约100多平方公里,是环弄拉生态旅游区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
“马山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对于拉动本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升石山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以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兵介绍说。
今年,马山县提出打造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跟随主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做到主动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并举。
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马山县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三是迅速贯彻落实今年5月全区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推进现场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以石漠化地理公园为突破点,最大限度地释放旅游经济的“红利”;
四是使公园成为集中展示广西乃至中国西南石山地区多年来石漠化治理成果的窗口,弥补国家公园类型的空白。
为打造国家级石漠化公园,进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今年,马山县启动了县城所在地白山镇姑娘江沿岸建筑立面改造、古寨瑶族乡沿街立面改造及古朗特色瑶寨建设、古零特色旅游名镇建设等项目,旨在引入旅游元素,打造一批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建筑景观和生态景区,使一部分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旅游就业,并逐步成为城镇居民,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吸引力。下一步,该县还将争取在旅游区内建设黑山羊文化博物馆和石漠化地理博物馆。
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马山县还具备底蕴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这对提升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以及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内涵、品味,并留住游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罗晓庆 设计/ 张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