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财政预算评审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适应新常态
●本刊评论员
去年财政部将投资评审中心更名为预算评审中心,并赋予其加强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等新的职责。今年,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中央部门预算评审工作的通知》,财政部门在预算评审上所付出的努力,是执行新预算法、《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推进我国现代预算制度建设的具体行动。当然,财政预算评审并非只是财政部门的事,还需要国家与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出牢固的财政预算评审关卡。
财政预算是财政管理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财政预算失误,财政收支的科学性、合规合法性就会大打折扣,财政绩效乃至整个国家治理绩效就会失去保障,财政分配的合理性、公正性也无从谈起。解决财政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健全预算评审机制,做好预算评审工作,不让错误的预算蒙混过关。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目标出发,预算评审制度改革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适应新情况,敢于向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利益格局开刀,使预算评审成为财政绩效和国家治理绩效可以信赖的依靠。
财政预算评审要解决什么样的老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与我国政府预算监管改革发展要求相比,预算评审还存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机制尚未建立、覆盖面较窄、程序欠规范、质量有待提高,导致预算申报不实、规范标准度较低、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管理控制不科学等问题。这说明在整个预算管理链条中,财政预算评审这一“缺环”还未能得到有效弥补,财政预算评审还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统一、刚性、有权威性的制度力量,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不够。因此,要在预算管理中重视评审环节,夯实预算评审的制度基础。切实做好预算评审,要将其置于财政管理工作的突出地位。
财政预算评审面临着什么样的新情况?首先,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不可避免,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养老、医疗、扶贫、环境治理、一些公共工程老化和短缺、公共安全问题的旧有欠账和投入等刚性需求非常巨大。这些新情况对财政分配规模和结构产生了新的约束。新一届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约法三章”、“八项规定”、减免税费等方面的部署,这要求财政预算评审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实际情况,保障国家的重大部署在财政分配上得以体现。第二,当前,科技进步迅猛,世界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财政管理要有互联网思维,财政预算评审也应发展“互联网+”模式。要从解决公众在公共生活中的痛点、增强公众的幸福体验为标准来评审财政项目,要尽可能广泛地通过互联网公开预算“菜单”,并全面接受“大众点评”。第三,科技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在公共治理、政府行为上体现出来。当前,新一届政府提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降低一般性行政支出,这是有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财政预算评审应该考虑科技进步、公共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实际情况来评审人员编制、经费安排的合理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财政预算评审制度改革更是一个利益调整问题,必然面临一些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破既得利益的藩篱,号召正确看待新时期的利益调整。财政分配上利益纠葛复杂,一些既得利益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要求,阻挠预算评审的实施,拒绝“大众点评”。因此,必须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实现财政评审制度创新和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