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程栗才红(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20)
饵料的种类和密度对红刺参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朱嘉程栗才红
(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20)
摘要:研究了饵料的种类和密度对红刺参的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红刺参幼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不同,在试验中的3种投饵密度下(低密度组2000个/ml·天、中密度组15000个/ml·天和高密度组30000个/ml·天),与小新月菱形藻相比,角毛藻更利于刺参浮游幼体的生长发育;红刺参的幼体存活率与饵料的密度有关,在实验范围内(2000个/ml·天至30000个/ml·天)投喂角毛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密度为15000个/ml·天时红刺参的幼体存活率最高。本研究为红刺参的人工育苗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红刺参;饵料;生长发育;存活率
Effects of The Type and Density of The Bait on the Growth of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ZHU Jia-cheng
(Shenzhen longkeyuan aquaculture co. Ltd,Shenzhen Guangdong)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and density of the bai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type and density of the bait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In the experiment of three kinds of bait density (low density group 2000/ml·day, density group 15000/ml-day and the high density group 30000/ml·days),compared with Minutissima,Chaetoceros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Density of bait has influence on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larva survival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range (2000/ml·days to 30000/ml·day)investment, feeding Chaetoceros and Minutissima density to 15000/ml· day when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larval survival rate was the highest. The study laid the solid basement for the research of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Key words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bait;growth;survival rate
红刺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属于海参纲、刺参科、仿刺参属,体形呈圆筒状、背面隆起,上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规则的纵带,体色红色或红褐色,背面斑杂红褐色或暗红褐色,腹面为红色。主要栖息于外洋的岩礁、砾石地带。红刺参是海参中最受推崇的珍品,高营养、高蛋白、无胆固醇,具有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名列海产“八珍”之首,有“海中人参”的美誉。红刺参肉体较厚,市场价格是普通刺参的2-3倍。
鉴于红刺参经济价值高、耐高温,于2006年3月从日本引入我国,开始人工育苗生产技术的研究,由于日本沿海的水文特点与我国北方存在一定的差异,红刺参的人工育苗出苗量较低,还未实现产业化规模。而国内关于红刺参的人工育苗研究报道较少,研究表明温度和盐度对红刺参幼体的生长发育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饵料也是红刺参幼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以日本红刺参为实验材料,观察分析了在投喂不同饵料时红刺参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情况,欲为红刺参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提供基础数据。
1.1材料的来源与处理
小新月菱形藻和牟氏角毛藻的藻种采自深圳市龙科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微藻实验室,并在本公司进行扩种培养。
2013-2014年度龙科源公司从日本九州海区先后6次成功引进日本红刺参种参,养殖于龙科源公司南澳养殖基地,个体数为2100余只,运输成活率达100%,并确立了其人工采卵方法。经阴干、流水刺激后排放精、卵,在原池受精。36h后停止充气,优质浮游幼虫上浮,拖网收集上浮幼虫。
1.2实验设计
实验观察了不同的饵料在相同的密度下和同种饵料在不同密下对红刺参幼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具体设计如下:
所有的实验都在3L的塑料容器内进行,浮游幼虫培育温度为22±1.5℃,幼虫培育密度为0.3 个/mL。设置两个大组,一组投喂角毛藻,一组投喂小新月菱形藻。每一组再按所投喂的饵料的密度(低密度组2000个/ml·天、中密度组15000个/ml·天和高密度组30000个/ml·天)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3个重复。
2.1饵料类型对红刺参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实验第3天开始,不同饵料种类投喂组之间开始出现明显的发育差异(耳状幼体比例差异明显),尤其是低密度实验组之间(GZ1和JM1)差异最为明显。实验第6天、第7天和第10天,角毛藻实验组中(JM1-JM3)的大耳幼体和樽形幼体的比例明显高于同等投饵密度的小新月菱形藻实验组(GZ1-GZ3),初耳幼体的比例较后者明显偏低,并且畸形比例相对较少。结果表明与小新月菱形藻相比,角毛藻更利于刺参浮游幼体的生长发育。
2.2饵料密度对红刺参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在浮游幼体的存活方面,实验第5天,小新月菱形藻低密度组(GZ1)存活率最低(47.85%),这主要与部分初耳幼体缺乏足够的饵料而导致烂胃死亡相关(镜检观察结果)。实验第7天,小新月菱形藻高密度组(GZ3)存活率最低(27.61%),显著低于低密度组(GZ1)和中密度组(GZ2),由此表明投喂小新月菱形藻的密度过大会严重影响幼体的存活率;然而,角毛藻高密度组(JM3)的存活率(78.33%)并没有因密度过大而显著降低,这表明投喂角毛藻的密度与浮游幼体的存活没有必然的联系。累计成活率结果显示,两种饵料的中密度组JM2和GZ2最高,分别为36.7%和35.1%,表明角毛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在刺参浮游幼体培育过程中的最佳投喂密度均为每天15000个/ml。
各实验组刺参浮游幼体的存活率统计
与小新月菱形藻相比角毛藻更有利于红刺参幼体的生长发育,而对于红刺参幼体的存活率来说,存在一个饵料的最适密度,当角毛藻和小新月菱形藻的密度为每天15000个/ml时红刺参幼体存活率最高。
(略)
少量上浮仔鱼在上浮25d左右出现了沉底的现象,继而死亡。镜检发现在其腹腔中、心脏的正下方有白色的团块。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