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评测研究

2015-03-17 11:04:17张宏哲张姗姗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突发性传染病应急

张宏哲,张姗姗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哈尔滨 150006;2.哈尔滨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80)

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评测研究

张宏哲1,2,张姗姗1,*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哈尔滨 150006;2.哈尔滨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80)

城市医疗环境是城市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是现代宜居城市环境管控的关键因素。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测工具,运用危机管理理论作为评测基础,评测和分析广州、哈尔滨、苏州3座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评测包含医疗建筑环境在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救治和恢复的全部过程中的防控指标数据。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环境的各项指标配置不平衡,总体水平低。建议综合调控医疗建筑环境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集中城市优势力量均衡配置资源,促进城市医疗建筑环境适应社会健康发展需要,保障城市居民生命安全。

城市环境;医疗建筑环境;突发性传染病防控;模糊综合评价

0 引 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环境的更新和改造遇到更多新的问题。城市中大量的医疗项目在规划、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中[1],城市医疗建筑环境正处于完善和成熟的关键点,保障城市医疗环境建设符合城市居民生命安全需要,首先要求在环境科学的宏观应用层面对城市医疗建筑环境现状进行准确的评测和分析。

2003年SARS在我国的流行和蔓延,暴露了中国城市医疗环境存在的缺陷[2],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的能力不强,缺乏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必要应急措施,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医疗硬件准备不足,医疗建筑转化能力不强。中国针对突发性传染病城市医疗建筑环境现状可以概括为:

1)医疗应急机制、机构建设:医疗应急机制相对健全,医疗救治与卫生应急机构不够协调。急救机构设置不统一(医疗急救中心和紧急救援中心),职能不能完全发挥[3]。

2)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各地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当地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总体应急预案、医疗急救机构和救治机构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但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能力缺乏印证[4]。

3)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各大中城市虽然已经建立了各市急救中心和医疗救援机构,但救治机构的基础设施落后,经费缺少,装备不足,技术力量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仍不完整。

4)医疗应急能力:东西部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发展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城乡不均等,信息系统不够灵敏,指挥决策能力不强,应急反应不迅速,资源配备不足,能力储备较低,培训较简单,培训基地短缺,演练不多,因此医疗应急能力亟待提高。

1 评测部分

中国的医疗建筑体系长期在国有计划体系指导下建设和评判,各部门分割管控单一突发公共事件,城市的危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防控资源重复建设,而由于单一部门计划投入有限,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导致了重复的、分散的、低水平的配置局面[5]。医疗建筑环境评价全过程指标体系建立综合防控的目标;强化过程防灾、综合防灾的理念;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全面整体度量传染病防控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环境所涉及的各层面指标。

从传染病潜伏期到扩散的全过程理念出发,建立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突发传染病防控包含整个传染病的发现、应对、恢复阶段中,在不同时间段对传染病进行控制的全部过程,突发传染病的全过程防控需要医疗建筑环境在预防、救治和恢复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防控空间、技术及人员设备支持[6]。在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前,需要进行监测与预警,包括监控和预警信息的采集、筛选、评估、决策、传递、发布等,同时需要应急准备,包括源头控制、日常应急建设、应急训练、宣传教育、预案制订、仿真演习等;在突发传染病发生过程中,需要城市医疗以及相关部门在较短时间内辨别突发性传染病的种类、特征及危害度,能够快速反应并采取紧急救援,将突发性传染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7]。一个城市的医疗建筑环境是否能够承担起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职能,需要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理念的评价体系,对现有医疗建筑环境系统进行评价,对城市医疗建筑环境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对建设理想的宜居生态城市提供重要指导。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从医疗建筑环境的具体实践层面出发,将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评价指标落实到具体的现实数据[8]。把具体城市的防灾数据落实到指标体系中,建立针对中国现今国情的指标论域,将各城市具体指标进行比对,跳出纯理论概念研究的束缚。只有将评价指标针对具体部门的具体数据,才具有指导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建设的现实价值。根据城市统计信息网、中国政府网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等搜集信息统计基础数据。

从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特点出发,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应用到城市医疗建筑环境的评价过程中,进行模糊运算[9]。模糊综合评价是对以多属性体系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运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环境体系的模糊运算原理,将医疗建筑环境的各项指标以隶属度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量化它的指标数值。医疗建筑环境模糊综合评价,通过避开医疗建筑环境中各种指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给出评价的数量等级标准,按照统一的综合评价数量等级标准,给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数量评价值,再用数学方法加权后得到医疗建筑环境对于突发性传染病防控的综合评价值[10]。计算步骤如下:

图1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Fig.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edical facility environment for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1)根据医疗建筑环境对于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要求确定评价的因素集:

2)根据实际医疗建筑环境对于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指标数据确定评价的决断集:

