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坤
(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十堰 442000)
多措并举,竭力实现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陈富坤
(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十堰442000)
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伴随电大教育发展与成长的渊源入手,在分析了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迫切性的基础上,结合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当前实际与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者深度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电大可以说是与信息技术相伴而生的,过去电大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仿佛是把两种物质 “搅拌或者混合”在一起,仅仅是发生“量变的混合物”。如今国家开放大学明确提出了要把 “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这将是两种物质“起化学反应”,产生“质变的化合物”。二者的深度融合把远程学历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而剖析和解决深度融合中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着手布局信息化,都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1.现代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推手。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二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的革命,促使我国全面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三是体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促使农村偏远山区的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等方式零距离接触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四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搭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服务平台。
2.国家开放大学发展定位及展望的要求。
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7月31日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发展定位是,“以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四大主要任务,以网络大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培养模式改革和服务模式改革为四大建设重点,集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于一体,承担办学和社会化服务两大功能,办学与服务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强调,“建设开放大学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调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在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不仅仅涉及我们从业者对大量新技术的研发、接收与应用(如应用云计算技术、云计算平台、云服务平台,解决进行中的数值模拟、虚拟实习与仿真演练等等),更重要的是服务态度和管理理念要与之配套。不仅要求我们的教师朝着“重资源、重应用、重互动、重融合、重创新”的轨道上一路探索前行,还要能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职业生活的深度融合。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瓶颈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一是生活融合。要求教师把教育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生活与工作,改变传统的职业生活方式。
二是课程融合。要求在教师课程开发与呈现中融入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元素,网上资源查询、网上专业咨询、用网络设备储存与呈现课程资源,以及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呈现方式,如声音、图像、视频等。
三是教学融合。熟练运用“呈现、查询、交流、扩展、合作、探究、整合、评价”等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技术手段。
四是管理融合。把教育信息技术融入“教师命题、教学评价、试卷分析、教学反馈、作业批改、学情诊断、教学反思与研究、教学档案管理、教学日志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中,以及与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交流中”。
五是学员融合。如果我们精心提供的管理、服务以及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优质资源学生不闻不问,或者理解不够怎么办?这就要求开放大学必须把学员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互动和融合。
六是其他融合。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新形势下现存的、潜存的以及未来的各种规律和现象,逐一实现深度融合。
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仅仅是“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建设队伍、提高能力、完善体系,营造氛围”等简单的投入与更新,还有大量的难题和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管理和体制如何适应融合,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的问题。
1.创新管理体制,破解发展难题。
改革无定式,创新无止境。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把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推向了改革创新的新起点,但面临的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办好开放大学?各省市开放大学与国家开放大学、当地教育主管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战略转型?诸多问题的症结何在?但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超越广播电视大学的历史积淀,突破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局限,积极实践,深入探索,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体制、机制问题必然迎刃而解,“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后的“质变化合物”定然绚丽多彩。
2.更新管理理念,降低办学成本。
(1)更新办学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能够减少的繁杂环节,尽量简化;可有可无的尽量无,可多可少的尽量少或者优化。比如就学员照片这项工作中,入学时要交、开学后还要交(现在已经改为到学校现场拍照),还要到新华社进行确认、扫描、冲洗等,简直是劳民伤财,现实中学员也烦、班主任也烦,学籍上也不省事。有的学员说:“我们只交钱行不行?”感觉电大就是为了巧立名目收钱。有的班主任说:“结果还是那张照片,只不过多打印了一些,最后还要退给学生,烦死了!”县分校也是怨声载道。难道是为了多那20元钱?难道是为了瞎折腾?难道是仅仅为了迎合新华社?难道我们的照相技术就比专业的照相馆的专业人员水平高?难道是为了卖设备?难道我们电大学籍人员工作不饱和,没事找事?既然在报名时要求了学员提交照片的标准,为什么不自始至终,一以贯之?
