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5-03-17 01:57高承芳张晓佩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紫色土红壤总面积

高承芳,张晓佩,刘 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50013)

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高承芳,张晓佩,刘 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50013)

福建省为典型丘陵红壤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导致易发生水土流失。该文综述了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从崩岗、山地茶园、花岗岩红壤侵蚀区、紫色土侵蚀区等四个方面分析水土流失原因,并分别提出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现状;原因;治理对策

福建省位于我国北纬23°33′至28°20′,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丘陵红壤区。丘陵面积所占比例较大,达80%以上,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福建省水土流失表现的规律为越靠近沿海,水土流失越严重,从北到南水土流失面积呈上升趋势。水土流失主要来源有4种,分别为崩岗侵蚀区、山地茶园流失区、紫色土侵蚀区和花岗岩红壤侵蚀区,且以山地茶园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其次为花岗岩侵蚀区。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今后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1 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

福建省为典型丘陵红壤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导致易发生水土流失。据统计,2011年底福建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22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95%。福建省重点水土流失地区有22个县市,其中闽西地区有7个县市、闽南地区有9个县市、闽东地区有4个县市、闽北地区有2个县市。据何钦2014年统计,轻度流失的占54.64%,中度流失的占26.39%,强度流失的占13.26%,极强度流失的占3.51%,剧烈流失的占2.2%[1]。表1显示,2007年福建省水土流失严重程度顺序依次为泉州(15.55%)、漳州(14.06%)、三明(8.82%)、宁德(8.43%)、福州(8.27%)、龙岩(8.25%)、厦门(7.29%)、南平(6.86%)。说明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由内陆山区向沿海流失程度大致呈下降的趋势,越靠近沿海,水土流失越严重。但与2000年比较,福建省各地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呈下降趋势。说明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2000年沿海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为7313.15 km2,占全省流失面积的55.71%;内陆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5814.16 km2,占全省流失面积的44.29%(表2)。

表1 2000年与2007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及分布

表2 2000年福建省沿海与内陆地市水土流失状况

2 福建省水土流失主要来源

2.1 崩岗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之一,它是由径流和重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侵蚀地貌类型。与1984年普查(崩岗面积10 759 hm2)相比,2014年福建省崩岗总个数达2.6万个,崩岗总面积6406.04 hm2。虽然崩岗侵蚀总面积有所减少,但崩岗仍然很严重,主要以安溪、长汀、南安3个县的侵蚀最严重,表现为数量大、密度高。崩岗侵蚀中大型崩岗数量少,但面积大,占全省崩岗总面积的70.88%。尤其以安溪县的崩岗侵蚀最为严重,安溪县有崩岗4744个,侵蚀面积906.39 hm2,分别占全省崩岗总数的18.25%和总面积的14.15%,崩岗密度高达1.55个/km2,崩岗区的平均侵蚀模数为6.61万t/km2[2-3]。

2.2 山地茶园

福建省山地茶园水土流失面积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据调查(表3),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6.35万hm2,占山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2.73%,占茶园总面积的46.62%,即近一半的茶园存在水土流失[4]。茶园水土流失总面积最多的为泉州、宁德和南平3个市,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4.09%,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三明和龙岩茶园流失面积较少,且以轻度流失为主。

表3 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状况

2.3 花岗岩红壤侵蚀区

据统计,2011年福建省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32 246 hm2,森林覆盖率79.4%,植被覆盖率75%~91%。通过治理后,每年增加保水面积6.5万hm2、保土1.3×106t,植物群落向多样化、稳定性演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5]。虽然福建省以花岗岩红壤侵蚀区为主的水土流失面积正逐渐减少,侵蚀强度也逐步减弱,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侵蚀面积不仅较大,而且程度还相当严重,水土保持的形势仍很严峻。长汀县地形地貌主要由以花岗岩为主,坡度大,发育侵蚀严重,属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4 紫色土侵蚀区

紫色土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侵蚀面积和危害程度仅次于花岗岩红壤,主要是由紫色砂岩、紫色砂砾岩风化发育的非地带性岩性土构成。成土母岩经剧烈物理风化后,生成大量有机质含量低、胶结能力差的松散碎屑物,土壤抗蚀性能很差[6]。紫色土侵蚀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为宁化县和连城县。2007年宁化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3 123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自2000年以来,宁化县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呈下降趋势,2007年与2000年相比,共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509 hm2,下降了3.11%[7]。

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3.1 针对崩岗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

目前,国内外对崩岗的治理大多以工程措施为主,治理的工程浩大、投入高,且大面积破坏表层土壤,极易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在降雨条件优越的南方地区,采用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更有利于崩岗的恢复。针对长汀县崩岗侵蚀区,选择4种生物治理模式[8-9],不同生物治理模式下植被恢复效果不同,以经济林+封育模式最优,乔灌草混交模式其次。经济林+封育模式和乔灌草混交模式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高,植被均匀度高,植被恢复效果好,是崩岗侵蚀区较为理想的生物治理模式。芒萁为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在崩岗侵蚀区的植被恢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安溪崩岗的治理经验表明,强度侵蚀区,应以强化治理为主,实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整治;中度侵蚀区,应以植物措施为主,结合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轻度侵蚀区,在总体布局上应以预防保护为主,加强封禁补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10-11]。