3)根据医疗建筑环境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确定评价的权重向量:

4)根据医疗建筑环境各指标的模糊评价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5)根据模糊矩阵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模型计算基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是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的软件产品。广州、哈尔滨、苏州医疗建筑环境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评测,根据城市医疗建筑环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指标项目量化取值,录入SPSS数据进行评价数值计算。3城市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模型评测数据及计算见图2。

2 结果讨论

使用SPSS数据均值分析功能,对3城市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模型数据的C层级数据进行分层统计比照,并运用条形图描绘数据特点,见图3和图4。

堆积面积统计图显示C层级各单位项目数据分布极不均匀,数值范围跨度大,表明现阶段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环境的各项指标配置不平衡,资源浪费严重,导致总体水平低下。由于医疗建筑环境各项建设,由不同部门分别管理配置,长期存在大量项目在不同部门中重复建设,同时由于各部门受计划调拨制约,每年建设力量有限,直接导致重复建设的项目普遍在低水平徘徊,而针对特殊要求的项目又设置不足,因此造成指标之间的不平衡状态[11]。

图2 SPSS数据窗口:3城市医疗建筑环境评价模型数据计算Fig.2 SPSS data window:summarization of three cities’ medical facility network evaluation model data

图3 3城市单项指标摘要对比Fig.3 Data characteristics charts of three cites’ evaluation

医疗建筑环境各项建设指标的不平衡危害极大:单项指标数值过高,证明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单项指标过低,证明出现了医疗建筑环境的防控缺口,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过程中,在某一个步骤里出现防控的漏洞,会使整体防控能力大大削弱。

建议以现代的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集中城市有限力量,均衡高效配备资源,避免对突发性传染病防控中的短板项目。

堆积面积统计图同时显示C层级指标:C211、C224、C231综合数值过低,表明各城市在医疗建筑应急改造、医疗资源应急调配、传染病医院救治能力方面处于较低水平。

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已经发现:城市综合医院[12](包括大城市中医疗水平高的医院)普遍存在医疗分区穿插,医院内部气流组织不合理,传染区域与非传染区域不能实现有效隔离的状况[13]。一旦突发性传染病源在大型综合医院就诊,医院整体都处于易感染的危险状态;城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处于各部门分头管理状态之下,一旦突发性传染病大规模爆发,城市医疗资源的调配很容易到达过载状态[14];由于综合医院的隔离转换能力不可靠,所以传染病医院对于病患的救治就特别重要,但现阶段,许多城市传染病专科医院以个数单位配置,单个传染病院以现阶段建设标准配置,不能满足城市面积规模、人口规模、经济活动强度等现实指标的提升需要,造成城市传染病医院配置不均匀的现状。

3 结 论

评测结果表明:现阶段城市医疗建筑环境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各项指标配置不平衡,总体水平低。中国现阶段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环境系统,各部门分割管控、防控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应急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环境的综合能力不足。

建议统筹调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集中城市有限力量均衡配置资源,促进城市医疗建筑环境建设适应社会健康发展需要,迈向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想境界。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叶 琳,刘雅文,石东风.从SARS危机看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及应急反应机制[C]//北京:SARA与禽流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

[3]刘剑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7.

[4]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2010.

[5]刘承水.城市灾害应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童 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7]居丽雯,胡必杰.医院感染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杜运兴,赵光超,周 芬.区域住宅安全等级评价方法研究[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26.

[10]迟娜娜.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11]魏春雨,张 静.基于理性增长理念的新城镇开发研究[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7-80.

[12]Richard L,Miller,Earl S,Swenson,J.Todd Robinson.Hospital and Healthcare Facility Design [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12.

[13]金 磊.城市灾害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14]Blomkvist V,Eriksen C A,Theorell T,et al.Acoustics and psychosocial environment in intensive coronary care [J].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5,62:1-8.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of city medical facility environment

ZHANG Hong-Zhe1,2,ZHANG Shan-Shan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06,China;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150080,China)

City medical environmen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the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of city medical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key factor in modern livable c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crisis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are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of Guangzhou,Harbin and Suzhou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vention,treatment and reconstruction.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dex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facility network for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unbalanced in those cities in present,which causes the overall medical facility network to the low level.Comprehensive system adjustment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balanced resource distribution are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bility of the city medical facility environment,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ity residents.

city environment;medical facility environment;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10.13524/j.2095-008x.2015.02.029

2014-12-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104)

张宏哲(1979-),男,山东昌邑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科学、医疗建筑,E-mail:zhanghongzhe126@126.com;*通讯作者:张姗姗(195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建筑科学、医疗建筑,Email:ggjz2009@126.com。

TU246

A

2095-008X(2015)02-0052-06

猜你喜欢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5:08
传染病的预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0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2-13 02:48:50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