(2)优化管理过程,降低基层负担。
不搞重复建设,全国电大本来就是一家,既然实行了“五统一”,为何不在平台、资源等诸多完全可以统一的地方进行统筹规划?导致各地都在创建,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建议以课程建立教师资源库,定期开展研讨与交流活动,达到平台互动、视频会议、QQ群交流日常化,集中培训常态化,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取消本该由中央电大(国开)负担的各类教学管理设备的购买和使用费(如OA系统)。
(3)搞好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创新的,否则就是南辕北辙。比如在入学资格审查上面,既然标准一样,何必县里把关完毕了还通过市电大→省电大→中央电大层层把关、层层审核?纯粹是劳民伤财。既然有了标准就应该由最基层把关,如果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再个别请示不迟,难道基层的同志就笨一些?就不负责任?只要实行真正的责任追究和后果自负制度,我想不仅仅可以减少基层很多无效的劳动,而且会迫使基层同志加强责任心,彻底根治“依赖、推卸责任、蒙混过关”等现象和心理。
3.优化管理程序,提高办学水平。
管理问题是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中的关键所在,它涉及了学员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过程。
(1)简化手续,方便入学。
满足随时网络报名:每年春秋两季滚动招生相对其他高校一次招生有了较大的突破,但距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当初提出的满足“任何人、任何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尚有很大的差距。由此,要尽快建立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的网络报名系统和招生管理系统,满足学习者随时报名的需求。并通过报名者所在地为学员进行入学教育,传递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了解他们的需求,沟通情感,教学相长。
达到即时确认注册:一是通过网上招生报名系统及时查看学员报名情况,并及时对报名学员进行资格审查,还要通过学员所留的电话、QQ、E-mail等联系方式进行反馈(如审核过关、照片或者报名表中某个地方不清楚以及如何更改等)。二是实行网上审核学员报名资料,基层电大只提供抽查学员的资料,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大包小包背去带回的繁琐,以降低成本。
实现专业审批通畅:目前全国各个市(州)级电大办学应该都在30年以上了,也都经历过各级各类的评估,应该说彼此间是知根知底。可在专业的开办与审批上仍然是“固步自封”,最起码也是过于“教条主义”(中央电大老招生手册上面规定承办2年专科之后才能审批本科)。比如我们在申报护理专业本科时,我校有多年与西安交大、吉林大学联合开办护理学的经验,去年申报却因省卫生厅批件晚发了几天而夭折。
(2)学籍管理,科学规范。
学分取得:一是实行灵活的自由选课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自主支配学习时间长短和兴趣,自由选择各种课程组合成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二是在课程考核及学分的取得上要多重视学习过程,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分值。比如《职业技能实训》就完全通过网络平台操作完成,但也要把握一下难度,不能过于繁琐,如金融专业六门课程就明显加大了学员学习难度。学历就是学习的经历,学员经历过了自然就会有收获。当然在防止学员“混时间”方面要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统计记录学员学习时间的环节时隔三差五地提一些与试听同步的简单问题,不回答的停止持续计时。三是按照课程名称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平台、问题平台和免费咨询平台。
学分互换:加强与各级各类高校的合作,建立简便灵活的学分互换制度,达到学生可以自主操作,并使其可信度、便捷度类似于银行系统的诚信度检测一样,鼠标一点或者手机一输便可一览无余。
(3)考试考核,注重能力。
建立强大的考试系统,逐步取消纸质考试制度,真正实现开卷有益。满足学员及时性考试和随时约考需要(只要完成了形成性考核或者课程要求的学时要求),试题以论述题、小论文、小试验和案例分析等主观题为主,不出或少出客观题,引导、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毕业证书,不出纰漏。
一是增加办理毕业证书的次数,尽快实现只要完成规定学分即可办理证书。二是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办理完毕到送达学员手中的时间。三是增设毕业证书办理前的学员预览系统,让学员直接参与核对验证信息,确保零差错。
[1]参见刘延东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2]陈富坤,等.砺志赢来巨变——记十堰电大发展史[J].十堰文史,2005,(1).
[3]张志勇.呼唤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职业生活的深度融合[J].课堂教学,2012,(8).
G434
A
1671-2862(2015)01-0013-03
2014-11-23
陈富坤,男,十堰电大(教院)社区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