3.2 针对茶园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在分析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提出退茶还林、种植生态树、改造前埂后沟、种植绿肥、精细化管理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9-10]。茶园梯壁种植百喜草带或香根草带,能降低茶园土壤侵蚀程度,香根草带间作模式和山边沟模式均有与梯田相似的保持水土功效,且具有省工、作业方便等优点,在坡地果园开发中可以大力推广[11]。对福建山地茶园应采取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配套生物、耕作措施[12]。针对开垦缺乏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的茶园,对山顶及坡度超过25°的进行退茶还林,围绕茶树喜温、喜潮湿、耐阴的生物学特性,建立树、茶、草立体化生态结构茶园,改善茶园小气候,提高茶树的环境适应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3.3 紫色土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

目前,对紫色土丘陵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措施[13]:①自然修复:在坡耕地中实施植物(固氮树种、果、桑、香根草等)等高篱技术能够缓冲雨水能量、减小径流冲刷、有效拦截泥沙,在农地种植中多安排覆盖度好、生长期长的绿肥植物,其中爬山豆防冲性最好。②农业工程:虽然耗资费工,但回报功效显著。据盐亭水土保持试验站研究,3°至6°坡地改成梯田后,径流量削减7.57%~29.38%,侵蚀量削减22.86%~52.68%。应用改土增肥抗蚀技术,通过深耕增厚土层、合理施用有机肥、多元化种植等方式增加土壤抗蚀性[14]。

3.4 针对矿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长汀县在长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针对稀土废弃矿区的治理模式。一是植草模式[8]:在堆浸稀土的矿区采用植草模式,选择浅根性草本植物,如宽叶雀稗、百喜草、香根草种植,几种植被混合种植效果更好,能当年覆盖地表,达到迅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二是灌草模式:在废矿区采用灌草模式,选择匍匐草种和深根草种搭配根系发达的灌木,如宽叶雀稗+类芦+胡枝子,宽叶雀稗采用品字型小穴点播,增施基肥,并多次追肥,促进植物快速生长,覆盖坡面。类芦和胡枝子采用等高线隔带种植(即一带类芦一带胡枝子),带间相隔1.0~1.5 m,多带类芦和胡枝子能够较好地起到固土、留沙、稳坡、截流、缓冲的效果。三是乔灌草模式:采矿场的地上植被全部被破坏,只剩成土母质和浅层的土壤层。同时,由于土壤由粗晶粒花岗岩发育成的土壤,含砂粒高,比较疏松,有机质含量极低,肥力差,无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在这样的地块种草可以很快覆盖地面,使裸露的地面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为以后的植物定居打下基础。但有草种更新问题,且抗阻水蚀、风蚀的能力不强。而乔灌木的抗污染能力比草本植物强,且能形成立体结构,增加自然景观,因此增加抗性较强的乔灌木,做到乔—灌—草结合,以有效保持水土,增加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何钦,孔令军,吴开荣.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5):41-43.

[2]陈志明,许永明,李翠玲.安溪县崩岗治理模式及实施效果[J].中国水土保持,2007(3):15-17.

[3]陈志明.安溪县崩岗侵蚀现状分析与治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4]林培贤,苏伟达,庄惠彬. 安溪县梯田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 (1).20.

[5]曾河水,岳辉.长汀县以河田为中心的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植被重建的主要模式[J].福建水土保持,2004,15(4):16-18.

[6]卢程隆,黄传印,蒋瑞华,等.福建连城紫色土侵蚀区的生物治理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87 (6):24-26.

[7]陈幼妹.宁化江溪小流域紫色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4):45-47.

[8]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等.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山地学报,2014,32(2)141-149.

[9]庄秀琴.安溪县茶园水土流失监测分析及防治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3):69-71.

[10]陈进火.安溪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J].茶叶科学技术,2013(1):27-28.

[11]陈小英.山地茶园水土流失机理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12]陈明华.福建省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措施[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2):20-24.

[13]施清华.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4-145.

[14]黄锦祥,熊伟.宁化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以常丰里和石壁溪小流域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54-56,73.

(责任编辑:刘新永)

Present status and causes of soil erosion in Fujian Provi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GAO Cheng-fang, ZHANG Xiao-pei, LIU Yuan

(Instituteof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350013)

Fujian Province is a typical hilly red earth zone,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lead to frequent happening of soil eros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Fujian Province, analyzed soil erosion causes from four aspects, i.e. collapse hill, tea garden in hilly land, erosion area of red soil derived from granite, erosion area of purple soil,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each aspect.

Soil erosion; status quo; causes; countermeasures

2015-11-01

高承芳,女,1983年生,助理研究员。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 1023-14)。

10.13651/j.cnki.fjnykj.2015.11.025

猜你喜欢
紫色土红壤总面积
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四川紫色土
初探热脱附技术在有机污染红壤修复的应用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重庆沙溪庙组紫色土土壤基质和优先流入渗的定量测算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氮磷径流特征研究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土地出让信息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