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唐 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教育模式也不断地涌现出来,而教育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工具的改革等方面,而对于考试改革的关注度较小。但是考试改革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来说也是重要的内容,应当加以重视,因此通过对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加以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且详细地阐述了在诵读模式下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的优越性以及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性经验。
教育改革;诵读教学模式;高校古代文学;考试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在进行教育改革之时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无论是课堂教学改革还是教学手段的改革都是进行教育改革之时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就要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出考试的主要方法以及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主要方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的主要方法包括了以下几种:第一种,传统的考试方法。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指,我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所用的试卷都是由授课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出题的。而这种试卷所涵盖的试题的涉及面较窄,难以真正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考量,就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有所偏向的现象。并且这种考试方式的评分工作也是由授课教师进行的,因此评分标准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地了解与评估。第二种考试方法,即是标准的考试方法。标准的考试方法指的是,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试卷是由专门的命题人员经过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之后,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考点,从而得出的具体内容。标准的考试方法虽然能够弥补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使得考试的时所使用的试卷涉及的内容包含了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方方面面,能够对学生所学的古代文学课程知识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考查。并且从学生考试之后的评判以及分数的登记等等环节都是以客观的评判标准和程序来进行的,减少了其中的主观程度,提高了考试的客观性。但是这种考试方法的弊端愈来愈突现出来,虽然这种考试方法比传统的考试方法有所进步,但是这样也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经常会出现学生猜试题的情形。诸如当今市面上各类应考预测试题资料也是这种考试方法的重要衍生产品之一,并且这种考试的答案具有客观性,灵活性程度不够高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不利于开拓创新,可能还会造成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第三种考试方法,即是试题库抽题。这种考试方法指的是,由学校所担任古代文学课程的所有老师每人出多套试题,统一放入试题库,考试时随机抽取。这种考试方式弥补了任课教师的主观行为,但是学生思维仍然受到极大限制,因为最终的试题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便于教师评阅试卷。另外,以考试时是否允许学生翻看书本、参考资料为标准还可以将考试方法划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指的是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将书本、参考资料放于手边,允许学生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查阅以供参考。而闭卷考试则是指规定学生考试时不得翻阅任何书本、参考资料,必须独立自主地完成考试。
(二)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现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无论是传统的考试方法还是标准的考试方法,亦或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都对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过程与结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考试的认识有错误。我国的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具有了一种功利主义,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考试也难以避免,学生认为考试就是为了取得分数,取得高分就是为了获取学分,获取更高的绩点。第二,考试目的的认识错误致使学习方式出现偏差,缺乏创新意识。学生认为考试就是为了应付老师以及取得好的学分绩点等等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所偏差。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学生的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则采取完全忽略的态度,这样对于我国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赏析的教学目的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是选择性的,并且考过试之后会即刻忘记,难以做到学有所得、终生受益。第三,不利于教授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以上这些考试方法难以让教师通过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从而难以从学生那里得到学习情况的反馈,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适当地对教学方案作出调整,不利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另外,考试“标准化”的答案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提起学生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
(一)诵读教学模式概念及其特征
诵读教学模式即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吟诵、朗读等等为主要方式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诵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诵读教学模式是学生于老师之间的有声的交流。诵读,诵可以是吟诵、朗诵;读,可以解释为朗读;这样可以得出诵读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并不是简单地以老师“讲课”为主要形式,而是需要老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并且这种配合并不是无声的,而是有声的。其次,从参与者的情况来看,诵读教学模式是学生、教师与课本共同参与才能够实现。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教师所面向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是以课本为载体,由此可知诵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课本这三者必不可少。最后,诵读教学模式之下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诵读技巧的指导,而学生则需要作出一定的诵读训练。这是因为诵读模式仍然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依然是不变的道理,只是所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内容有所变化而已。
(二)诵读教学模式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带来的有利影响
从时间上来看,诵读教学模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模式,在古代的学习过程中就已出现,而现在它依然应该是我国重要的教学模式就说明它的价值仍然存在,古人在蒙学之初采用的就是诵读教学模式,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等的启蒙教育都是以诵读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诵读教学模式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诵读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字词的音韵语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古文的兴趣;如学生在诵读《诗经》时,就能在唱诵之下,深深体会到四言诗的韵律。通过诵读能够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韵律以及对于各个字词的使用,从而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由此而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并且通过诵读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作者所描述的文章情境中去,更容易理解文章,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文章的字词进行鉴赏品味,更是对作者个人情感的探寻,以此提高其审美情趣。如杜甫的《登高》,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如果只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诵读,就能更好地体会七律韵味。
(一)诵读教学模式下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具体措施
诵读教学模式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诵读教学模式之下我国的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从考试的内容、考试的题型、考试的方法以及试题的评判标准入手进行考量,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将考试与平时的诵读教学相结合。考试并非只有规定了具体的时间才能够进行,在诵读模式之下完全可以将考试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随机地进行背诵默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或者段落,亦或者让学生进行诵读比赛等等,这些形式所形成的成绩都能够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减小期末成绩在学生最终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第二,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的考试题型可以有所改变。在原来,高校古代文学的考试题型大多是以默写题为主,但是在诵读教学模式之下,考试题型还可以是古代文学鉴赏类、古代文学改编类等等。因为诵读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是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因此考查学生的试题不仅仅局限于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为目的,而且能够以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分析技巧、理解方法为考查内容。如,给学生一篇古代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者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某一古代文学作品以后,对其进行故事改编,这样都能够对考试题型进行优化,有效地避免考试题型较为单一的情形。第三,适当地减少考试中的“标准化”答案,增加主观题,提供让学生进行创新的机会。诵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考试答案不再是统一的格式化要求,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得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诵读教学模式下的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同时,在诵读教学模式之下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时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考试的目的以及意义,而不能为了考试而专门对某些古文进行诵读教学或者是在考试的试卷中只针对诵读的文章进行出题。诵读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减少学习的功利之心,而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我国古代文学的兴趣,考试只是一种检测教学成果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要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意义,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每一次考试的内容也应有所改变,千篇一律的题目可能还是会让学生产生死记硬背的念头,不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育体制的改革促使我国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方法也要有所改变,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考试的方法、考试的题型、考试的评判标准方面都能够有所改变,从而促进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任务的真正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校是一个二本院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文学素养欠缺,在这种情形下,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既把它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之一,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性情,真正达到文学课程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1]肖献军.诵读教学模式下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14,(9).
[2]《语文新课标与高等师范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高等师范中文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放谈[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陈冬根,吴翔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刍议[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4).
[4]周红波.关于古代文学课程考试方法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2,(1).
[5]孙红梅.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构想[J].学周刊,2012,(2).
[6]李新宇.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面临问题与应对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6).
[7]刘晓慧.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之我见[J].语文学刊,2013,(14).
[8]李秀华.近30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研究的总结与反思[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095-4654(2015)08-0088-03
2015-03-16
I207.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